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萬 王敏 賈樂
編者按: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當前我國鄉村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農民思想觀念仍處于深刻變化之中,農民教育培訓面臨不少新形勢、新挑戰,面臨著一些難點堵點問題。一年來,各地農廣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研究總結農民教育培訓的規律,進一步探索符合國情農情和時代特點的農民教育培訓方法;宣傳推廣一批好經驗好模式,以此示范引領農民教育培訓能力和水平持續提高。本期刊發一組文章,有地方的經驗做法、成績與不足,有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與建議,以饗讀者。
小崗村因“一聲驚雷”而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經過43年的改革實踐,實現了從“大包干”到新農村、鄉村振興的歷史跨越,孕育了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再度領跑農村改革發展,今年小崗村黨委被評為建黨百年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10月9—15日,筆者赴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安徽小崗培訓中心,參加2021年中央組織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培訓班開班式并跟班,深入小崗村調研,就弘揚小崗精神、加快鄉村振興進行了思考。
一、全面把握“小崗精神”的成因內涵
“大包干精神”。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生死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從此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這18位帶頭人的紅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1982年,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農村工作一號文件出臺,毫不含糊地為包產(包干)到戶正名。之后,中共中央連續5年發出關于農村改革的一號文件,促使我國農村在短時間內發生了深刻而影響深遠的變化。到1984年底,全國569萬個生產隊中99%以上都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擁有量達到800斤,寫下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任總書記先后親臨小崗村視察。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考察時給予高度評價:“小崗村是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第一個為“大包干”帶頭人代表嚴俊昌頒發“改革先鋒”獎章。小崗村的名字永遠留在了中國改革開放史的豐碑上,也孕育出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其內涵是敢闖敢試、勇于創新,風險共擔、誠實守信。實踐表明,“大包干”的探索和推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作風,體現了敢于探索、敢于扛責的精神。
“沈浩精神”。身負光環的小崗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并沒有一直站在潮頭,隨著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大包干”這種以農戶為單位的分散經營體制,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老先進”遇到了“新問題”,可謂“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未過富裕坎”。為此,安徽省委把選派優秀干部擔任村第一書記,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撬點”。2004年2月,安徽省財政廳沈浩同志被選派到小崗村擔任第一書記,小崗村的群眾兩次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集體摁手印要求他留任,2009年11月6日,他因長期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他堅持銳意改革,團結帶領干部群眾干事創業、開拓進取,推動千家萬戶小生產對接千變萬化大市場,使小崗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小崗村民人均收入達到6600元,高出當時全省人均水平的39%,是他初到小崗村時的3倍。他以一心為民、扎根基層的奉獻精神,贏得了小崗村民的衷心愛戴。沈浩精神內涵豐富,對黨忠誠、一心為民是精髓,扎根基層、無私奉獻是靈魂,改革創新、勇于開拓是核心,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是本質。為弘揚沈浩崇高精神,沈浩被中央有關部門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繼“大包干精神”之后,在小崗這片熱土上,“沈浩精神”續寫出新的篇章,激勵著小崗人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小崗精神”。進入新時代,小崗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高擎敢為人先的改革大旗,大力弘揚“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深化改革再加速,轉型發展闖新路。2012年,小崗村成立“村企一體”的小崗創發公司,實現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2015年7月8日,安徽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證”在小崗村頒發,村民領到了“紅證書”、吃上了“定心丸”。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考察時,提出了小崗村要“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的殷切期望。沈浩在小崗村辛勤工作的6年,也是李錦柱把“沈浩精神”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6年。2018年1月起,李錦柱擔任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重要講話精神,傳承“沈浩精神”,把小崗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小崗村改革再突破、振興再出發。2020年全村總產值達10.6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160萬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600元,其中村集體經濟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6年增長70.6%和70.7%。2021年4月25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參觀當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的現場時指出,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是一面改革旗幟,要在不同時期農村改革中走在前面、留下“印跡”。
二、小崗精神激勵深化改革創新發展
