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瓊瑤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 晉中 030800)
我國農村金融系統以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以及新型金融機構為主。截至目前,我國農村金融系統完成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再到2006 年以來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多元化局面的轉型與發展,逐漸融入并完善了農村融資擔保體系和農業保險體系,進一步拓寬了服務范圍。
1994 年,我國鄉村金融領域唯一的一家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從2006 年開始,我國出臺政策鼓勵并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在農村地區設立項目,并且相繼設立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不僅大大補充了我國鄉村金融領域的空白,而且有效促進了我國農村轉型與發展。2007 年3 月9 日,我國第一家資金互助社成立。截至目前,我國有農村合作銀行797 家、農村信用合作社14 537 家、貸款公司13 家、資金互助社41 家、村鎮銀行6 545 家、政策性銀行2 234 家。通過以上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出,國家十分重視農村,在涉及農業、農村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大。在國家政策出臺后,陸續成熟的鄉村金融機構為鄉村振興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首先,我國農村金融機構體系與運作方式依然存在一定不足,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數量上保持持續增加趨勢,但是分布不均勻,在東部比較發達的沿海地區金融機構數量多、密度大,在中西部的內陸地區數量少、分布稀疏,甚至有些地方沒有設置相關的鄉村辦事機構。
其次,我國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欠佳,很多關于金融機構的法律體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這給農村地區融資帶來了重重困難。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相關政策也需要逐步更新。
再次,金融產品和服務單一化、不新穎,而且農民、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十分困難,問題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隨著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深入,鄉村振興戰略接連植入,鄉村的金融服務環境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得到了不斷改進[1]。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完善了相關支付清算系統,更是開創了多種多樣的激勵方式,指引各農村金融機構積極加入鄉村振興戰略。
其次,中國人民銀行以一種更創新的方式,通過宣傳、組織開展、創新業務等方式,為許多有經濟空白的鄉村居民提供銀行卡辦理服務、銀行卡助農貸款服務,從而改進金融服務在農村推行的環境。
再次,國家相繼發放的文件為實施金融服務提供了有效保障,有關助農貸款的平臺為廣大農民創業、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中,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金融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水平,在農村產業起步的過程中,最大的需求是對資本的需求,最大的限制是資本來源。隨著農村金融體系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渠道可以有效解決農業農村的資金來源問題。
以“蔬菜之鄉”壽光為例,2019 年5 月調研組在壽光進行調研,充分了解蔬菜基地產業鏈。調研中發現,不少青年人在這里創業,離不開農村商業銀行的支持。為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支持“鄉村好青年”創新創業,壽光農商銀行以服務鄉村振興、“貸”動青年創業為目標,積極扶持有理想、有責任的鄉村優秀青年創新創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為了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地鼓勵好青年創業,壽光農商銀行結合業務優勢制定了相應的政策,為青年提供相應產品服務、優惠政策等,既幫助青年選好適合創新創業項目,又有序、高效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要想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最基本、最重要的便是“鄉風文化”。現階段,我國農村中以老年人口居多,農民知識水平較為匱乏,受教育程度不高,急需補齊精神文化和農業知識短板,同時對農耕文化、農耕技術的更新等,都需要強大的金融體系作保障。為了支持農業與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廣大農民提供綜合信息、創新宣傳、咨詢服務、示范培訓等社會公眾服務,農村金融應加大力度服務鄉村,利用自己的優勢,解決鄉村基本問題,而且能夠發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出熱愛村莊、扎根鄉村的高素質農民[2]。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和地”,農村金融扎根本土經濟和社會,鄉村振興戰略有序推進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這給農村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現階段我國鄉村人口出現凈流出趨勢,農村大部分中青年進城務工,留在農村的多是老年人口,導致人口結構嚴重失衡。另一方面,關于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一直都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尤其是在鄉村勞動力緊缺的現在,大多數土地閑置荒廢,因此進行土地改革勢在必行,應盡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農民生活,而且土地的經營、流轉更是離不開資金支持。
