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江蘇省盱眙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盧玉蓮/江蘇綠邦農業有限公司
江蘇省盱眙縣把握數字農業發展趨勢,擴大農業物聯網示范及遙感技術應用,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數字農業示范基地逐漸發揮引領作用,2020年先后獲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
推進蝦稻共生智慧化。構建基于物聯網的龍蝦養殖生產和管理系統,推進水體環境實時監控、餌料精準投喂、病害監測預警、循環水裝備控制、網箱自動升降控制、自動溫控等數字技術裝備普及應用,發展數字蝦稻共生養殖場。圍繞“蝦稻共生”主導產業,打造“一帶二核三區”的空間布局,重點建設淮河鎮明祖陵村、馬壩鎮舊街村、黃花塘盧溝村三個數字農業示范區,以示范區為重點,推進蝦稻共生可視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建設。加快數字化通信基點建設,升級改造小型氣象站,提升光照、溫度、水份、有機肥等信息采集分析能力,推進物聯網及視頻監控的應用,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的綜合管理系統,大力建設綠色生產管理平臺。
加快種植業信息化。結合江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盱眙稻麥綜合示范基地建設,依托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及江蘇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撐,在基地及推廣區加快發展數字農情,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手段,動態監測重要農作物的種植類型、種植面積、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災情蟲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升種植業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農業病蟲害測報監測網絡和數字植保防御體系,實現重大病蟲害智能化識別和數字化防控,推進種植業生產經營智能管理。
實現畜牧業智能化。位于河橋鎮仇集的衛崗牧業是江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奶牛推廣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數字養殖牧場,推進畜禽圈舍通風溫控、空氣過濾、環境感知等設備智能化改造,集成應用電子識別、精準上料、畜禽糞污處理等數字化設備,精準監測畜禽養殖投入品和產出品數量,實現畜禽養殖環境智能監控和精準飼喂。加快應用個體體征智能監測技術,加強動物疫病疫情的精準診斷、預警、防控。推進養殖場(屠宰、飼料、獸藥企業等)數據直聯直報,構建“一場(企)一碼、一畜(禽)一標”動態數據庫,實現畜牧生產、流通、屠宰各環節信息互聯互通。
探索高效園藝多元化。在怡亨農莊、龍誠田園、德方農場、中草藥園及金田火龍果園等農旅結合的高效園藝業,以低碳、環保、生態作為數字農業品牌策劃的基調,突出高、新、特、優、雅、奇,堅持產品設計生態化、生產場地生態化、生產過程生態化、產品質量優質化,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重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實現無污染清潔生產,倡導生態消費,提供高端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特色食品、手工藝精品),體現優質化、生態化、精細化、特色化,增加產品價格優勢,使數字農業表現出高效益。
建設農業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將龍蝦創業學院提升建成盱眙縣農業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該中心承擔“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及“‘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兩個國家級項目的建設,在學院原有的本地特色產業人力資源培養、新型職業農業培訓的基礎上,強化農業電商培訓、孵化、供應鏈整合、平臺資源對接工作,2021-2022年,開展5000人次電商培訓,用以賽代練的方法遴選100名電商精英,提供孵化服務,對盱眙特色農產品進行“網貨化”升級,解決本地電商經營主體的供應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