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在田
摘要:歷史學習中的高階思維主要包括歷史思辨,歷史分析,歷史評價和歷史創新。在歷史教學中利用探究性問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歷史高階思維。
關鍵詞:探究性問題;高階思維;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重中之重。而思維能力的提升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即由低價思維向高階思維發展。低價思維的特征是以記憶,解釋性理解和直接性應用為主,而歷史學習中的高階思維主要包括歷史思辨,借助于歷史時空的分析,以史論史的歷史評價和以史鑒今的創新。那么,在教學實際中如何將低階思維推向高階思維呢?當然路徑很多,但我認為最現實的,也最容易操作的就是增強歷史問題的探究價值,以探究性問題提升歷史高階思維。
一、變直白式問題為探究性問題
直白式問題是相對于探究性問題而言的,主要特征是以“是不是?”這樣的是非判斷為問題,或以“是什么?”這樣陳述式的方式來回答的問題。其共同特征是問題內容具有封閉性,對思維的要求不高,一般不需要認真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或者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話,照本宣科的回答就可以。顯然與直白式問題相適應的是低價思維。而探究性問題主要有:以歷史問題的綜合性辨析,運用所學歷史觀點根據史實對歷史事件和人物做出恰當評價,史料實證性研究等。其共同的特點是具有思維的開放性和思維的高階性,對學生思維層級的提升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除了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基本知識的學習或者為學生課前導學設置的一些導學性問題可以用直白式問題,而在對重點問題、關鍵問題設置探究性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需要適當減少直白式問題,而增加探究性問題,且要在增強探究性問題的思維力度,增加問題本身的探究價值,提升問題的思維層級。
如教學“明朝宦官專權”這一知識點,教師一般會設置如下“直白式”問題:明朝設立了什么宦官機構?這一機構有哪些職權?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無需多動腦筋,只需按照教材直接回答就可。此類問題從表面看也能引導學生思維,但實際上是一種沒有多少探究價值。同樣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能夠提供一段歷史材料,結合材料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探究價值的問題,如,有哪些史料能夠佐證宦官內閣得到了明朝皇帝的更多信任,甚至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設立宦官機構司禮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對鞏固皇權有什么利弊?這樣的問題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提升了學生思維的層級,有助于學生的思維想高階發展。
賦予探究性問題更多的思維方式
不是所有探究性問題都具有較高的探究價值,只有賦予更多的思維方式,才能成為具有更高探究價值的探究性問題。教材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高中歷史教學中,一般問題設計的前提是對教材文本解讀。一般情況下,學生很容易關注到外顯的教材文本中的知識符號,而內隱在其中的思維方法卻很難察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啟發者,那么在此教師給學生提供支持和引導的落點主要應該放在什么地方呢?顯然,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有了較大提供,教材中一般的外顯知識符號能夠在教師導學案的啟發下就可以解決,而學生不能自己解決的主要是內隱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設計探究性問題主要應該抓住內隱于教材的思維方式。歷史教材中的知識符號有了思維方法的賦予,才能發揮其方法論的作用,賦予思維方式的探究性問題才能起到助推思維提升的作用。
以《中外歷史綱要》(上)第83頁的《耕織圖·耙耨》為例,教材中顯性的知識符號是這幅圖的畫面,文字信息只是簡單地說這是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場景。學生似乎沒有什么疑難問題可問了。但從思維方式的角度度看就會發現,這幅圖隱藏豐富的思維方式。在此教師設計一個探究性問題:你能正確讀出“耙耨”這一農具的名稱嗎?從這一農具中折射清廷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那些治國理念?首先教師讓學生正確讀出“耙耨”,結果絕大多數學生讀錯了“耨”字。我們不是語文課在教識字,而是在利用一個教學契機。學生對連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對這一農業工具的認識了,從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把一件簡單的農具與清廷的治國理念聯系起來,更是賦予了歷史知識豐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從中學到了很多歷史學習的特有思維方法。
注入探究性問題更多的價值觀念
高中歷史學習不是簡單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也不僅是歷史思維的發展,更是價值觀念的轉變和提升。在立德樹人為歷史教學根本育人價值的導向下,高中歷史教學的育人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因而在歷史教學問題設計中人們也更多地重視了價值觀念的注入。歷史教學中的探究性問題一旦注入了價值觀念,那么原本指向知識層面的問題就立馬有了價值論的意義。
例如,在《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傳播》的教學,我們就可以多方面利用教材文本資源,設計注入價值觀念的探究性問題。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闡述有關《共產黨宣言》的內容,設置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對待自己思想的看法經歷了哪些的變化?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變化?這一問題顯然融入了辯證歷史觀,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偉人是崇拜,而且能夠以發展的觀點看待馬克思主義,有助于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不是封閉的理論,而是一種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總之,賦予思維方式,注入價值觀念的探究性歷史教學問題是最具教學和教育價值的問題。它既表達了對歷史知識的特定認知,還承載著歷史教學特有的思維方法,更蘊含著歷史教學特定的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王慧.高中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法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20(S1).
[2] 韓茸艷.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策略探微[J].考試與評價,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