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中央農廣校與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兵團農廣校組成調研組赴新疆、新疆兵團調研,實地走訪了新疆伊犁州霍城縣、特克斯縣和新疆兵團第8師、第7師128團、129團農廣校農民田間學校、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全面了解西北片區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鄉村人才振興部署要求、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經驗做法。
一是爭取黨委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門支持,加強廣校體系建設。寧夏農廣校將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中央校聯合辦學領導小組會議唐仁健部長講話要求向自治區領導作專題匯報,將農民培訓體系建設列為年度重點工作。陜西農廣校積極爭取行政主管部門支持,每年投資1000萬元實施全省農廣校條件能力建設項目。
二是圍繞主導產業培育高素質農民,以人才振興推動產業振興。青海農廣校結合農牧民培訓實際和產業需求,集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和素質能力提升為一體開展高素質農牧民培訓工作。新疆特克斯縣農廣校依托當地主導產業,重點圍繞畜牧養殖、蜜蜂養殖、鄉村旅游開展培訓。
三是多措并舉,促進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調查研究,提高科學施教水平。青海農廣校在37個縣發放1.5萬份問卷開展調查,了解掌握農牧民培訓意愿和培訓機構狀況。新疆伊犁州農廣校借助每個村的訪民情工作隊,開展培訓需求調研。二是線上線下結合,提升培訓質量效果。甘肅農廣校開發“甘農云”App,對全省農民培訓實行分級管理、分類培訓、線上交流、成果展示等,為基層校線上培訓提供了平臺和資源。新疆兵團農廣校疫情期間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無縫隙滿足農工學習需求,做到教學工作管理不松、標準不降、質量不軟。三是強化田間學校及實訓基地建設,提升基層培訓能力。陜西農廣校著力抓好實訓基地建、管、用三個環節,現有實訓基地1179個。寧夏農廣校制定田間學校建設運行規范,統一編號、掛牌、管理,累計建設田間學校182所。
四是加強辦學隊伍建設,為廣校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陜西農廣校每年開展體系教師教學技能比武。新疆農廣校每年培訓校長、師資100人,開闊辦學人員視野思路,探討提高教育培訓質量的措施和辦法。新疆兵團農廣校組織開展“上講臺、下田間、促教學、成名師”活動,評選農廣系統優秀教師,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新疆兵團七師農廣校每年堅持開展賽課評課,不斷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調研發現,當前西北片區農廣校在體系建設、推進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方面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體系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廣校體系培訓主體地位受到沖擊,教育培訓基礎條件薄弱,師資隊伍專業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雙師型”師資數量少;培訓基地條件落后。現有教材以傳統文字教材為主,多媒體教材、精品教材課件嚴重缺乏。調研組建議:
一是用好政策窗口期,抓緊爭取黨委政府支持。農民教育培訓事業要發展,須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2020年底,中央農廣校聯合辦學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李克強總理作出專門批示,唐仁健部長到會講話。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各級農廣校搶抓機遇,及時將相關精神和部署要求向行政主管部門及各級黨委政府作專題匯報,爭取得到更多支持。
二是上下齊努力,加強農廣校體系辦學條件建設。辦學條件薄弱一直困擾著基層農廣校。建議各級農廣校從軟件、硬件、職能三個方面發力加強條件建設。軟件方面,加強校長、師資培訓,開展講課大賽、表彰獎勵等活動,定期組織基層校長、教師到中央農廣校交流互動,增強體系榮譽感與歸屬感。硬件方面,各級農廣校要多渠道多方位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加強宣傳,提升社會認可度,破除等靠思想;建好用好田間學校,作為辦學條件有益補充。職能方面,緊密結合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開展農民教育培訓,讓農廣校業務工作成為當地三農工作的有力支撐。
三是堅持辦學特色,再創廣校事業新輝煌。中央農廣校有三大辦學特色。聯合辦學,中央農廣校是多部門聯合辦學,現由17家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聯合辦學領導小組。體系辦學,農廣校是四級建制五級體系,辦學鏈條延伸到村。全媒體辦學,中央農廣校具備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通信等全媒體手段。建議省級農廣校參照中央農廣校成立聯合辦學領導小組、聯席會議或建立相應工作機制。中央、省級農廣校加強對基層校指導;同時,各級農廣校要主動向行政主管部門匯報2016年、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力爭保機構、強職能。各級農廣校要用好中央農廣校媒體教學資源、線上培訓手段,有條件的地方加強媒體資源的建設、共享。
(調研組成員:汪學軍 張廣卿 陳永民 王靜 呂青青 ?姚景瀚 王成 張保軍 魏學慶 沈忠其 雷鈞 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