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梅
(清鎮市種植業服務中心, 貴州清鎮 551400)
清鎮市是貴陽市重要的蔬菜保供基地,蔬菜產業是清鎮農業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貴陽市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蔬菜產業得到大力發展,但存在蔬菜品種結構不合理、拳頭產品不突出、種植面積遠遠滿足不了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泉涌計劃”的需要。為篩選出適宜當地栽培的優質、高產、高效小山椒新品種,2020年特引進湘冠紅秀朝天椒、紅滿堂朝天椒、紅晶朝天椒、泰香朝天椒、天升朝天椒等5個小山椒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湘冠紅秀朝天椒從興昊臣公司引進,紅滿堂朝天椒、紅晶朝天椒從廣良公司引進,泰香朝天椒從廣州市益萬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天升朝天椒從永利公司引進。
試驗設5個處理,即每個辣椒品種對應一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長5.2 m、寬3.9 m、面積20.28 m2,小區按1.3 m包溝開3廂,每廂種植2行,株距0.4 m,每個小區種植78株,折合基本苗2 565株/667m2,四周設置保護行。
試驗在清鎮市紅楓湖鎮右七村蔬菜基地進行,于2020年4月1日采用大棚+穴盤育苗,移栽前7 d溝施45%復合肥50 kg/667m2、普鈣50 kg/667m2作基肥,5月17日移栽,5月27日追施尿素5 kg/667m2,7月15日追施復合肥12 kg/667m2。7月4日用72%鏈霉素1 000倍液+抑快凈1 000倍液+蚍蟲啉2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疫病和蚜蟲,7月10日噴霧5%阿維菌素3 000倍液防治蚜蟲和菜青蟲。試驗期間觀察記載植物學性狀、物候期、病蟲發生情況。7月23日至9月21日采收,共采收8次,各品種收獲時單獨計產。
從表1可知,紅晶朝天椒和泰香朝天椒生長勢強,紅滿堂朝天椒生長勢弱。株高以泰香朝天椒最高,達80.3 cm;天升朝天椒最矮,為67.5 cm;其余品種相差不大。開展度以泰香朝天椒最大,達80.7 cm2;紅晶朝天椒其次,為70.5 cm;其余品種相差不大。所有參試品種的葉形均為披針形,葉色均為綠色。泰香朝天椒和天升朝天椒的青熟果為深綠色,其余品種為淺綠色,老熟果均為紅色。紅滿堂朝天椒和紅晶朝天椒果形為圓錐形,其余品種為羊角形。所有參試品種的果面均比較光滑。果長以泰香朝天椒最長,為5.5 cm;
天升朝天椒其次,為5.3 cm;紅滿堂朝天椒最短,為3.1 cm。果粗以紅晶朝天椒最粗,達1.2 cm;泰香朝天椒和天升朝天椒較細,分別為0.61 cm和0.62 cm。單株結果數以泰香朝天椒最多,為256個;天升朝天椒其次,為244個;其余品種在179~211個。單果重以紅晶朝天椒最重,為4.8 g;紅滿堂朝天椒其次,為4.5 g;其余品種在3.4~3.9 g。
從表2看出,所有參試辣椒品種的出苗期、移栽期、采收始期和采收終期均一致。耐熱性、耐澇性和抗旱性均強,疫病發病率均較輕,后期均易感白粉病,抗蟲性均強,湘冠紅秀朝天椒和天升朝天椒炭疽病發生重,紅晶朝天椒和泰香朝天椒炭疽病發生輕。

表2 不同辣椒品種的物候期及抗逆性
從表3看出,鮮椒產量表現為紅晶朝天椒>泰香朝天椒>天升朝天椒>紅滿堂朝天椒>湘冠紅秀朝天椒,其中,紅晶朝天椒為2 470.0 kg/667m2,湘冠紅秀朝天椒為1 749.7 kg/667m2。風味除湘冠紅秀朝天椒為辣味濃外,其余品種均為辣味香濃。

表3 不同辣椒品種的鮮椒產量及風味
通過湘冠紅秀朝天椒、紅滿堂朝天椒、紅晶朝天椒、泰香朝天椒、天升朝天椒在清鎮市紅楓湖鎮右七村蔬菜基地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紅晶朝天椒和泰香朝天椒不但生長勢強、抗逆性好、果實均勻,而且產量高、辣味香濃,可在清鎮市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