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江蘇畜牧業歷經困難挑戰、砥礪奮進的五年,也是產業加快轉型、成績斐然的五年。全省上下克服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轉型,推動畜牧業在變革中前行、在創新中發展,突出表現在“三穩四進”。
一是畜產品供給能力總體穩定。2020年,全省肉類、禽蛋、牛奶產量分別為268.2萬噸、231.9萬噸、63萬噸,除肉類外,其他產品產量分別比2015年增長11.8%和29.1%,禽蛋產量繼續位居全國前5位,以占全國1.1%的國土面積生產出占全國3.5%的畜禽肉類、6.7%的禽蛋和1.8%的生鮮牛奶。全省畜牧業產值1315.8億元,連續10年超千億元。二是重大動物疫情穩定控制。強化基礎免疫,全面推行常年免疫、程序免疫,加強免疫效果監測,畜禽群體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抗體合格率穩定在70%以上。扎實開展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網格化管理,推動清洗消毒、封閉管理等生物安全措施有效落實,開展無疫小區建設和疫病凈化,強化檢疫和調運監管,全省重大動物疫情保持穩定控制。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基本實現從養殖到屠宰的全鏈條監管。完成不合格畜禽屠宰場點清理整頓。健全病死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病死豬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90%以上。2020年全省畜禽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9.8%,5年來未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一是產業整體素質穩中有進。大力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加快設施裝備提檔升級,2020年全省畜禽養殖規?;蔬_83%,畜牧業機械化水平達53.4%。擁有省級以上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159家,其中國家級21家,立華牧業成為江蘇省首家上市養殖企業,以立華、溫氏為代表的合作經營和以中糧、益客為典型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得到創新推廣。高郵鴨蛋、南京鹽水鴨入選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畜牧業呈現出龍頭企業引領、規模化生產、設施化裝備、產加銷融合、全鏈條經營的發展趨勢。二是綠色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在全國率先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禁養區確需關閉的養殖場100%關停到位,非禁養區規模場全部通過縣級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檢查認定??偨Y凝練相關技術指南、規范、模式等17種,新設施、新技術、新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2020年底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建設省級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1825家,有45家企業90個畜禽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全省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連續三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優秀等次。三是科技創新與推廣進度加快。全省累計培育19個國家級畜禽新品種,數量居全國第2位,畜禽種業自主創新水平穩步提高。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畜牧業科技成果加快轉化應用,京海黃雞培育及其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省畜牧獸醫條線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3項、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2項。四是行業高效能管理服務不斷推進?!胺殴芊备母锍掷m深入,委托下放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審批權限,簡化許可程序,提高審批時效,激發市場活力。執業獸醫隊伍不斷壯大,“十三五”期間有6929人通過執業獸醫考試,通過率位居全國前列。獸醫社會化服務不斷健全,有36個涉農縣(市、區)成立社會化服務組織256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