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龍,李聰,趙倩,葛鴻,文永,王和平,溫睿,張文廣
(1.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陜西省環境保護水土污染與修復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北大學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69;3.安康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陜西 安康 725000;4.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石油是一種多沸點餾分的復雜混合物,其主要組成為石油烴。碳、氫含量占比高達96%~99%[1]。國際上將其分為揮發性、半揮發性、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2]。隨著科技時代到來,工業血液石油被逐年加大開采量和開采頻率,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環境污染問題[3]。因此,對石油烴檢測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內外對其的測試方法包括稱量法[4]、光度法[5-8]、光譜法[9]及色譜法[10]。氣相色譜法兼顧靈敏度高、可定性、定量、測定范圍廣、可用于不同前處理方法特殊的優勢[11-12]。本文通過Agilent Intuvo 9000 GC對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測試方法進行研究,建立了一種快速測定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方法。
C10~C40正構烷烴標準儲備液(ρi=1 000 mg/L),市售;二氯甲烷、正己烷均為色譜級;無水Na2SO4,優級純。
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儀;AUTOEVA08IR全自動定量濃縮儀;Fotector-02HT高通量全自動固相萃取儀。
進樣口溫度330 ℃,進樣模式為不分流,進樣體積1.0 μL,保護芯片溫度300 ℃,色譜柱前后芯片溫度350 ℃,DB-5ht毛細管色譜柱(5 m×320 μm×0.1 μm);柱箱溫度40 ℃保持0.5 min,250 ℃/min至150 ℃、100 ℃/min至300 ℃、165 ℃/min至 320 ℃,保持0.6 min;后運行350 ℃/min(2 min),FID溫度330 ℃,H240 mL/min,Air 400 mL/min,柱流量10.0 mL/min。
將1 L樣品全部轉移至2 L分液漏斗,量取 60 mL 二氯甲烷,洗滌樣品瓶,洗滌液全部轉移至分液漏斗,振蕩萃取5 min,靜置10 min,收集有機相。重復操作,萃取液脫水,測量樣品體積,并記錄。
萃取液轉溶劑濃縮至約1 mL待凈化。正己烷/二氯甲烷、正己烷依次淋洗小柱,使之活化,上樣過柱。正己烷潤洗收集瓶,潤洗液加載至純化柱,正己烷/二氯甲烷洗脫,洗脫液濃縮至1 mL待測。
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以C10~C40總峰面積-總濃度建立標準曲線,依據保留時間窗口內目標物的總峰面積(扣除柱流失后的總峰面積),由外標法計算目標物的總濃度,從而獲得定量結果。
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因涉及碳數范圍廣,沸點跨度較大,從175~525 ℃。為達到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基線分離及出峰完整,需要進行程序升溫分離。根據石油烴性質選擇非極性DB-1ht和弱極性DB-5t色譜柱進行色譜條件優化,保留時間定性。結果表明,使用DB-5ht色譜柱進行分離時,效果更優,實驗色譜條件下,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標準色譜圖見圖1。
由圖1可知,使用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儀測定標準物質時,極大地縮短了分析時間,從傳統氣相標準方法的37.5 min縮短至3.2 min[13],這主要得益于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可快速升溫、5 m高效色譜柱及較大的柱流量[14]。

圖1 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標準色譜圖Fig.1 Standard chromatogram of extractablepetroleum hydrocarbons C10~C40
2.2.1 萃取劑的選擇 選擇二氯甲烷、正己烷兩種萃取劑進行萃取效果評價。對濃度為0.115 mg/L的實際樣品進行加標實驗,加標濃度為0.100 mg/L,加標回收結果見圖2。

圖2 兩種試劑對實際樣品中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萃取回收率Fig.2 Recovery of extractable petroleum hydrocarbonC10~C40 in water by two solvents
由圖2可知,二氯甲烷[15]、正己烷[16]作為萃取溶劑時,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回收率均高于95%,正己烷萃取效率高于二氯甲烷。正己烷密度小于水,萃取時位于上層,不便于萃取操作。二氯甲烷密度大于水,萃取時位于下層,便于萃取操作,且二氯甲烷不可燃,存放安全性高。因此,選擇二氯甲烷作為萃取劑。
2.2.2 萃取次數的確定 以60 mL二氯甲烷為萃取劑,對加標濃度為0.100 mg/L的實際樣品進行萃取,分別測定回收率。萃取次數對回收率的影響見圖3。
由圖3可知,二氯甲烷作為萃取劑,萃取1,2,3次時,回收率分別為95.8%,98.5%和99.2%。較第1次萃取,第2次萃取回收率增加2.7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實際水樣基體復雜,萃取過程中可能出現乳化,部分目標物殘留在乳化層中,使得第1次萃取不夠完全[17]。第3次萃取時,回收率與第2次萃取相比,僅增加了0.7個百分點。鑒于增加第3次萃取,既耗時,又耗料。因此,確定萃取次數為2次。

圖3 萃取次數和回收率的關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tiontimes and recovery rate
2.3.1 檢出限與檢測下限 為了對比本文建立的方法與常規國標方法的差異。本文按照《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20)[18],對加標濃度為0.050 mg/L的實驗用水加標樣品,平行測定7次,根據MDL=3.143×S,計算得出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分析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檢出限為0.01 mg/L,測定下限為0.04 mg/L。本文建立方法的檢出限和測定下限完全滿足《水質 可萃取石油烴(C10~C40)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中檢出限為0.01 mg/L,測定下限為 0.04 mg/L 的要求。
2.3.2 準確度 為對實際樣品低、中、高三種濃度梯度進行加標回收實驗,以考察方法準確度,結果見表1。

表1 準確度測試結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accuracy
由表1可知,本文建立方法的相對標準偏差和加標回收率在低、中、高三種濃度梯度時均滿足方法要求。在中、高濃度時本方法相對標準偏差優于傳統氣相色譜的國標方法,這主要是因為基于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的檢測方法耗時更短,柱流失引起的基線波動對測定樣品時總峰面積影響較小[19]。
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在進樣口與色譜柱之間通過特保護芯片及流路芯片連接,在色譜柱和檢查器之間也通過流路芯片連接,可實現柱中反吹技術。這種構造顯著提高了儀器抗干擾能力,最大程度地將上一針的干擾組分吹出色譜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色譜柱,減少了色譜柱的維護次數,避免了傳統色譜柱因柱頭污染需截柱重新設定方法的步驟[14]。另外,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的特殊的盤柱,使之更換色譜柱更加簡單便捷。這些優勢都將會顯著提高大批量樣品的分析效率,從而節約時間和成本。
對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以CH2Cl2為萃取劑,萃取2次,采用DB-5ht色譜柱,Agilent Intuvo 9000氣相色譜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分析方法,其性能指標參數均滿足國標方法要求,分析效率較常規氣相色譜法相比提高了91%,同時可有效地降低儀器受污染的可能,減少儀器的維護次數,對于大批量水質樣品的分析極具優勢,是一種測定水質可萃取性石油烴C10~C40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