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涵銳
中圖分類號:G808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126-01
摘 ?要 ?本文探究有氧運動結合間歇性斷食對超重大學生的影響。方法:20名超重女大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進行中等強度健步走結合輕斷食。結果:實驗組體重、肌肉量、BMI相比對照組有顯著減少(P<0.05);脂肪含量無顯著變化(P>0.05)。結論:(1)6周的中等強度健步走結合間歇性斷食干預對超重大學生的體重、體成分能產生顯著影響;(2)6周的中等強度健步走結合間歇性斷食干預對超重大學生的體脂肪含量沒有顯著影響(P>0.05)。
關鍵詞 ?超重 ?健步走 ?間歇性斷食 ?體重 ?體成分
進入21世紀,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科技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人們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據統計,我國公民肥胖比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2010年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已達27.9%和5.1%[1]。
肥胖預防指南強調通過飲食、體育鍛煉、藥物及手術干預肥胖。限制熱量能減輕體重,但會使機體處于營養不良[2]。小強度運動對減重效果不明顯[3]。藥物及手術會帶來副作用。
因此,研究者提出間歇性斷食。間歇性斷食能延長靈長類動物生存期。抑制IGF1、mTOR表達,達到減重目的[4]。但中強度有氧運動結合間歇性斷食對體成分和體重的影響還不知。因此,本實驗將對超重人群進行六周中等強度健步走結合間歇性斷食,從而明確其健康效應,為其推廣和運用提供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通過網絡招募研究對象,經排除標準后共45人。抽取20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步驟。對受試者體重和體成分進行測量。對實驗組進行6周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健步走結合2:5間歇性斷食干預。運動強度通過心率表監控,實驗組在斷食日當天攝入500~800大卡的食物,并記錄飲食的種類,重量和熱量。對照組維持原有生活習慣。
2.統計方法。利用Excel和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0.01表示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二、結果
(一)實驗對象的身高、體重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身高、體重、BMI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
(二)受試對象體成分狀況
兩組在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脂肪含量、肌肉含量上不存在統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
(三)實驗組和對照組體成分實驗前后的比較
實驗組實驗前后的體重、BMI、肌肉含量存在顯著改變(P<0.05),脂肪含量不存在顯著改變(P>0.05)。對照組實驗前后的體重、BMI、肌肉含量、脂肪含量與實驗前相比不存在顯著改變。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肌肉含量、體重、BMI有顯著的改變(P<0.05)。但是,脂肪含量無顯著改變(P>0.05)。
三、結語
超重患者容易出現體重反彈等反復等問題,因此要積極預防超重。學者著眼于低熱量法對于患者生理生化性能的改變,但其不易堅持。超重患更需要改變生活方式。
本實驗中,干預對超重患者的減重具有良性效應。體脂肪含量雖然但沒有顯著改變,但具有下降趨勢。以往間歇性斷食的研究表明,其能對身體脂肪含量造成顯著影響。但是在本研究中,并沒有對體脂肪含量造成顯著影響(P>0.05),原因可能在于實驗時間過短,為此,可適當延長干預時間觀察其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1]McGarry JD. Banting lecture 2001: dysregulation of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 et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 [J].Diabetes,2002,51(01):7-18.
[2]Fontana L,Partridge L.Promoting health and longevity through diet:from model organisms to humans[J].Cell2015,161(01):106-118.
[3]陳吉棣,曹國華.運動在減肥綜合措施中的地位[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89(03):167-172.
[4] Cheng Cw, Villani V, Buono R, et al. Fasting-Mimicking Diet promotes Ngn3-Driven β-Cell regeneration to reverse diabetes[J] Cell,2017,168(05):77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