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盟,廖 瑩,張國美,劉蜻蜻*
(1.大理大學臨床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云南大理 671000)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是經胸超聲心動圖(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的必要補充,TEE 探頭通過食道貼近心臟后方,可顯示因深度及角度所致TTE檢查的盲區,避免胸壁及肺氣干擾,提高診斷的敏感性與可靠性,具有定性、定量、定時的基本功能,也可使用高頻探頭提高分辨率,獲得更加清晰的檢查圖像,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常用于常規經胸檢查成像困難或顯示不滿意、診斷難以明確的心臟或大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各類心血管畸形、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主動脈疾病、心臟占位性病變、冠狀動脈疾病,也應用于人工瓣膜功能評價及肺靜脈血流的觀察與檢測。由于TEE 檢查的絕對禁忌證較少,適用于大部分臨床患者。
1.1 研究對象 將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于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及確診住院接受TEE檢查患者納入研究,共208 例,多因胸悶、心悸、頭暈頭痛、氣促乏力、腦梗死相應癥狀(如步態不穩、言語不清等)及心胸腦相關癥狀就診,其中,男性91例,女性117 例,年齡13~79 歲,精神狀態佳,意識正常,可配合檢查,患者均未存在嚴重心律失常、嚴重心力衰竭、持續高熱不退、急性心肌梗死、食管靜脈曲張、近期食道及胃部手術史、活動性上消化道出血、氣管食管瘺、咽部及食道梗阻、食管憩室或食管癌、劇烈胸痛、胸悶、咳嗽無法緩解、內臟穿孔及頸椎不穩定等疾病或癥狀。本次檢查的方法及目的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使用儀器 選用飛利浦EPIQ7C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食道超聲三維探頭X7-2t,頻率為2~7 MHz。
1.3 方法 所有受檢者先進行常規TTE 檢查,檢測心臟解剖結構、運動情況及心功能。再進行TEE檢查,檢查前含服鹽酸丁卡因膠漿5 min,進行口咽部局部麻醉,患者取左側臥位,放置撐口器,緩慢插入探頭,通過調整探頭深度及角度獲取相應切面數據,通常選取主動脈根部短軸切面、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二房心切面、左心耳切面、主動脈根部長軸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與上腔靜脈長軸等切面,探查不同深度、角度心臟結構與血流信息。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檢查診斷結果的檢出率及對房間隔病變診斷的差異性。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樣本檢出率,采用t 檢驗對比檢查的差異性,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方法對心臟疾病的檢出情況比較 TEE對患者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卵圓孔未閉(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房間隔膨出瘤、心內血栓、動脈導管未閉(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瓣膜病變、室間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及左心房黏液瘤的檢出率為73.56%,高于TTE(5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703,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對心臟疾病檢出情況比較[n(%)]
2.2 兩種方法對房間隔病變檢查結果差異的比較對經兩種方法檢出ASD 或PFO 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比較發現,47 例患者兩種檢查結果相同,38 例患者兩種檢查結果出現差異,對兩種檢查結果差異進行t 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41,P=0.00<0.05),均值差值為0.447,差分95%CI 為0.34~0.55。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多由心臟特殊解剖結構、急慢性疾病遷延發展等因素引起,受到遺傳因素、胎兒期宮內感染、心臟毒性藥物及環境等因素影響〔1〕。有研究〔2〕指出,隨著胎兒篩查及育齡人群對產檢越來越重視,嬰幼兒先天性心血管病的發病率逐年下降,醫療的進步使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可存活至成年。因此,對存在相應臨床癥狀、體征的心臟病患者進行定期心臟超聲檢查,從結構及血流層面了解患者心臟生理情況,長期系統性評估患者心功能,對ACHD 患者有著積極的作用。
目前,超聲心動圖是檢查心臟疾病最普遍的方法,可以對心臟的結構、形態、血流動力學狀態和心功能做出合理評價〔3〕,而TTE 檢查易受到胸部聲學窗口的限制,受到胸廓及肺部干擾,無法顯示或錯誤顯示某些心臟結構,從而影響診斷和鑒別〔4〕。TEE 為成人心臟疾病的診斷帶來了新的思路,使心臟疾病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明顯增高〔5-6〕。在本研究中,對208 例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比較發現,TEE 與TTE 對不同心臟疾病的診斷具有較大差異,TEE 避開干擾因素后減少了偽像的形成,特別針對ASD、PFO 的確診,結果顯示,TEE 在對房間隔病變檢出中的敏感性及準確性明顯高于TTE,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EE 的優勢是從心臟后方近距離探測房間隔,多軸向切面的變換角度,不再將選擇局限于固定切面,使聲束垂直于房間隔,避免回聲失落現象,可明確房間隔缺損的診斷,區別房內溝通是因為ASD 或PFO。一方面,TEE 通過近距離觀察心臟結構和活動,對心內膜墊缺損的分型有準確的觀測,可以更好地觀察瓣膜病變和對ASD 進行分型,更適合應用于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術前指導及術后隨訪〔7-8〕;另一方面,在隱源性腦卒中的形成中心源性腦卒中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心臟血栓的形成與左房及左心耳血流狀態相關,左心耳是一個狹窄的盲端結構,ASD 的存在使左房血流紊亂、速度減慢,易于左心耳處形成血栓,在臨床上行經導管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時,當導絲從右房經缺損口至左房時易觸碰血栓致其脫落,從而引起動脈栓塞的發生,所以在行修補術前應進行TEE 檢查,排除心房內血栓可能;且3D-TEE 可提供獨特的三維視角觀察左心耳,直接測量左心耳開口面積及深度參數〔9〕;而房顫的發生易導致心內血栓的脫落,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也應注意左心耳血栓的形成,早期診斷以避免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因此,TEE 對于房顫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0-11〕。TEE 對心臟疾病的檢出率及對房間隔病變檢查的準確率均高于TTE,但因TEE 需要通過探頭插入食道操作,所以進行TEE 檢查有較多的相對禁忌證,檢查前應對患者進行嚴格篩選。雖然進行TEE 檢查的創傷小,但患者可能對食管侵入性操作具有抵觸及不耐受。TEE 可進退、旋轉、屈伸進行聲束的0°~180°多平面掃查,但對心臟的整體性觀察不足〔12〕。而TTE 探頭用于患者體表,可任意調整掃查部位和角度,觀察窗口更為廣泛、全面,禁忌證相對較少,因此在臨床診斷中應將兩種方法結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