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慧
(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我國提出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讓農業企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隨著移動智能終端不斷普及,“互聯網+”農業成為農村發展新業態,農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興起。
由于農業企業在資源、產品及服務等方面的差異,其獲利能力不盡相同。經過階段性探索,部分農業企業開始探索輕資產運營模式,取得良好的利潤回報,但存在無法規避的財務風險。與重資產運營模式的風險類別相同,輕資產運營模式的風險類別可以分為投資風險、籌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現金流量風險[1]。農業企業發展需要進行風險控制,確保企業處于良性運轉狀態。
“老東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老東北”),2015 年成立于黑龍江省賓縣英杰鄉,注冊資金500 萬元,主營業務為農業機械銷售、農業技術咨詢服務、農產品加工及銷售、農業信息服務等,在黑龍江省域范圍內有較高的知名度。經過6 年運營,目前“老東北”擁有員工112 名,總資產超過1 100 萬元。“老東北”堅持走輕資產路線,采取“零庫存”發展戰略,積極利用外界資源,讓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動力。
“老東北”成立之初,以農業種植和農產品初級加工為主營業務。2015—2017 年,“老東北”持有土地最多時,擁有1 600 hm2土地。企業資金大量沉淀,用于支持土地租金、農機租賃及人工費等,屬于重資產路線;農產品初級加工建筑廠房及購買生產機械,占用了企業30%左右的資金;雖然農業企業日常支出相對較少,但流動現金比例已經低于10%。2017 年,由于“老東北”土地種植收益不好,導致企業流動資金被抽空,雖然有庫存實物可以沖抵流動資金,但如果即時出售,必然會因價格原因降低收益。2018 年,“老東北”開始進行多元化探索,積極推進企業轉型,將企業租賃的1 600 hm2土地減少至500 hm2,而后將農產品初級加工外包給勝利鄉村辦企業,確保企業輕裝上陣,當年收益率與2017 年持平,但流動資金上升至47.9%。2019 年,“老東北”開始引入經濟作物,選擇大黃、甘草、防風等27 味中藥進行種植,而后將企業加工重心放在中藥材初級加工上,當年收益同比增長218%。2020 年,“老東北”引入互聯網銷售模式,進入農產品深加工階段,直接對外銷售玉米、大豆、土豆等制成品,中藥種植土地減少至20 hm2,企業進入輕資產運營模式。
“老東北”選擇輕資產運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靠天吃飯”的現狀,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權與自主權。企業將自己的資產全部出售,僅余股東“土地入股”的20 hm2中藥種植土地。企業將加工外包出去,沒有保留生產加工廠房及設施。
由于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價格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老東北”在對外投資上存在選擇失當現象。最初選擇農業種植、農產品初級加工及農產品收購等項目,結果當年除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之外,其他農產品價格均呈現下降趨勢,使企業產生極大虧損。
2015—2017 年,“老東北”在附近幾個鄉鎮大面積租賃土地,種植大豆和水稻,結果“一賺一虧一平”,整體下來企業虧損49.9 萬元。這既說明重資產投資存在風險,也說明農業企業在農村背景下作出各種選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初加工及精加工農產品需要渠道進行銷售,其中網絡渠道銷售占20%左右,余下80%的商品通過實體渠道銷售。農產品種類包括酸菜、豆奶粉、酸黃瓜、豆瓣醬及其他豆制品等。
“老東北”產品大多在省域內銷售,全國同類產品相對較多,在營銷區域競爭極為激烈。為了最大限度獲取客戶,“老東北”采取“先貨后款”方式進行銷售,即先提供商品,銷售第1 個月回款50%,第2 個月全額回款。由于“老東北”產品大多分布于省域農村,銷售周期較長,有些店主會拖欠貨款,延長了企業回款時間,導致企業資金回收存在風險。
