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的發展對于中國歷史發展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王克芬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舞蹈發展史》一書,以歷史朝代的發展為脈絡,從系統論角度論述了中國舞蹈藝術的發展歷程,并通過文字與插圖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國舞蹈藝術在不同朝代的形態、成就及藝術特色。在此基礎上,作者還通過對文獻典籍及考古新發現的引用,增補了大量珍貴資料和曲譜腳本,復刻了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的歷史原貌,使得許多舞蹈藝術的歷史珍貴瞬間得以保留,為中國舞蹈藝術的當代發展提供研究思路。
《中國舞蹈發展史》一書共有八個章節。其中,第一章以原始舞蹈的產生與發展軌跡為主題。第二、三章節則重點介紹了夏商時期與兩周時期舞蹈藝術的變化軌跡。第四章介紹了漢代舞蹈藝術的發展。第五章介紹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各個民族樂舞的發展。第六章介紹了輝煌唐舞,分別從舞蹈活動的滲透與舞蹈藝術的高度發展兩方面展開分析。第七章以遼、宋、西夏、金代的舞蹈為主線,以遼舞的兼容精神、宋舞的轉折以及金舞的承轉與融合為論據展開說明。第八章則重點以宮廷宴、各族民間舞蹈及戲曲舞蹈等為角度,對元、明、清時期舞蹈的傳承與變異展開論述。
就中國舞蹈藝術的歷史沿革而言,該書由點及面地展現出每一個歷史朝代的舞蹈形態風貌,不僅開創了舞史研究的架構,同時也為后世舞史的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其中,在中國舞蹈藝術的發展史中包括了兩次轉折:其一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同民族的舞蹈藝術文化也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并為隋唐時代舞蹈黃金時代的到來奠定基礎。其二是在北宋時期。宋朝在促進了民間歌舞的繁榮發展的同時,也為后世戲曲舞蹈藝術及其它藝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就中國舞蹈藝術的當代發展而言,首先要進一步繼承與弘揚中國舞蹈藝術中優秀的文化。其次,中國舞蹈藝術的價值內容趨向于多元化,不僅具有美學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及一定的政治價值。最后,舞蹈藝術與民族文化及現代音樂的有機融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發展方向。隨著各類文化意識形態在中國交流與滲透,現代音樂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中國舞蹈藝術要實現長遠發展,便也需要將民族文化及現代音樂進行融合,兼收并蓄,才能長盛不衰。

書名:《中國舞蹈發展史》
作者:王克芬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書以8章篇幅和132幅伴文插圖,系統地論述了我國舞蹈藝術自原始社會至明清時期產生、發展、傳承、變異的歷史軌跡,豐富而又多采地展現了中國舞蹈藝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貌、成就和藝術特色。全書引征的大量文獻典籍和考古發現新成果,翔實而又清晰地凸現了中國舞蹈藝術的精髓;增補的許多珍貴資料和失傳已久的曲譜腳本,再現了這一古老藝術的歷史原貌;增添的彩色圖版插頁,重現了許多舞蹈藝術彌足珍視的歷史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