五年來,小崗村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堅定不移”要求,大力弘揚小崗精神,激發小崗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推動農村改革闖出新路子、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鄉村治理取得新成效??梢哉f,小崗村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小崗人過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小崗村先后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小崗產業園獲批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聚焦深化農村改革,打造農村改革標志標桿。小崗村圍繞正確處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這條主線,高擎敢為人先的改革大旗,積極探索農村改革新路徑。深化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鞏固所有權,完成21320畝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頒證;穩定承包權,全面完成1.36萬畝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放活經營權,已流轉土地10300畝,占全村可耕土地面積的71%。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018年11月16日,全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第一證”在小崗村頒發,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連續4年分別為每名村民分紅350元、520元、580元、600元,成功實現從“人人持股”到“人人分紅”。持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為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設立小崗村風險補償基金,村集體為農戶的誠信背書,發放“興農貸”400萬元;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累計發放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1160萬元。2021年5月25日,安徽首家鄉村振興銀行落戶小崗,為780戶小崗農戶授信4800萬元,對6戶小微企業授信2.34億元;9月17日,全國首個村級鄉村振興基金落戶小崗,首期10億元,投向引領安徽鄉村產業供應鏈、產業鏈企業和新科技、新渠道、新品牌、新場景推廣應用。探索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養殖大戶殷玉榮以“入股合作社、抱團促增收”模式,發起成立小崗村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小殷村民組43戶村民以戶為單位,以850畝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統一生產經營管理,入股農戶可獲得“三金一補”收益,2020年合作社股民收入最高的達3.1萬元。
聚焦加快農村發展,形成三產融合發展格局。小崗村堅守“農”字本色,延伸“農”的內涵,以三產融合牽引產業轉型,一個以特色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旅游業為重點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做優一產強基礎。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2020年投資3000萬元完成田園綜合體高標準農田改造治理項目,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31萬畝,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農機化綜合水平高于全省10.8個百分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發展“三品一標準”農產品,先后扶持培育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1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小崗村已形成企業反哺種植、種植促進生產、生產帶動銷售、銷售提升品質的良性發展閉環。做大三產創品牌。以紅色小崗為牽引,推動創建5A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教育培訓經濟。先后舉辦“小崗村葡萄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文化旅游主題活動50余場次,5年吸引來村游客達40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6億元。開展“探尋紅色小崗、致敬改革先鋒”“今天我是小崗人”等系列主題研學實踐活動,接待18批次近萬人次;安徽小崗干部學院承辦培訓班150期、接待學員6萬多人次;小崗村培訓中心承接中央組織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和各類社會培訓項目,累計培訓學員6萬多人次?!靶彺濉币呀洺蔀闊o人不曉的金字招牌,“小崗村”系列商標品牌價值正在充分釋放。
聚焦維護和諧穩定,提升小崗村民幸福指數。小崗村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優先方向,不僅讓環境美,更讓群眾心里美,著力提升村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改善條件更宜居。全村4261位村民中99%的已到小區集中居住,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齊全,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實施“美麗庭院”改造提升行動,打造一戶一品、一戶一景、一戶一韻的美麗庭院,實現村莊亮化綠化美化。村集體為全體村民辦理新農合、養老保險、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每位村民每年獲益500多元??茖W治理更宜民。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打造村級的“雪亮工程”,依托綜治信息系統、綜治視聯網和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組建群防群治隊伍7支,做到“白天見巡邏隊,晚上見警燈”。成立小崗村義務調解委員會,參與化解矛盾糾紛,做到群眾有事“動動嘴”、干部主動“跑跑腿”,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村零上訪”的鄉村治理新局面。文明鄉風更宜人。成立小崗村“美德銀行”和移風易俗理事會,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杜絕大操大辦”,先后為126戶積分家庭兌換生活用品,減辦各類紅白喜事75場,降低人情支出200多萬元,引導村風民風家風向善向好向美。組建505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服務隊,組織開展環境衛生創建志愿者服務活動60余次。組建廣場舞隊、花鼓隊等群眾演出隊6支,持續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美德少年”“文明新風戶”評選表彰,豐富村民文娛活動和精神生活。
聚焦夯實黨建基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小崗村堅持以黨建引領改革發展,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強黨委班子。通過“內部選”“外部引”“上級派”等方式,選優配強村黨委班子,不斷優化年齡、學歷結構,增強戰斗力凝聚力。建立省指導、市主導、縣鄉統籌、村抓落實、第一書記負總責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團委、婦代會、民兵連等群團組織作用,引導群團組織廣泛參與村級事務。成立小崗村博士站,充分發揮招賢納士平臺、重大決策顧問、基層治理助手、鄉村振興參謀和對外宣傳窗口作用。規范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小崗村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實施方案》等制度方案,形成權責明確、各盡其職、各司其職的工作制度;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和村級事務民主監督等各項制度,切實把村黨委建設成堅強戰斗堡壘,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三農”工作隊伍。密切聯系群眾。黨員干部堅持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把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試金石”,緊盯最困難的群眾、最弱勢的群體、最突出的問題,著力解決村民群眾的民生問題,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傳遞給每個人,用擔當作為換取思想認同,凝聚共同奮斗合力。推進鄉村振興?!笆奈濉睍r期,小崗村黨委全力實施《小崗村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持續弘揚“小崗精神”,聚焦深化農村改革,一手抓富民產業發展,一手抓鄉村有效治理,全力推進小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數字鄉村建設、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文旅教融合特色旅游打造等,奮力創建創新小崗、美麗小崗、實力小崗、幸福小崗,書寫小崗村高質量鄉村振興新篇章。
