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剛
摘? 要:蘇軾的詞風以曠達、灑脫、富含哲理著稱,但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卻以凄婉、哀傷的基調表達了自己對亡妻的懷念之情。本文詞人的人生際遇出發,結合詞的藝術特點對蘇軾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進行情感賞析。
關鍵詞:情感;思念;悲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寫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即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蘇軾因反對王安石獨斷專行,強行新法,自請外任,當時徙知密州不久,恰巧又逢上兇年,心情坎坷。這天夜里,詞人夢到已故十年的妻子王弗,勾起了詞人對亡妻的懷念。
妻子王弗和蘇東坡是同鄉,十六歲時嫁于東坡為妻,婚后的王弗是一位“婦職既修,母儀甚敦”的賢妻良母,“其敏而靜”,侍奉長輩“皆以謹肅聞名”。兩人恩愛情深,在生活上是伴侶,在學識上是知音??删驮谔K東坡事業剛剛起飛、英宗皇帝剛剛提拔他在使館任職時,妻子王弗因病逝世,這一年是英宗治平元年(1065年)當時王弗只有二十六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笔?,既表明時間之長,也表明時間之短。妻子王弗離去已經十年,這十年中妻子的音容笑貌在東坡的心中揮之不去,這十年中,蘇東坡仕途艱難,自從王安石上臺變法以來,東坡便與他相抵觸,期間蘇東坡幾經遷徙,這十年是那么的長久。但是相比之下,與妻子相伴的那十年,正是蘇東坡如魚得水,力爭上游的得意時期,那十年過的是那么快,生前死后的對比,表達出詞人無盡的哀痛。“不思量、自難忘”則一語道出心聲,“‘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忘’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可是人已離去,只剩下一座孤墳,還遠在千里之外?!扒Ю锕聣?,無處話凄涼”一句,則無意中說出了王弗在東坡生活中無以取代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千里之遙,那此時此刻的蘇東坡就在那座墳堆旁,向妻子的亡靈訴說衷腸,告訴她自己這十年來,事業上有多少苦惱,告訴她她的離去給他留下了多大的空白。一句“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流露出詞人綿綿不盡的悲傷情感。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币约僭O的語氣,感嘆自己十年的變化。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塵滿面,鬢如霜。”實際上是自己內心的灰暗、麻木。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在《黑海詩簡》中曾寫到:“如果你突然見到我,你是不會認得我的,歲月已把我摧殘得不成樣子了”。此時的蘇軾也是如此?!叭绻f‘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描寫的是不能相逢之痛,那‘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則描寫了相逢之痛?!?/p>
雖然蘇東坡對妻子之死難以忘懷,可畢竟死者不能復生,相見亦不可能。這是蘇軾心中最深長的悲嘆。而此悲嘆終于成全了一場夢?!耙箒碛膲艉鲞€鄉,小軒窗,正梳妝?!痹~人筆鋒一轉,自然地轉入記夢。在夢中不是兩人你儂我儂的親密生活,而是日常生活中極其普通的一幕——“小軒窗,正梳妝。”對蘇東坡來說,每天在外奔波,勞頓,回到家,只要能夠看見妻子在窗前梳妝,在心里就是一種安慰,一種幸福??墒侨缃?,這種情景也只能在夢境里出現。而兩人的見面又是這樣的感人深切,兩個人之間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話語,“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边_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藝術境界。
一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奔葘懗隽朔蚱拗g的默契和情感,又描繪出了兩人相見之后那種驚喜、激動、感動、辛酸又幸福的無以言表的內心。接下來的一句則又從夢境轉入現實。夢中越是滿足了愿望,醒來的時候越是感到空虛。在夢中見到妻子是那種激動、辛酸的幸福,在夢醒后突然被抽干,自然是感到肝腸寸斷,萬分悲傷。但是此時此刻,千里之外,月光冷清的短松岡上,妻子一個人定然也和自己一樣,孤獨、悲傷,肝腸寸斷。
詞的上闋,詞人從現實的角度,寫出自己和妻子陰陽相隔的相思之痛。十年,寫出時間之長;千里,寫出距離之遠,但是這種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正好反映了兩人感情的深厚。而正是這種難以割舍的情感,才為夢境的出現提供了基礎。因為“不思量,自難忘”的情感,所以才會有“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钡膲艟?。詞的下闋,情感充沛,詞人前面還說“縱使相逢應不識”但到真正相見時卻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不是不識,而是太熟,太思念,太感動。因為兩個人的情感已經達到了合而為一的境界,所以不需要表達,而那千行的淚水,就是十年來彼此的思念、十年的悲傷。
詩人華茲華斯說:“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論道:“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蓖鯂S贊李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東坡此詞,則是以淚書者。因為“血”包含更多的是怨和恨,是苦。而“淚”包含的更多的是愛,即使是痛,也是幸福的。正如杜學娥所述,東坡的這首詞,“全詞設境遣情,自然真實,以實帶虛,以虛表實,虛實相襯,境情相托,以“記夢”為線索,描寫了夢前思念,夢中相見和夢后哀思的悼念亡妻悲苦的心情軌跡,情感真摯,形象清新,行文不粘不滯,風格冰清玉潔,是不可多得有悼亡佳作?!?/p>
參考文獻:
[1]林語堂.蘇東坡傳[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2]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任旭娟. 一段至情至愛、刻骨銘心的愛情——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焚p析[J]. 考試周刊, 2010.
[4]李榮. 夢里尋她千百度——蘇軾《江城子·記夢》賞析[J]. 語文學刊, 2010 .
[5]杜學娥. 豪放詞人婉約時──蘇軾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備課思路[J]. 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