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萍
(吉安市吉州區古南鎮第一小學,江西吉安 343000)
數學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數學語言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注重學生對數學題目的理解。學生如果無法準確理解數學題目,那么在解題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閱讀課的重視度不高,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認識不足,在理解數學題目和數學概念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教師需要重視數學閱讀課教學,通過數學閱讀課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語言,使學生能夠準確讀懂題目,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數學閱讀課是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常態教學中,小學數學閱讀課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包括:一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閱讀課的重視度不夠,沒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在閱讀數學題目的時候,理解題意的能力不強。二是閱讀課形式化。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開展閱讀課的時候,教學方式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學生很難真正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閱讀課的效果也不太好,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三是學生主動性不強。新課程改革已經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部分教師依然習慣性地處于主導位置,忽視了學生在閱讀課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參與閱讀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也受到影響。
筆者針對小學數學閱讀課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一是教師缺乏數學閱讀意識,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課的重要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認為只有在語文教學中才需要開展閱讀課。事實上,閱讀具有工具性,各學科都需要充分認識到閱讀課的重要性,并且有效地開展閱讀課教學。二是數學閱讀課淺嘗輒止,沒有深入展開教學工作。與語文閱讀不同,數學閱讀更偏向于不斷假設推理證明的過程。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深入開展教學工作,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數學閱讀能力。然而,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開展數學閱讀課的時候流于形式,在課堂中沒有深入開展教學工作,而學生在參與閱讀課之后,很難真正理解數學符號、數學圖標、數學圖表、數學材料背后的含義,這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三是學生理解能力不足。數學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往往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數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很難真正融入其中,不利于教師開展閱讀課。
教師在開展數學閱讀課的時候,需要加強課堂互動,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主動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喜歡的內容,并且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梯形,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工具展示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片,然后讓學生觀察三組圖片的不同之處,再順勢引出梯形的圖片,讓學生將新舊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接下來,教師利用三角形、長方形等面積計算公式,引導學生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鼓勵學生理解梯形的相關概念,再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仔細閱讀問題,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被調動起來,課堂互動效果顯著,閱讀課教學效果也隨之提升。
小學生年齡小,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影響,也喜歡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閱讀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閱讀情境的創設,通過閱讀情境,將抽象的數學語言、數學符號用更為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和概括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創設閱讀情境的時候,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讓教學情境更具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更好地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教師可以展示一個正方形的物品,如瓷磚、蛋糕,通過趣味性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將圖片中的內容轉換為圖形,讓學生對正方形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最后配上數學名詞,從而鍛煉學生的圖文轉化能力。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會推導公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但鍛煉了閱讀能力,而且能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閱讀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閱讀教學過于表面化,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閱讀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數學閱讀與課堂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語言、數學材料、數學符號等。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的嚴謹性比較強,數學語言也大多簡潔、準確,但是缺乏生動性與趣味性,導致學生都不太喜歡數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增加數學閱讀的趣味性。除了閱讀教材外,教師還可以從互聯網上尋找資源,豐富閱讀材料,同時,引入精品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深度閱讀。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閱讀單。閱讀單的內容可以包括:尋找生活中與三角形有關的東西,并描述出來;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思考三角形的特點,并且將其特點在圖上標注出來;了解什么是“人字梁”,并且嘗試量一量“人字梁”的高度,講述測量方法;觀察剛剛繪畫的三角形,嘗試畫出三角形中的一條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閱讀課的重要性,通過加強課堂互動、創設閱讀情境、深入閱讀教學等方式,將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激發出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閱讀課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