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晴
中圖分類號:G847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127-01
摘 ?要 ?學訓矛盾是指我國青少年運動員在培養過程中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和體育運動訓練之間的矛盾問題。這是因為這些學生具有學生與運動員的雙重身份,他們即要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同時又要參加運動訓練。因此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參加運動訓練之間形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關鍵詞 ?羽毛球 ?青少年運動員 ?學訓矛盾
一、前言
學訓矛盾貫穿于學生運動員的不同年齡層次,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訓矛盾存在的原因是個人先天因素,有的“三高型運動員”,在智力水平和運動能力上都非常優秀,但多數運動員都是運動天賦很高,智力水平一般。這會使得一些運動天賦很好的運動員重視運動訓練而忽視文化學習,或者是學習成績較差但運動天賦很好的苗子過早放棄體育運動訓練,這個本末倒置的情況一直是困擾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問題[1]。
二、現狀
在現代的羽毛球運動員當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普遍缺乏拼搏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家長讓自己的子女參加羽毛球訓練的目的和動機大多都是以培養興趣愛好,增強子女的體質,主體仍舊要以文化學習為主。只有少部分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子女全身心投入體育運動訓練,成為職業運動員。在青少年運動員中,選擇“上大學”的運動員占絕大多數,只有少部分運動員能夠進入專業隊接受專業的訓練。這一方面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運動員對知識的渴求度在不斷的提高,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競技體育優勝劣汰的必然規律,因為最終能夠登上“金字塔塔尖”,能夠真正出成績運動員畢竟是少數。而這些運動員不管是進入大學還是成為專業運動員,他們最終絕大部分還是會踏入社會。而部分運動員會在成長過程中重心偏向運動訓練,從而忽視文化知識和社會技能等方面內容的學習。因此,學訓矛盾也是影響我國體育運動事業的原因之一[2]。
在各地羽毛球學校中,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有相當高的運動天賦,家長重視他們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希望在體育運動方面能夠出成績,因此送他們到體校繼續參加羽毛球訓練。但卻因為過度重視羽毛球的競技水平,而忽視了自身的文化知識的學習。而有一部分學生則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好,又沒有其他特長,無可奈何才被家長送到體校參加羽毛球訓練的。這兩種學生都會出現投入精力訓練時過度消耗了體能,上文化課時沒有精神,加上青少年自身自律能力不強,直接導致文化課學習質量不高。因此,我國各地的羽毛球運動員往往偏重運動訓練,加上青少年自律能力不強,忽視甚至會放棄自身對文化知識的學習。
我國高等院校組建的羽毛球高水平運動隊也是我國運動后備人才的儲備基地。但高等院校“重視運動訓練,輕文化學習”的現象依然較嚴重,這就造成了優秀運動員文化知識積累不足的現象。在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中的羽毛球運動員本身的文化知識水平就不高,在他們進入高校以后,高等教育對羽毛球運動員的文化水平變得更高了,因此運動員的文化知識教育與體育運動訓練的之間的矛盾就更深了。除此之外,因為高等院校還十分缺乏高水平的專業羽毛球教練員,粗放訓練方法會讓運動員的訓練時間過長,因此更加影響高等院校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在文化知識上的學習。因為,高等院校的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是要在完成了每天的文化知識的學習的前提下再開始日常的訓練,這會導致運動員每天參加訓練的時間非常有限,教練員不得不占用運動員文化學習的時間來延長訓練時間,以達到提高運動員羽毛球運動技能的目的。
高等院校在培養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時無法克服“學訓矛盾”。影響我國高等院校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學訓矛盾”的主要原因有:(1)運動員自身的自律程度;(2)運動員的文化知識基礎不足;(3)教練員對運動員的要求;(4)教練員自身的專業程度;(5)高等院校的學習環境;(6)高校領導對運動員學習的重視程度;(7)運動員的生活環境等[3]。
在現代體育運動中,教練員是運動訓練的實施者和管理者,我國羽毛球國家隊、各省隊和各地方市隊的羽毛球教練員只有一半以上曾接受過羽毛球的專業崗位培訓,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羽毛球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全國多數羽毛球教練員都擁有大專以上的學歷,他們都初步掌握了一些體育運動理論和方法。但在這些教練員之中也有一小部分的教練員僅僅擁有初、高中的學歷,雖然這只是一小部分,卻仍然與我國競技羽毛球事業的發展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羽毛球教練員的專業業務水平和學歷的高低,也是影響我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質量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陶然成.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訓矛盾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0):86-89.
[2]高憶華.青少年運動員“學訓矛盾”及其解決辦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11):120-121+124.
[3]丁海勇,韓冬,邵斌,等.我國高水平院校高水平運動員“學訓矛盾”現狀及研究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3):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