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林,陳春麗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醫學院,云南曲靖 655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機制不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存在致病性自身抗體、免疫失調和慢性炎癥〔1〕。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浸潤,可導致全身各組織和器官受損,以腎損傷為主。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一種腎小球腎炎,是SLE 常見且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SLE 患者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LN 與先天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過度激活密切相關,血液中除有豐富的中性粒細胞外,還有T 淋巴細胞、B 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等免疫細胞,這些細胞與先天性免疫和固有免疫關系密切。因此,血液是尋找人LN 生物標志物的理想來源。
CD38 是一種多功能單鏈Ⅱ型的跨膜蛋白,該蛋白具有胞外酶和細胞受體功能。在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粒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簡稱“NK 細胞”)等免疫細胞中廣泛表達〔2〕。CD38 可以催化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 生成環二磷酸腺苷核糖(cyclic 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cADPR),接著催化cADPR 生成二磷酸腺苷核糖(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ADPR)〔2〕。cADPR 作為信號傳導介質,不但可以控制中性粒細胞、樹突狀細胞的定位和遷移運動〔3-4〕,而且是T 淋巴細胞活化和分化的調節劑〔5〕。CD38及其配體CD31 之間的相互作用,參與調節淋巴細胞與內皮細胞的黏附〔6〕。CD38 可以與多種免疫細胞形成橫向交聯,例如T 淋巴細胞的TCR/CD3 復合物,膜型免疫球蛋白,巨噬細胞的MHCⅡ類分子,B 淋巴細胞的CD19/CD81 復合物〔7-8〕。CD38 不僅可以識別T 淋巴細胞抗原受體(TCR)來調整抗原介導的T 淋巴細胞反應〔9〕,還可以識別B 淋巴細胞抗原受體(BCR)來增強B 淋巴細胞對抗原的敏感性〔10〕。由此可見,CD38 在T 淋巴細胞、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的生理和病理環境中均起著重要作用,推測CD38 可能與人LN 密切相關。
人LN 的早期準確診斷和迅速治療對疾病進展至關重要。如果疾病癥狀能夠得以緩解,10年存活率將從46% 提高至95%〔11〕。理想的生物標志物,不僅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準確診斷和迅速治療,還有助于探尋特異性生物制劑的有效靶點。在本研究中,利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數據庫,分析CD38 在人LN 血液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預測CD38 參與人LN 的信號通路,旨在鑒定人LN 新的生物標志物。
1.1 數據來源 通過GEO 數據庫下載基因芯片GSE72747, 輸 入 類 型“Series”, 種屬為“Homo sapiens”,研究類型為“Expression profiling by array”,數據注釋平臺為GPL570。免疫治療前,LN 患者血樣10 例(GSM1869396,GSM1869399,GSM1869402,GSM1869405,GSM1869408,GSM1869411,GSM1869414,GSM1869417,GSM1869420,GSM1869423);免疫治療后3 個月LN 患者血樣10 例(GSM1869397,GSM1869400,GSM1869403,GSM1869406,GSM1869409,GSM1869412,GSM1869415,GSM1869418,GSM 1869421,GSM1869424);免疫治療后6 個月LN 患者血樣10 例(GSM1869398,GSM1869401,GSM1869404,GSM1869407,GSM1869410,GSM1869413,GSM 1869416,GSM1869419,GSM1869422,GSM1869425)。
1.2 基因表達差異分析 從GEO 數據庫下載GSE72747 芯片的“Series Matrix File(s)”和數據注釋平臺GPL570 的文件,將探針信息轉變成基因名稱,用基因表達矩陣提取CD38 表達數據。利用R語言引用“limma”數據包,分析LN 未治療組和治療組的表達差異并進行可視化。利用“strawberry-perl-5.32.0.1” 處理同一病人未治療和已治療的配對信息,運用R 語言生成配對差異圖。
1.3 相關性分析 治療時間分為未治療、免疫抑制治療3 個月和6 個月;患者性別分為男性和女性。文件整理成:第1 列為樣品ID,第2 列為時間或性別,第3 列為CD38 基因表達量。采用Kruskal 檢驗分析CD38 與治療時間的相關性,采用Wilcox 檢驗分析CD38 與患者性別的相關性。運用R 語言將差異進行可視化。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3.0 軟件對臨床數據進行Pearson 相關分析,篩選與CD38 相關性顯著的臨床數據。臨床數據包括:SLEDAI 評分、ds DNA 抗體、腎小球濾過率等。對相關性顯著的臨床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包括ds DNA 抗體、腎小球濾過率和CD38;因變量為SLEDAI 評分(連續數值型變量)。
1.5 CD38 基因GSEA 富集分析 采用GSEA 4.1.0軟件對CD38 進行富集分析,根據GSE72747 中CD38 表達的平均值將CD38 表達分為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關鍵參數設置:置換次數為1000;基因集數據庫為c2.cp.kegg.v7.2.symbols.gmt[Curated];P < 0.05 為顯著富集基因集。
2.1 CD38 在LN 患者血液中表達差異分析 LN 患者經過免疫治療后,血液中CD38 的表達量顯著降低(P< 0.05);免疫治療前后配對分析顯示,相對于免疫治療前,免疫治療后血液中CD38 的表達量出現顯著性下調(P< 0.05)。見圖1。

