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到2025 年,鄉村人才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村格局基本形成,鄉村人才初步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需要。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日前召開金融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與金融機構密切合作,找準結合點尋求突破,總結推廣有效做法,不斷創新產品服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加快建立健全既符合金融市場規律、金融法規制度要求,又符合農業農村需求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用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單制,精準對接和滿足各類主體的有效融資需求。充分挖掘“三農”數據價值,加快構建涉農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完善農村信用體系。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探索在重大項目上采取投融聯動模式,高質量推進重大工程建設。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建機制、搭平臺、優服務、促合作,共同開創金融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農業農村部日前審議并原則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十四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既要增面積,完成好新增建設任務特別是今明兩年每年1 億畝的年度建設任務,還要提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狠抓管理辦法落地,落實好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建設主體責任,在項目選址、設計、實施和后期管護等各環節形成分工合作有效機制。抓好項目建設全過程質量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并重,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建立健全財政、金融、社會資本、生產經營主體等多元投入機制,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需求。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63 項農機推廣鑒定大綱,旨在加強技術引領,規范試驗檢測鑒定,推動農機新技術新裝備的普及應用,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實際需求。此次發布的農機推廣鑒定大綱,重點圍繞新發展階段糧食和生豬生產機械化、地方特色優勢作物機械化以及農機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突出生豬自動干濕料喂料器、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農機播種作業監控終端等當前生產急需,可以有效補足農機試驗鑒定領域的短板弱項,強化綠色智能,加快農機化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鐵路集團印發《關于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已有工作崗位和新確定工作崗位的擬外出務工農民工,根據需要組織開展對用工集中地區和重點企業“點對點”包車、專列、包機運輸服務,支持成規模、成批次外出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重點保障脫貧勞動力、邊緣易致貧人口外出和重點企業用工。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召開全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地以“動物疫病防控護航行動”為抓手,扎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提供強有力支持。一是緊抓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措施不放松,要鉚定嚴格消毒、嚴格調運、嚴格監測、嚴實封閉管理、嚴格管控小散戶、嚴格生物安全管理、嚴懲違法亂紀行為“七個要嚴”關鍵措施,抓緊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二是緊抓基礎防控措施不馬虎,切實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基礎免疫、監測預警,規范應急處置。三是緊抓重點改革試點推進不畏難,大力推進“先打后補”、獸醫社會化服務、無疫小區建設和疫病凈化等重點改革試點工作。四是緊抓嚴格監管嚴打違法行為不松懈,切實加強檢疫、調運監管,加強無害化處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
江蘇省印發《關于加強新型農村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意見》,提出健全治理、服務、保障三大體系共12 項政策措施,切實提高鄉村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 年,江蘇新型農村社區治理制度更加完善,居民自治活力有效激發,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網格服務管理滿意度達90%,居民議事協商機構覆蓋率達100%,群眾的幸福感、參與度、滿意度顯著提升;到2035年,新型農村社區治理服務的政策制度成熟定型,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