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銀
摘要:解題能力是判斷初中學生數學思維、數學運算、數學邏輯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故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積極改正生活、學習期間的不良作風,提升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意識?;诖耍恼戮统踔袛祵W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糾錯能力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教學;糾錯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422
引言
糾錯能力培養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在特定的教學場景中學會改正錯誤,理解數學問題的解決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由此可見,糾錯能力培養期間,教師應當引入典型例題,在滲透優質的解題思維和技巧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以期提升數學解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糾錯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較高,故部分知識點理解較為困難。當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可能會出現一定錯誤。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在積極回答學科類問題的基礎上消除學生的抗拒心理、懈怠心理,可幫助學生養成樂于學習的主觀意識。通過滲透正確的、科學的解題思維和解題觀念,采用合理的方式展開思維信道,能夠讓學生在不斷改正自己錯誤的基礎上建立錯題集,可培養學生的受挫能力,也能整合不同知識點的應用辦法和應用技巧[1]。同時,在作業檢查和分析期間,學生也會主動憑借自己的能力展開糾錯練習,并在有效的指導、干預中創新學生的學習思路。
二、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糾錯能力的方法
1. 建立學生的糾錯意識,開發學生的糾錯思維
幫助學生建立糾錯意識,利用特定的教學情境提出帶有“歧義”的數學問題,可讓學生在階段性訓練中掌握如何進行正確、規范的糾錯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探討學生對各類知識點的接收情況,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糾錯意識,以期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新人教版《正數和負數》的解題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當強調正數、負數的基本定義,說明含“+”不一定都是正數、含“-”不一定都是負數,一定要將這個數“看透”,才能判斷出這個數的正負情況。在此期間,教師可引入相關例題,指導學生在有效的練習中進行辨認、解析,并逐漸發現錯誤。如“若|t|=t,則t一定是什么數?”在本題的探索中,不少學生將t設為任意值,如-1、9、7,帶入后發現只要這個數不是負數,它的絕對值都是它自己。學生A發現,-1不符合條件,因為|-1|=1;而7、9兩個數都符合要求,于是寫出這個數一定是正數。完成題目的基本探索后,教師可提出大多數學生所遇到的錯誤,即沒有考慮0這個數,因為|0|=0,所以這個數應當是非負數。在教師的引導后,學生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糾錯練習,并標識出絕對值計算中應當考慮0這個數,以便開發學生的糾錯意識。完成上述問題的探討后,學生可收集類似的題目,如“當x為和值時,|3-x|=x-3”一題中,則應當注意絕對值的意義,即要保證3-x≤0,得到x-3≥0。在解決此類問題時,一方面要注意絕對值的意義,另一方面要注意不等式在移項期間要注意變號。總之,通過指導學生結合針對性的訓練發現最常見的問題, 并在有效的記錄、分析、統計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的理解方式,以便開發學生的糾錯意識。同時,學生應當注意在錯誤的地方析出問題的解釋思路,可幫助學生在后期復習中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2]。
2. 利用情境化教學,給予學生糾錯的思路
利用問題情境進行導課,指導學生結合情境中的問題展開思考,同時依據可能會出現的數學問題進行引導,可幫助學生在理解錯誤問題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數學技巧。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提出常見的問題,促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期間的問題,在有效的鼓勵、支持下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解析思路,從而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新人教版《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首先教師應當強調等腰三角形邊角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角平分線、垂線的特點。為此,教師可提出常見的問題“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4,且一條邊的長為4,那么它的腰長是多少?”本題中,教師應當強調易錯點為“已知的邊未說明是哪一條邊”,并要求學生根據這一思路進行探索。其中,學生B想到“如果已知的這條邊為等腰三角形中兩條相等的腰時,那么等腰三角形的腰長就是4”;并且還有另外一種思路“如果這條邊不是腰長,根據三角形周長公式可得到:(14-4)÷2=5,故腰長為5”此時,教師可運用信息化技術展現等腰三角形的特點,指導學生在主動試錯的基礎上明白哪些是錯誤的案例、哪些是正確的案例,從而提升學生的糾錯思考能力。在本題的拓展中,教師可同樣列舉出已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求其他兩個角度的大小,或者是已知一條邊長和面積,求等腰三角形頂角角度值方面的問題,可幫助學生規避后期解題時犯同樣類型錯誤的現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初中數學解題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思路,教會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糾錯意識及糾錯思維,并在主動練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以期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另外,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在課堂中的接受情況,利用有效地引導、實踐,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明霞. 試析如何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糾錯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40-141.
[2]甘永蓮,趙慧敏,蘇萬琴. 初中數學典型易錯題的錯因分析及糾錯指導探討[J]. 當代教研論叢,201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