圖1 CD38 在LN 患者血液中表達差異分析
2.2 CD38 與治療時間和患者性別的相關性分析隨著免疫治療時間的延長,LN 患者血液中CD38 的表達量顯著下調(P< 0.05);不同性別的LN 患者,血液中CD38 的表達量無顯著性差異(P= 0.554)。見圖2。

圖2 CD38 與治療時間和患者性別的相關性分析
2.3 臨床病理特征的Pearson 相關性分析 CD38的表達量與ds DNA 抗體和SLEDAI 評分相關性顯著(P< 0.05),CD38 的表達量與腎小球濾過率弱相關(相關系數r > 0.3)。見表1。

表1 臨床病理特征的Pearson 相關性分析(n=30)
2.4 臨床病理特征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該模型通過F 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D-W值為1.596,接近2,表明該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性。方差膨脹系數(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小于5,說明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CD38 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P < 0.05),ds DNA 抗體與SLEDAI評分相關性不顯著(P = 0.74),腎小球濾過率與SLEDAI 評分相關性不顯著(P = 0.322)。見表2。

表2 臨床病理特征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5 CD38 基因GSEA 富集分析 對LN 患者免疫治療后CD38 表達量下調的可能機制進行初步分析。CD38 低表達樣本主要富集在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K)信號通路、Wnt 信號通路、JAK-STAT 信號通路、脂肪細胞因子信號通路、多糖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謝。見表3。

表3 CD38 基因GSEA 信號通路富集分析結果
本研究分析了CD38 在LN 患者血液中的表達差異,結果顯示LN 患者免疫治療后,血液中CD38的表達量呈現顯著性下調,提示CD38 的表達量與人LN 密切相關,CD38 參與了人LN 的發病機制。一般認為人LN 的發生與免疫復合物(immune complex,IC)有關,因為幾乎所有SLE 患者腎臟都發現了IC 沉積物〔12〕。然而,沉積IC 不足以驅動人LN 的發展,還涉及其他病理因素〔13〕。LN 患者腎臟的組織病理學數據表明,腎臟內發生的炎癥是免疫失調的縮影,實質細胞和白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了腎臟損害的程度〔14〕。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在先天免疫反應中起關鍵作用,并且它們還調節適應性免疫反應〔15〕。巨噬細胞、B 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T 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腎組織,可導致腎臟的損失〔14〕。CD38 對中性粒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的遷移很重要〔3-4,16〕。B 淋巴細胞是人LN 有希望的治療靶標,因為它們是發病機制的關鍵〔17〕。B 淋巴細胞的致病作用不僅限于自身抗體的產生,還擴展到抗原呈遞,T 淋巴細胞活化,樹突狀細胞成熟的調節以及細胞因子的分泌。隨著B 淋巴細胞的發育成熟,CD38 的表達量逐漸增加。CD38 刺激B 淋巴細胞的成熟需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Src 家族激酶(Src family kinase,SFK)和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參與〔18〕。CD38 依賴PI3K、BTK 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NF-κB)〔19〕,從而促進B 淋巴細胞向漿細胞分化,漿細胞能分泌形成IC 的自身抗體。以上證據表明,CD38 促進SLE 轉化為LN 或加重其癥狀。
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血液中CD38 的表達量逐漸降低,與LN 患者癥狀減輕一致。因此,CD38 的表達量可衡量人LN 免疫治療的效果。研究表明,ds DNA 抗體除了形成IC 外,還可以上調腎細胞中與炎癥和纖維化有關的基因,導致腎臟的炎癥和纖維化,從而促進人LN 的發病或加重其臨床癥狀〔20-21〕。SLEDAI 評分是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對狼瘡疾病活動進行評估的有效模型,代表了狼瘡研究領域專家組的共識〔22〕。表2 結果顯示CD38 的表達量顯著影響SLEDAI 評分。因此,CD38 可作為LN 患者早期診斷或癥狀輕重的生物標志物。
免疫系統自我耐受性喪失,自身反應性T 淋巴細胞和B 淋巴細胞被異常激活,大量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這些細胞因子對組織損傷和局部炎癥起引發或放大作用〔23〕。研究表明,MARK 信號通路、Wnt信號通路和JAK-STAT 信號通路參與人LN 發病的分子機制〔24〕。表3 結果表明,CD38 可調節MARK信號通路、Wnt 信號通路和JAK-STAT 信號通路,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生成,從而特異性地預防腎損失。
綜上所述,本研究運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LN 患者免疫治療前后血液中CD38 表達量的差異。Pearson 相關性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明CD38可作為人LN 早期診斷或治療的生物標志物。GSEA富集分析結果顯示CD38 通過MARK 信號通路、Wnt 信號通路和JAK-STAT 信號通路參與人LN 的發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