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寧靜籠罩著草原。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楊各鄉,有一個酷似漏斗、高山環繞的美麗山谷,它的名字叫上甲斗村。那里有雄奇壯美的雪山、峽谷、湖泊、草甸……美得恍如仙境一般,卻因為高寒和道路險峻而交通閉塞,曾是一處深度貧困的村莊。
而今,當我踏上康巴大地,驚喜地發現,它已經告別貧瘠與蒼涼,以美好、清朗、安寧、祥和、富足的樣貌呈現眼前。
千百年來,世人尋找的“香巴拉”不就是這樣嗎?
我閉上眼睛,聽見風的聲音、流水的聲音、花開的聲音,牦??惺汕嗖莸穆曇?,還有偶爾頭頂飛過的鳥聲,遠處牧人的歌唱,甚至,我聽見了晴天的聲音。莊子所說的天地人三籟,我都聽見了。
“我來上甲斗村的第一天,也和你一樣?!痹骺粗姨兆淼纳袂檎f,“一個人慢慢地走在原野上,在藍天白云下,面對群山巍峨、芳草遍地的河谷感嘆,上甲斗村真是太美了。”
扎西是調派到楊各鄉的扶貧藏族干部,上甲斗村的村主任,一個俊美的康巴漢子。他深沉的目光注視著遠處,沉浸在回憶里,“初來乍到,我不知道該怎么干,但看到上甲斗那么美,胸襟一下變得寬廣,所有的焦慮和煩惱都放空了!”
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會發出如此驚嘆。抬頭望見高遠純凈的天空,極目遼闊無邊的大地,我們的心還有什么溝壑塊壘不能包容?還有什么煩惱痛苦、物欲名利不能放下?還有什么重負不能承擔?
“雖然風光很美,但上甲斗是藏區深度貧困區,村民的生活條件非常差,房子簡陋破舊,交通、通信閉塞,出行困難?!?/p>
扎西眉色漸漸凝重,“這里海拔高,氣候惡劣,夏季多山洪,常引發洪災、泥石流,導致本身就很脆弱的民房受損,路基垮塌,道路中斷,影響村民出行和財產安全?!?/p>
“冬天呢?”
“冬季很長,整個村莊冰雪覆蓋,無法生長農作物。牦牛只能靠儲存的草料過冬。有的牲畜沒吃的,就凍死餓死了。農牧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政策補貼?!?/p>
從扎西的介紹里,我體會到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的貧困和滄桑。無限風光的背后,是艱難的險境、生活的不易。
“我到上甲斗就任后,看到村民的生活很苦,當時我就在心里發誓,我要讓這里更美,讓我們的老百姓過得富裕、安寧、幸福?!彼难劬﹂W爍著光芒。
扎西的話,讓我心生感動。我感受到他已經與這里融為一體,從心里熱愛著高原的山川萬靈和土地上的人民。
“三年脫貧攻堅,終于實現了。”他欣慰地說,眼睛濕了。
是的,扎西的心愿實現了。
短短三年,古老的村莊發生滄桑巨變,徹底告別貧困,變成了美麗富足的香巴拉。這片高原熱土,留下了扎西和所有扶貧干部一起奮斗的足跡。
忽然,一陣高亢、悠揚的歌傳聲來,如天籟飄向原野。一位高大彪悍的康巴漢子迎著陽光,騎馬揚鞭而來,經過我們的時候,忽然立馬駐足,回頭沖我們微笑。
我打量著他。這位康巴漢子身材偉岸,皮膚黝黑,雕刻一般的五官非常俊美,一雙微微深陷的大眼睛像海子般清澈,臉上的笑容又是那么純真、質樸,讓人想到高原的陽光。
康巴漢子以神勇彪悍、豪放俊美而著名。這片英雄的格薩爾王馳騁過的草原,以它雄闊的高山、廣袤的大地,孕育江河,生長草木,滋養在此繁衍生息的藏民族。無論他們的先祖是“古羌”還是“土著”,他們都驕傲地把自己視為格薩爾王的后代,英雄的子孫。祖輩抑惡揚善的英雄精神,艱難的自然環境,磨煉了康巴人堅毅和樂觀的性格。
“哦也!”扎西豎起拇指,大聲地與男子打招呼。
牧民也用“哦也”歡快地回應,同樣豎起拇指。
“索朗,生活還有什么困難嗎?”他關心地問。
“哦也!哦也!”
索朗嘿嘿地笑著,黝黑的臉上掛著感激的笑容,看得出他對生活的現狀很滿足。
“哦也是什么意思?”望著索朗策馬而去的背影,我好奇地問扎西。
“藏語,你好或者好的意思。”
“索朗家曾是當地的貧困戶,現在已經脫貧了?!痹髦附o我看,遠遠那座山坡上琉璃瓦頂的四方藏式民居,升起了乳白色的炊煙,便是索朗家的新居。
“國家的扶貧資金幫助他家蓋起了新房。索朗又養了幾十頭牛,一年有五六萬元收入,日子好過了?!?/p>
難怪索朗笑得那么開心。我想。
“這兒的農牧民全部住上了新建的碉房,用上了電燈?!?/p>
散步的途中,遇見手持經筒轉山的藏族男男女女,他們便會合十胸前,沖我們友善地微笑鞠躬。
在這里,我發現最容易得到的是微笑。無論是坐在屋檐下的老人,還是奔跑在草地上的孩子,或是在田野里忙著收割青稞的男人和女人,甚至行走路上的紅衣僧人,都會對我們友好地微笑。
“這里的人都很熱情、質樸,對陌生人很友好?!?/p>
“扎西,脫貧任務完成后,你會回到縣城嗎?”我問。
“聽組織的安排吧。”他停頓了一下,“其實,我真舍不得離開。這里也是我的第二故鄉,從老人到孩子,我都跟他們很親,真想還能繼續留在上甲斗,幫助村民過上小康生活?!?/p>
我看到扎西眼中泛著淚光。
詩人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充滿感情地吟唱:“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蔽夷芾斫庠鲗@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正因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才毫無保留地付出一切。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草原民族,從此不再過著逐草而居、四處漂泊的游牧生活。因為有扎西這樣的扎根于藏區的基層干部群體,肩負著這個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
天蒼蒼,野茫茫,對于村民來說,比高遠和遼闊更有意義的,是安寧富足的生活。
曹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西北大學中國散文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網宣智庫成員。著有《梔子花開》《赴一場人神之戀的愛情》等小說、散文集、長篇傳記文學數十部,獲冰心散文獎、絲路散文獎等。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