要想實現農民增收,單純依靠種植糧食是無法實現的,由于農民種植技術不全面,種植的農作物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雖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產量卻不高,也就是說僅依靠普通的種植無法從根本上實現農民增收。農村金融作為服務型行業,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鄉村發展的意見,不僅可以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鄉村大力發展適合的創業項目,也能提供大量資金支持,充分利用鄉村的優勢保存鄉村的力量,因此在農村金融服務的引導下,一些鄉村開始新的創業組織合作社,打造適合鄉村的品牌,無論是鄉村旅游,還是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間[3]。
在農村金融的強有力支持下,一種新業態出現了——農村電商。農村金融以農村電商為主要方式,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鄉村領域的潛力,進而促進有關鄉村的金融扶貧?!按逄浴狈辗绞降某霈F,讓村民接觸到了電商服務,并且實現了在網上購買農民需要的物資,在家就能買到質量有保證、價格實惠的農資產品,甚至免費包送到村,節省了物力、財力。
浙江蕭山農商行聯手農村電商提供創業貸款,在農戶資金周轉不開時提供幫助,落實解決農戶的問題。早在2015 年初,蕭山農商行入駐蕭山市民服務中心,支持傳統農業“擁抱”網絡,積極支持農村電商發展,嘗試多元合作方式,為鄉村農民謀福利。
在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為了鼓勵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職工自主創業,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聊城農商銀行“扎根”農村、服務“三農”,不僅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產業扶貧、精準扶貧,而且樹立“大零售”業務觀念和“全覆蓋”信貸理念,以整村授信、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村金融服務村建設,充分利用電商網絡平臺,打造了方便快捷、體驗良好的金融服務網絡。同時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聊城農商銀行推出了“創業擔保貸”,引導大部分農村農戶發展新農村建設,開展新型農業,逐步走向規?;a業化的道路。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4 月末,該行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 200 余筆,共1.2 億元,支持800 余名創業人員創業,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進鄉村振興落實農村,促進農村快速發展。
(1)雖然目前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好改善,但是相比較其他國家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一方面,網絡不普及,使鄉村受網絡限制,不能更好地完善相關支付清算系統;另一方面,在采集農戶電子信息方面也比較困難,所以網絡環境仍需要進一步改進。
(2)我國農村經濟已經從傳統的小農生產逐步朝著現代化農業轉型,但基于我國長期以來的城鄉差距,我國農村一直都依賴城市金融制度,在服務“三農”過程中依然會產生新矛盾與新問題。
(3)現階段我國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多層次、完整的農村金融體系,然而金融服務產品種類單一化、同質化,缺乏多樣性,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金融產品及服務體系,從而真正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實現產品差異性的同時[4],將金融服務理念融入鄉村,打造切切實實符合鄉村發展的金融品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促進城鄉金融的“平等”
(4)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混亂。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和農村經濟之間的聯系非常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僅依靠市場自身的機制,并不能完全實現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反而會進一步加大差距。農業金融機構壞賬多、不良貸款化解難、經營管理不完善等問題依舊嚴重,在利益驅使和風險規避本能的支持下,大部分金融公司會選擇將大量金融資源投放于農村地區的更優質企業,而對盈利能力較差、信譽度較低的涉農企業不夠重視,從而出現分化,更加不利于農村地區金融的發展。
綠色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的重要作用。所以,農村金融機構應響應國家號召,把鄉村的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快速實施并發展“綠色金融”,同時積極調動各基礎設施、基本資源,從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目前,關于化肥的施用量也是一個具有爭議的污染問題,國家提倡減少化肥的施用量,但是鄉村種植業中若化肥量不足,產量會大大降低,產值有可能還不夠成本。
現在農村大范圍進行廁所改造、下水道建設,目的就是治理農村污染問題。因此,如何通過發展綠色金融來修復和保護鄉村生態是一個關鍵環節,也將是未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經之路。
要想鄉村建設得更好,最重要的是發展農村經濟,因此農村金融必須創新服務產品和模式,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基礎。在供給側,應該大大加強其服務鄉村振興的動力,同時盡可能降低風險。因為龍頭企業一般貸款需求大,對金融機構的創新服務要求也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金融機構創新發展[5]。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各鄉村主體需求及特點,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有目的地開發新的金融產品,適應鄉村振興實際需要。
只有良好的金融環境,才能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首先,要加快農村金融法律體系的建設,讓其在有法可依的軌道上漸進發展。其次,可以建立農村金融信用體制,讓農戶的檔案電子化、網絡化,這樣可以直觀地看出農戶的信用度,對信用度好的貸款農戶給予利率優惠,對信用度不好的貸款用戶加大懲罰力度。再次,農村金融機構可以采取舉辦金融知識報告會、發放有關金融知識的書籍、進入鄉村宣傳教育等方式向農戶普及相關知識,從而讓農戶了解更多金融知識[6]。
雖然農村金融為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更好地發揮農村金融服務的作用,依然要堅持政策的引導,堅持改革創新帶來的機遇,堅持完善相應的金融體系,相信農村金融服務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將會給我國的農村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