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新
(濟源職業技術學校 河南 濟源 459000)
目前,我國林果業規模逐漸擴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其經濟效益顯著。我國北方果樹種植面積廣闊,發展果樹經濟是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因此,研究當地果樹管理措施的意義重大。
溫度對果樹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各個季節溫度的變化上。在夏季和秋季,北方溫度較高、氣候較干燥,如果是沙質土壤,土壤水分含量低,當沒有足夠的水分時,果樹將無法正常生長;在冬季,是北方一年四季中氣溫最低的時期,并且持續時間較長,持續低溫狀況會對果樹根系產生重要影響,嚴重時會造成根系死亡,并且溫度降低還會造成土壤中的水分凍結,進而對果樹樹干和樹枝造成傷害[1]。
在北方氣候下,盡管病蟲害在冬季不廣泛傳播,但大量病蟲害將處于休眠狀態。到春季時,隨著氣溫上升,各種病蟲害將復蘇并為害果樹。此外,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果樹的病蟲害可能發生在果樹的不同區域,包括果樹根、樹干、樹枝和樹葉等。
秋季時,樹枝和樹葉會掉落并儲存在土壤中,由于北方冬季溫度很低,因此這些物質在土壤中不容易腐爛,這便成為蟲害極佳的休眠場所。對于北方而言,冬季土壤有機質保護能力偏低,需要增加有機肥料,供給果樹充足的營養成分。另外,由于北方堆肥和肥料發酵時間長,冬季幾乎不能發酵,因此有必要增施肥料。
果樹經濟林是受氣候變化嚴重影響的產業,我國果樹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因此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而影響果樹經濟林的穩定發展。各個季節氣候的變化會導致溫度、光照、濕度等各要素發生變化,破壞果樹經濟林生產系統,增加控制害蟲的難度。當前北方地區冬季溫度走高,為害蟲和病原體安全過冬提供了條件,因此近年來病蟲害發生率和程度有提高趨勢[2]。
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科技意識和管理水平,提高北方果樹經濟林的質量和效益,各地林業局和有關部門、負責果樹經濟林質量與效率改善的林業辦公部門、經濟林站、示范基地和果樹經濟林種植者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管理技術的應用。有關管理部門和農業技術站應向果農教授經濟且實用的林業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管理和保護,樹枝修剪、嫁接以及咨詢技術,重點集中消除冬季細菌的來源,保護果樹健康生長,為果樹經濟林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提高北方果樹經濟林管理的總體水平,為果樹經濟林產業發展奠定基礎[3]。
有必要加強對果農管理技術的培訓,在林業和果業設備、種植技術及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果樹經濟林對促進當地農民脫貧增收有重大意義,應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促進服務網絡建設,為果農提供足夠的支持;創新機制,有效創新果樹產業發展模式,使用先進的新技術,拓寬營銷渠道,構建果林產品銷售平臺,壯大果樹經濟林產業。
氣候無法改變,但可以根據氣候變化及時調整果樹經濟林生產,進行合理規劃。在確保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系統和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的基礎上,增加投資,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環境。此外,應建立氣象災害保險制度,為果樹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效保證。要做好宣傳工作,引導果農積極參與農業氣象災害防治,提高果農種植果樹的積極性。
北方果樹經濟林發展要繼續堅持完善產業鏈的思路,著力培訓并進行示范工作,促進北方經濟林穩定、健康發展。各地區應積極創新機制,加快發展步伐,通過各類有效機制,促進果樹經濟林發展,有效解決資金、土地、技術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溫度管理主要體現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氣候干燥,會降低土壤中的水分,此時以增加水分為主,在夏天進行溫度管理,要監測果樹經濟林的土壤含水量,一旦發現土壤中水量較低,就要對果樹進行灌溉。冬季溫度持續降低,會使果樹受到霜凍影響。冬季管理的重點是防止果樹受凍,一方面要注意樹干結霜,有必要增加一層專業的隔熱層,另一方面需要對根系進行有效處理,控制土壤中水分含量,避免水結冰對果樹根部造成危害。