三、弘揚小崗精神加快鄉村振興的啟示
在新征程新階段,小崗村堅持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奮力打造創新小崗、美麗小崗、實力小崗、幸福小崗,爭當高質量鄉村振興排頭兵的做法經驗,給我們以下啟示。
改革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動力。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高地,“小崗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沈浩作為小崗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銳意改革,敢于沖破歷史束縛,集中土地成立產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使小崗村成功邁過“富??病?。李錦柱作為小崗村第一書記,深化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盤活土地人力資源,增加村民收入;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人人入股、人人分紅”;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設立風險補償基金、鄉村振興銀行和鄉村振興基金,破解鄉村振興融資難題,使小崗村順利走進“小康門”。可以說,改革創新已經成為小崗村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推動小崗人創造新的歷史。我們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用好農村改革這一法寶,不斷創新思路理念,創新政策舉措,創新機制模式,圍繞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深化新階段農村改革,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落地見效,發展壯大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將小農戶導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三產融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小崗村聚焦加快農村發展,緊緊扭住一二三產業融合這個“牛鼻子”,抓住關鍵環節、核心問題、集中發力,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成功實現三產業融合發展。新階段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著力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做優做綠第一產業、做實做強第二產業、做精做活第三產業,推動產業技術融合、功能融合、價值融合,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餐飲民俗、文化傳承、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等產業的嫁接融合,積極創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方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小農戶融入產業融合鏈條,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鄉村產業振興。
人才培養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小崗村通過合作辦學,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制定人才支撐政策等方式,推動人才振興。與安徽科技學院合作辦學,充分發揮高校人才技術優勢,圍繞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檔次,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目標,為小崗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設立小崗村博士站,圍繞改革發展需要,在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開展科研和服務活動,為小崗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出臺政策幫扶創業就業,支持本地有志青年自主創業或投身小崗村集體產業中去大顯身手,吸引人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使小崗鄉村振興有了強大的人才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我們要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支持辦好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作用,加強培訓基地和田間學校建設,著力打造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和培育知農愛農實用人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富裕富足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目的。小崗村把讓村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追求目標,打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打造宜居宜業環境、強化文明鄉風建設組合拳,加快農民富裕富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唐仁健部長講過,農民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集體經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依托農業農村獨特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壯大富民興村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更多參與產業發展、分享增值收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鄉村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規劃先行、依規建設,加強農村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分級分層解決不同問題。
基層組織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保障。安徽省將派駐小崗村第一書記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撬點”,實踐證明,沈浩擔任小崗村第一書記,有力提升了基層組織帶動力和影響力?,F任小崗村第一書記李錦柱,還擔任鳳陽縣委常委,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創新組織建設、優化組織結構、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健全規章制度和工作機制,用擔當凝聚發展合力,用辛苦指數換取幸福指數,創造性開展工作,呈現出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持續優化、面貌深刻變化、黨建切實強化的喜人局面,彰顯了村黨委的堅強的引領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彼谛彺逯鞒终匍_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落實黨的政策、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蔽覀円獔猿治寮墪涀ムl村振興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加快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持續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
(作者單位:中央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