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春生/江蘇省蘇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
江蘇省蘇州市開展農村改革試驗工作始于2008年,省委省政府批復蘇州成為全省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2011年,蘇州被原農業部列為首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2014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截至目前,蘇州共承擔了國家級試驗任務17項、省級2項,其中10項國家級試驗任務已經完成,推進了一批市、縣級試驗項目,內容覆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領域。
蘇州市緊緊抓住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重大機遇,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推動城鄉要素流動,各項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以“三大并軌”為核心推動城鄉統籌改革。圍繞創新農村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城鄉一體的居民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并軌。探索構建以土地股份合作為核心的農村土地制度框架,建立農村承包地流轉補貼制度,推進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股份化分配,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配置、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以自愿有償為原則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改革。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改革試點和集體收益分配權退出試點,實現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固化,形成集體資產管理“四上”模式(權屬上證、資產上圖、交易上線、監管上網),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機制創新模式獲評首屆“中國廉潔創新獎”。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探索自愿有償規范化的退出機制、保基本保長遠深度市民化的保障機制和退出土地的集中統籌產業化運營機制,改革成果獲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高度肯定。
以靈活創新為特點推動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在農業生態補償制度探索方面,率先在全國建立責權利相一致、規范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在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方面,率先在全省探索良種統供、農藥集中配送、水稻集中育供秧、動物防疫規范化工作模式。在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方面,構建以分類、認定、考核為重點的管理體系,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培訓體系,以高素質農民守則為行業規范的職業約束體系及配套政策扶持體系。
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推動鄉村治理改革。圍繞鄉村治理改革,堅持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開展以農村社區為基本單位的村民自治試點、農村“政經分離”試點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試點,健全黨引民治、由民作主、多元主體協同參治的共治體系,理順政府、基層自治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切實提升社會和諧度、群眾滿意度。張家港市“社區協商——基層治理法治化的新探索”項目獲評第四屆“中國法治政府獎”。
在現有改革成效的基礎上,蘇州市將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穩步推進“三塊地”國家改革試點。以“確權、賦權、活權”為核心,探索深化農村宅基地、承包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改革。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面,圍繞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農戶資格權、使用權等,著力加快宅基地資格權認定、流轉辦法、監管制度等政策文件出臺。在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試點方面,探索以房入股、村企合作、村集體主導等模式,重點在宅基地權屬界定和監管機制上求突破。在激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承包地、宅基地權能試點方面,支持農地向村集體流轉,針對一戶多宅、超標準占用、繼承占用宅基地等情況,分類探索有償使用標準及辦法,鼓勵村集體盤活利用,逐步激活農村“三地三權”。
全面推進智慧農業國家改革試點。圍繞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智慧化改造,目前已創建省級數字農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基地16個,認定市級“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型示范基地34個,建成市級農業農村綜合服務、數據資源中心、地理信息等管理系統18個。后續將重點做好農業農村基礎數據中心和云平臺、打造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推進智慧農村示范村建設、強化智慧園區示范應用、保障蘇州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工作。
加快推進農業主體培育、保險服務等國家改革試點。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試點方面,積極破解制約主體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重點對主體做大做強、發展模式、融資擔保等環節展開創新探索,出臺主體認定及監測辦法,組建勞務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后續將深化政策集成落地、推動合作組織梯隊建設。在農業保險試點方面,在全國首次將氣象指數保險、收購價格指數保險、氣象災害違約責任保險納入蔬菜保險,并在種植基地試點推廣。
積極推進省級改革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以抱團發展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破村級界限和要素流動障礙,著力在打造各類集體經濟聯合抱團發展平臺、強化村級合作組織能力、探索農業融合發展試驗項目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