“老東北”創立者屬于農村合作社,其對于資金管理概念認知存在偏差,在產品賒銷時,沒有考慮到信用問題,而是選擇盡快占領市場和大面積對外送貨,導致企業流動資金被大量占用。貨款無法及時回收,庫存占用流動資金,而中藥無法快速套現,使“老東北”陷入兩難境地,出現現金流量風險。一旦出現無法預測的危機,企業很難從外界獲取資金。
3.1.1 保證資金流動性
由于“老東北”是輕資產運營模式,很難從國家金融機構獲取資金,因此可以考慮借助農村優勢,選擇民間借貸方式。可以與當地政府協商,由政府出面擔保,獲取流動資金,也可以選擇農村信用貸款,從信用社獲取部分資金。總而言之,應積極拓寬籌資渠道,讓企業始終保持30%以上的流動資金,才能有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3.1.2 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輕資產比例
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適當增加可評估輕資產比例。應用最優資本模型,計算出符合“老東北”運營的最優資產負債率。對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確保“老東北”既有可用于貸款擔保的固定資產,也擁有快速發展的輕資產,同時消除融資和運營壓力。
3.2.1 嚴格資產退出機制,推動企業優化轉型
“老東北”起家時,屬于重資產模式,經過不斷實踐探索,逐漸轉化為輕資產運營模式,但仍然保留著部分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根據發展目標和戰略,及時調整優化不符合發展的項目和產業;從資產結構、治理體制、股權分配入手,嚴格控制各種非必要資本進入;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增加經營現金流入比例,壓縮財務相關費用,從而獲得轉型的動力。
3.2.2 提升市場應變能力,降低企業投資風險
“老東北”屬于資源型企業,背靠區域農業,有取之不盡的原料。走輕資產路線,應盡量控制庫存比例,保持15~30 d 銷售庫存。
這樣,一旦市場銷售業績出現劇烈波動時,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甚至可以選擇增加或減少項目的方式加以應對。“老東北”保持輕資產運營路線和控制對外投資比例的主要目的在于“船小好掉頭”,能夠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3.2.3 圍繞企業核心優勢,持續拓展投資外延
“老東北”在保持現有加工和銷售優勢的同時,可以考慮適當拓展銷售渠道。例如選擇網絡直播方式,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老東北”品牌,提升品牌商業價值;也可以選擇與其他外部資源合作,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以甘草加工為例,甘草烘干切段銷售可增值
3.3.1 控制應收賬款比例,縮短資金回收周期
“老東北”必須引入專業的資金管理團隊,對應收賬款、庫存和現金等進行科學計算,找到三者的平衡點,保證企業擁有良好的現金流動性。例如可以庫存轉嫁,選擇信用較好的購買商提供高額商品,雖然應收賬款增加,但沒有庫存管理費及損耗;可以縮短應收賬款周期,比以往約定時間縮短50%,有效降低“老東北”的資金回收風險。
3.3.2 提升市場營銷能力,持續降低庫存壓力
控制資金回收風險的最好方式是提升市場營銷能力[2]。提升市場營銷能力,可以加快產品銷售速度,優化資金流動率,消除庫存壓力,讓“老東北”獲得更好的銷售環境。可以選擇網絡直播方式銷售,所有產品都是“錢貨兩訖”,不存在應收賬款和庫存壓力。也可以選擇預售方式,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和銷售,讓“老東北”沒有資金回收風險。
3.4.1 健全現金監管系統,確保資金絕對安全
雖然“老東北”是農業企業,但也要建立現金監管系統。現金監管系統一般由風險管理及審計部門共同負責。依托數據測算模型對現金流實施監控和預警,當發現存在現金流量風險時,即時報警并查找產生風險的原因,便于企業選擇有效的應對措施。依托“大數據”設計預警模型,對數據進行智能運算和過濾,讓“老東北”能夠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選擇有效的發展方式。
3.4.2 加強現金流程管控,明確各級崗位責任
“老東北”要對所有涉及應收賬款及庫存的部門及個人進行定崗分責,無論財務部還是營銷部,均要對現金管理負責。應收賬款和庫存是現金管理的關聯內容,因為這兩項內容可以沖抵流動現金,從而控制風險。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風險控制體系,尤其要加強事前控制。對用戶信用進行綜合評估,按照授信進行賒賬,能夠有效規避不必要的風險,保證現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