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榮 張吉祥/江蘇省泰興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泰興市堅持完善各項政策保障措施、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致力突破重點整治任務,緊緊圍繞資金籌措難、矛盾調處難、群眾參與難、長效管護難和產業帶動難“五難”問題,通過黨建引領有力有序地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全域整治,全市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民滿意度、幸福感顯著提升。至2020 年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與畜禽糞污治理率都達到100%,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8%以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成率達65.44%,全面完成省市目標任務。全市301個涉農村(居)全部通過村莊環境“整潔村”驗收,創成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示范村18 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3 個、泰州市級特色田園鄉村5 個;連續三年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和省級示范縣;創成國家衛生鎮2 個、省衛生鎮2 個、省健康鎮1 個、省衛生村31 個、健康村居30 個。
“十三五”期間,泰興市針對農村基層村(社區)較多、區域面積較大的特點,做到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完善制度、組織、機制等三大保障措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得到有序推進。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做到早謀劃早啟動。全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和梳理,先后研究制定《泰興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方案(2018-2022年)》《泰興市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三年(2018-2020 年)行動計劃》,形成“六大行動、八大工程、十大項目”的制度體系,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硬任務。二是完善組織保障,做到思路清責任明。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督查組,由市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確保高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各鄉鎮按照市統一布置,成立工作專班,制度化抓推進。三是突出機制保障,做到強推進嚴督查。結合省、泰州市鄉村振興績效評估等工作意見,進一步明確目標、細化措施、落實責任,科學制定出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確定全市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并作為鄉村振興考核的重要內容。三年來,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聽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13 次,召開常委會7 次、黨政聯席會議8 次,及時解決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整治農村環境過程中,全市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激發農民參與農村環境整治的熱情,有效營造上下一心、齊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氛圍。一是廣泛宣傳發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通過組織開展鄉賢會、村民大會、百議堂等活動,讓農民在環境整治中共謀共評,促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逐步將保護環境、愛護環境變成自覺行動;充分發揮鄉賢能人、村民代表、中心戶長作用,吸納農民智慧,在環境整治中真正形成廣大農民共建共治的大格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與農戶簽訂“三包”責任狀,逐步形成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共管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拓寬投入渠道。在不增加村集體負擔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杠桿作用,有效整合多方項目資源,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資金及時到位。近三年,全市在村莊環境整治方面投入資金1.78 億元;實施活水工程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方面,以獎代補發放獎補資金2.51 億元;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實施PPP項目,分三年計劃投入16.9 億元;在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方面,投資8.5 億元,用于提檔升級農村公路、改造危橋和安防工程。三是堅持典型引路。培育選樹典型,通過召開推進會、組織觀摩活動等形式不斷向面上推介;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在市級電視臺、電臺開辟“河長在行動”“農村環境整治”等專題專欄,對農村環境中典型經驗和做法開展廣泛宣傳。分界鎮以“整鎮推進,重點提升”為思路,打造精品莊臺18 個、示范莊臺26 個、整潔莊臺61 個、新建公廁23 個,在張竹村建設農民公園示范點;元竹鎮專門設立突擊行動專項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做到“定人、定點、定標、定責”,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工作氛圍。
在充分摸排農村環境問題的情況下,全市強化問題導向,著力解決農村環境突出問題,堅持系統思維、統籌安排、重點突破,明確工作重點,分類攻堅、逐個擊破,推動各項整治工作全面推開。一是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逐步完善。全市建有垃圾轉運站59座,其中,鄉鎮3 8座。建成投運的泰興三峰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生活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累計達到80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活污水處理網絡加速構建。截至2020年1 1月底,共實施了2 3 6個自然莊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涉及197個涉農行政村居,覆蓋率65.44%。黑臭水體治理體系基本建成。全面推行市、鎮、村三級河長制。三年來,市級以上共計安排資金2.51 億元,整治莊河1941 條1012 公里,黑臭河道已基本消除。二是農村“廁所革命”和畜禽糞污處置深入開展。在全市范圍內消除旱廁,改建水沖式廁所,實施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優化鄉村、集鎮道路廁所布局,完善和創新管理機制。2018 至2020年,投入1400 多萬元,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14794 座。至2020 年底,16 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改廁任務,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8%以上。畜禽糞污處置有力推動。3 年內對全市8 個重點鄉鎮、30 個村進行糞污集中治理,畜禽糞污年處理169 萬噸,糞污治理率達到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00%。農業廢棄物處置穩步提升。按照“市鎮村”三級回收體系建設目標,建設超3000平方米農膜和藥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中心。全市已建成鄉鎮(街道)回收站16 個,建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點110 個。2020 年以來,回收廢棄包裝物71.6 萬件、農膜331.5 噸。三是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推進。祁巷村、銀杏村通過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驗收,印達村通過泰州市級特色田園鄉村驗收等。對照《泰州市村莊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工作要求,全市建成市級森林生態示范村157 個,創成省“三化示范村”、綠化示范村79 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