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姬 王堅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作為高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其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改進和研究對于提升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下的化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然而隨著教育教學方式的不斷發展,教師開始意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因此開始轉變自身的一個教學思路,從而有效的提升整個高中化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氯氣制備;性質實驗;改進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239
引言
氯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節內容,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都不太注重課堂教學效果,而學生在進行這一內容的學習時由于缺乏互動對整個教學內容的知識也并不是很理解,從而導致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是很高。因此,很多教師開始注重對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進行改進,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或者采用其他的教學方式來有效的提升整個課堂內容的積極性,增加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的改進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認知和理解
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是很關注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只是按照教材內容將基礎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是無效的。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提升,很多學生所遇到的和積累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對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進行改進,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方式來將一些知識用最簡便語言表達出來,以此來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整個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相關內容的認知和理解。
2.提升整個課堂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因此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從而使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比較低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內容教學進行改進,以此來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的改進的措施
1.借助信息技術營造課堂情景氛圍,引入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當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時,教師如果還是依舊依托教材來進行教學,則會使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整個教學過程也會過于枯燥和乏味。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希望通過借助信息技術來結合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相關內容進行情景創設,讓學生在所創設的情景中對實驗產生學習的欲望,然后在再引入教學內容,這樣可以快速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致,加深對知識的運用。
例如,在進行高中化學《氯氣的性質》(蘇教版)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對氯氣進行展示,通過搜集氯氣相關內容介紹視頻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對氯氣進行認知,了解其顏色、形態等,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氯氣內容的興趣,然后教師再引入相關內容知識,讓學生對氯氣的性質相關知識進行一個了解,知道氯氣具有什么樣的性質。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發現氯氣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并且其密度大于空氣,可以溶解到水中,然后通過觀看課本發現這種物質是有毒的,而且是比較液化的氣體,而液化的氯氣也被叫做液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學習。
2.借助設備進行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化學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進行相對應的實驗教學,往往都是按照基本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的學習感到更加的枯燥和乏味。并且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常常對化學實驗相關內容并不是很理解,并對于所學到的知識也并不會去在實驗中進行運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到實驗對于提升學生化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化學教師開始借助一些硬件設施和化學實驗相關材料進行實驗教學,通過實驗來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并且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操作來對所學知識進行驗證,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高中化學《氯氣的生產原理》(蘇教版)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物質來進行氯氣的提取和生產,如教師可以通過電解食鹽水來進行氯氣的制取,這種方式一般常用于工業制氯當中,教師可以采用試管、食鹽水、鉑絲等來進行置換提取氯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整個實驗進行細心的觀察,對教師的操作進行了解,對其一些比較重要的操作要點進行記憶和關注。并且學生通過觀察之后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觀察到的內容進行獨自操作,并針對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向教師進行請教,教師也可以及時的給于指導。
3.進行設問式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能力是非常差的,教師通常是將整個教學知識進行講解,然后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來進行練習,從而提升對整個教學方法的掌握和了解。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學習負擔,由于其課堂交流較少,因此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是比較差的,因此在完成作業時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使得學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很多教師開始注重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以此來緩解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問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有效地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溝通,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高中化學《氯氣》(蘇教版)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對氯氣這一內容框架進行了解,然后根據框架提出相應的問題,如氯氣是什么?他的生產原理是什么?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來結合課本進行學習,查找相對應的問題的答案,學生在查找的時候可以快速的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學習,并對其中不懂的問題及時的向教師進行請教,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氯氣的認知,并且教師根據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可以很快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調整,從而有效的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當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尤其是對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與學生進行相關化學知識的交流和溝通,還需要利用實踐來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氯氣制備及性質實驗操作的技能,從而有效的促進整個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嵐莉. 氯氣的制備與性質一體化微型實驗[J]. 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21,v.31;No.176(04):36-37.
[2]戴靜雅,姚如富. “氯氣制備及性質”的微型實驗設計[J]. 化學工程與裝備,2021,No.289(02):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