為了加快樹木生長,并使之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在果樹開花期,需要向其噴灑一定硼砂和尿素,同時加入適量砂糖,砂糖除了提供營養外,還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對于果樹的溫度管理,除了要重視其在冬季和夏季的保護,在果樹開花期需要給予更多關注,使果樹的生長環境保持最佳狀態。
肥料管理是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定期施加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與化肥相比,有機肥對果樹的刺激性較小,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在肥料管理過程中,無論是商業有機肥料還是農民自制肥料,都要進行全面質量管理,防止果樹因堆肥過量而受到病蟲害干擾[4]。
目前常用的有機肥料包括商業有機肥料、堆肥和綠肥等。由于商業堆肥成本高,不適用于北方地區的大面積果樹經濟林。在堆肥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好肥料原料,合適的原料有利于其自然發酵,可適當添加發酵細菌。在肥料管理過程中,必須確保所有原料完全分解和發酵,以清除各種蟲卵。施用堆肥的過程中,在距果樹主莖1 m 處開一個直徑40 cm 的孔,其深度根據堆肥總量確定,將有機肥料與生土完全混合形成熟土后,將其埋入坑中并在表面覆蓋生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幼苗或新種植的果樹,孔與樹干之間的距離應小于1 m。
水分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水分管理和溫度管理有一定的相關性,主要體現在夏季和冬季。夏季由于氣候干燥極易使土壤缺失水分,因此需要增加水量。冬季為了保護果樹根系不受霜凍影響,有必要減少土壤中的水分。夏季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讓果樹有足夠的水來生長,冬季的目的是防止根系凍傷,這兩項工作至關重要[5]。
夏季要儲存水量,在日常狀態下要采取密閉裝置等技術措施防止水分蒸發,下雨時取下密封裝置,保存降水。當氣候持續干燥時,可以使用水箱中的水來灌溉整個區域,此外,應在果樹樹干的底部添加灌溉水。
植物病蟲害管理是一個重要的項目,旨在促進果樹生長,必須了解常見的植物病蟲害類型,并采取適當措施應對各種植物病蟲害。此外,有必要進行預防和控制工作,了解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時間,以及作用機理和原理,并進行綜合處理,以防止病蟲害對果樹產生影響。如今,少用或不用農藥、化肥的綠色水果更受市場青睞,在發展北方果樹經濟林時,應提倡綠色害蟲防治技術,例如使用熒光燈(殺蟲燈)、包裝套袋技術和其他無污染的害蟲防治技術來保護果樹,盡量減少農藥使用量,以提高生產綠色環保產品的能力。
春季和秋季應注意修剪樹枝和樹葉,春季修剪枝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果樹隨機生長,果樹根部儲存的養分在短時間內被消耗,無法將更多的養分用于果樹生長。秋季修剪枝葉主要是為了減少果樹的蒸騰作用,以防止枝條暴露在霜凍下,對次年的果樹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果樹修剪技術著重于春季修剪,以去除冬天在低溫環境下被凍死和凍傷的果樹枝。對于長枝,應選擇合適的角度修剪,或者使用切枝;樹枝方向的修剪角度可以為30°~45°;切掉弱小的樹枝,使樹枝蓬勃生長,并且不會消耗很多營養。另外,必須去除果樹上有結節的樹枝,以達到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北方地區作為我國水果生產的重要地區,應認識到果樹經濟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以提高果樹林的經濟價值,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探索開發和創新支持果樹經濟林技術的有效方法,并采用先進技術,為促進果樹經濟林的長期發展提供有效指導。管理人員應明確當前果樹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融合第二、第三產業,延長產業鏈,實現“產業+脫貧”的管理模式。應著手農村地區的科技創新,綜合利用技術手段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農村地區發展的道路,切實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