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本齊
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迅猛進步,水利工程進入快速建設時期。水利工程作為重要的惠民工程,其順利實施會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促進效果。水利工程的組織結構與運行體系無法脫離信息化技術,可以強化水利工程項目的調度水平與管控能力,通過信息化施工管理技術的應用,從而提升水利工程自動化程度。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化技術;施工管理
水資源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雖然全球的水資源非常豐富,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水資源目前已經成為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必須高度重視水利設施建設工作,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逐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1 信息化施工管理理念
信息技術是以各類硬件為基礎的應用技術。水利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有效展示水利項目的技術應用價值,輔助水利項目開展科學性管理,根據施工地形、氣候、環境等要素,分析數據信息,并進行相關水利材料的綜合性統計、計算及應用,提高信息的精確性;能夠盡可能地減少項目施工成本,減少各類花費。水利施工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信息資源與施工技術資源結合應用,提高項目繪圖的精確性、準確性,使水利資料更加全面、系統;能夠提高測繪圖的制作精度,有效避免地形復雜對水利項目施工的影響,有效提高工程的質量及安全性。
2 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節省水利工程管理的物資消耗
水利工程項目有著很高的工作量,能否有效開工是受到諸多因素綜合影響,譬如自然災害考量要素、地質地理環境考量要素以及前期投資考量要素等,而且這類工程項目具備長周期特點、高難度特點、高資源消耗量特點等,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應用信息化技術后,能夠相應優化上述的負面現象。信息化技術具備簡潔優點與高效優點等,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以分層次的狀態管控水利工程項目,由不同管理人員開展各層次的管控工作,能夠將總項目管控活動有效貫徹。在水利工程項目籌劃階段中,選擇信息化技術獲取的有關數據,能夠輔助工作人員更加深入認知整體工程情況、自然環境條件以及水文人文信息等。設計者以上述數據為參考,進而設計更具完善性的圖紙,能夠有效節約時間精力與成本費用等。而且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時,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輔助管理工作人員做好監管與記錄的管控活動,依托于信息化技術的強大計算分析水平,幫助管理者采取更加優化的作業模式,讓設計者規劃最高效的物流路徑,有效控制能源成本,顯著提升勞動生產率。在出現自然災害或者突發情況的非抗力性問題時,信息化技術可以事先預警,確保工作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提供科學化的應對舉措,防范安全隱患風險。綜上所述,使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在更大化層面上控制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類消耗問題。
2.2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功能性
水利工程本身屬于利國利民性質的工程,它的修建主要是為了防止各類水澇災害,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借助現代信息化技術,一方面,相關工程管理人員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時效性,全過程監管實踐施工活動,全面檢查工程作業人員的施工行為;另一方面,可以更科學地評測與統計分析水利工程自身的效用,而后以長期的調研分析數據為支撐,進行相關系數修改,優化與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功能,有效防止與避免因為設計不當和不規范施工等引發的各類安全隱患。
3 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3.1 信息管理系統
在農田水利灌溉工作中可以加入信息化技術,對灌溉工作進行管理, 為灌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保證灌溉工作正常進行。信息管理系統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如灌溉范圍、水量分配、作物生長情況及種類等。結合相關數據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對水利工程進行實時監測,整個信息管理流程包括水利工程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輸入及分析和存檔等,這給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
3.2 仿真技術的應用
在該項目水利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應用,做好準備工作,能夠就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展開預測,就施工技術數據參數展開分析,并對這些技術數值進行綜合性模擬,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展開緊急化處理,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施工者的計算難度,能夠準確提高計算管理及估算水平,實現對水利工程的深入性開發及研究。
3.3 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重點是借助于衛星獲取地表的電磁波信號,接著展開傳輸與處理,最終能夠實現各類地面信息的監測工作。現在這項技術已經在蟲害預測與產量評估的各個領域中大量使用,同時已經獲取較為理想的分析功效。將遙感技術應用在水利工程管控領域中,能夠強化相關管理工作的質量及其效能。不只是可以利用遙感技術,也是能夠選擇GIS系統,有效整合這兩大技術流,為防范自然災害帶來高效的技術支撐。除此之外,遙感技術也是能夠用于水土流失的分析活動,對有關地區的腐蝕因子以及空間分布信息等進行有效的監測,從而研究侵蝕的分布規律以及相應的種類等。
3.4 工程管理系統的應用
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活動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對水利工程管理的系統性建設,有效完成對整個水利工程施工活動的全過程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單位可以配置先進的集成化、系統化信息管理軟件,而后改造成與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狀況相適應的系統軟件,應用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實踐,確保整個工程項目的高效實施。施工單位還可以將第三方的工程項目管理軟件集成在系統軟件中,不斷拓展水利工程管理系統軟件的各項功能,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系統軟件的管理性能,進而更加順利地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水利工程在工程規模、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方面差別較大,水利工程管理系統軟件的通用性并不強。市場上現用工程管理系統軟件一般操作流程較為復雜煩瑣,因此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施工企業非常有必要依據工程項目施工的實際需要靈活調整工程管理系統軟件的部分操作與功能。
3.5 衛星定位技術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GPS應用技術的范圍越來越廣泛,通過對該技術的應用,擺脫了傳統人工采集的局限性,提高了數據管理的精確性,實現了數據獲取范圍的增加,能夠就工程情況展開全面性、系統性的監控,有利于技術人員了解水利施工信息的動態狀況,設置環形控制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 需要滿足水利環境建設的工作要求;GPS技術與專業模型技術的應用,能夠就水利管理的各類災害問題展開預測及分析,從根本上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結束語
總之,在水利施工管控時應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強化施工監管能力, 相較于原有的管控方式,這是能夠產生更高的監管效能。水利工程利國利民,普遍有著較高的建筑規模,因此也是相應的增加數據收集的難度。可以引入信息化技術,能夠強化信息化管理效果,從而保障相關項目建設質量。信息化技術在后續發展中會融入更多的智能化元素,同時和其他技術緊密關聯,由此構建不斷完善的信息處理平臺,進而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控能力,增強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亓斌.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品與質量,2020, (47):296.
[2] 李猛.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品與質量,2020, (42):297.
[3] 黃開春.微探信息化系統在水利技術標準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8,(1).
[4] 朱彤.信息化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20,(6):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