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莉
摘要:“雙減”政策的提出為義務教育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基于“雙減”政策標準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更應注重閱讀教學的融合性與發展性,在實際教學中應強調整本書閱讀的高效率性、低負擔性,本文筆者將圍繞“雙減”政策標準下的整本書閱讀進,分別從“健全學校閱讀課程指導體系、嚴格遵循教育規律配備圖書、閱讀作業與評價的雙向推進”三點展開研究,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借鑒價值。
關鍵詞:“雙減”;整本書閱讀;高效率
“雙減”政策為義務教育階段明確了方向,基于雙減政策標準下筆者認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應由學校方面進行統籌管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實現課程教學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研究的第一要點是要健全學校閱讀課程的指導體系,只有科學而又高效的閱讀課程才能提高整本書閱讀的高效率和高質量性,而學生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則需要教師進一步管理;第二要點則是嚴格遵循教育規律配備圖書,基于“雙減”政策標準下整本書閱讀的重點內容是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第三點則是將閱讀作業與評價進行雙向推進,既要強調作業的全面減負,也要強調評價的精準且多元。
一、健全學校閱讀課程指導體系
基于“雙減”政策背景下健全學校閱讀課程指導體系要求教師注重閱讀課堂的管理,在實際教學中普遍存在閱讀課程僅流于形式,主要表現在課堂閱讀中單純的以文本教材為主,而涉及學生興趣及能力提升的閱讀課程越來越少,因此如何探究閱讀課程的相互融合性與發展性則是當前“整本書”閱讀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可采用健全學校閱讀課程指導體系作為最終的目標需求。
例如,筆者所建立的閱讀課程體系為“興趣閱讀”教學法,“興趣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圍繞學生閱讀興趣進行構建相應課程體系,在基于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我通常采用問卷調查、班級或小組形式的座談會、學生根據我的要求寫的自我課外閱讀介紹這三種方式進行。通常設計的問題有:你喜歡閱讀嗎?如果喜歡,你喜歡閱讀哪些書籍(哪一方面、哪個作家、哪個方向、哪種類型等)?并想想喜歡這些書籍的原因。如果不喜歡,談談你不喜歡閱讀的理由。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精準了解了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要點,針對學生愛讀和喜歡讀的需求進行了課程體系的融合,并將課堂聯系到了課外,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嚴格遵循教育規律配備圖書
閱讀教學并非一成不變的,也并非千變萬化的它是需要跟隨著學生實際成長需求來設定的,因此筆者認為基于“雙減”政策標準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本質需求,遵循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給予學生相應的讀物推薦,既強調學生能力的總體提高,也強調學生興趣的不斷發展,從而真正做到提質、減負、增效。
例如,以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為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中段應該還是要以提升認知為主,因為識字寫字是基礎,認知閱讀是關鍵,這是建立在第一課時疏通字詞后理解之上的。在實際的閱讀學習中我們應該先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閱讀,如四年級的語文教材,編者大多選擇語言淺顯的童話、韻文、小詩,以貼近學生口語化的閱讀材料為主,通過反復聽、示范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教學借助閱讀的力量。嚴格遵循教育規律推薦閱讀更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認知學生能力成長的需求與發展,如可通過閱讀測試來認知本班內所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反饋來有效整合閱讀教學,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閱讀效率與質量。另外,筆者認為也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的聯系起來,通過改寫與仿寫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誘發學生的寫作預防。
三、閱讀作業與評價的雙向推進
閱讀作業與評價作為“雙減”政策的兩個核心店,閱讀作業的推進是確保“雙減”政策落實的核心內容,而評價內容的落實則也是保障“雙減”政策落地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相應的教學手段來實現閱讀作業與評價的雙向推進,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能力和文學創作素養。
例如,閱讀作業以提高閱讀能力為出發點,注重閱讀策略學習的閱讀作業,每天孩子保證1個小時的閱讀,課內30分鐘閱讀、課外30分鐘,整本書閱讀同時要做好閱讀策略單,形式上要多種多樣。閱讀評價筆者結合學生需求設置了生生評價、組組評價以及總體評價環節,而評價標語則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設置,如四年級的考核標準之一為學會欣賞,初步學會選擇自己喜愛閱讀的書報,并做好摘錄讀書筆記與學習批注的方法,學寫歸納型的讀書筆記。
總之,基于“雙減”政策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既需要教師認知“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和核心內容,也需要教師進一步了解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更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只有將三者進行總體合一,學生的閱讀素養和能力才會全面提高,“雙減”政策的落實也會更為擲地有聲。
參考文獻:
[1]張瓊如.談整本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29):161-162.
[2]冷泠.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芻論[J].成才之路,2021(2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