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培,賀元元
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深入調查研究并報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同意,決定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qū)及試點縣(區(qū))的基礎上全國布局建設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以下簡稱“滿天星”訓練營)。全國校足辦為每個“滿天星”訓練營都配備高水平外籍教練,希望通過外籍教練的經驗和能力提高“滿天星”訓練營的教學訓練水平。截至2020年6月,我國首批建設的47個“滿天星”訓練營共配備了82名外籍教練。為了解外籍教練在“滿天星”訓練營中的工作效果與遇到的困難,受全國校足辦的委托對“滿天星”訓練營的外籍教練工作進行了調查,并對“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指導訓練活動的效果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指導訓練活動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對象為我國首批建設的47個“滿天星”訓練營聘用的外籍教練、中國教練和外籍教練翻譯。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庫、WOS數(shù)據庫查閱來華外籍教練相關文獻。閱讀、分析來華外籍教練執(zhí)教效果的影響因素以及運動訓練學相關原理。
1.2.2 問卷調查法
向全國首批建設47個“滿天星”訓練營的外籍教練、中國教練、翻譯發(fā)放問卷,共回收中國教練問卷176份,有效填寫率100%;外籍教練問卷36份,有效填寫率100%。翻譯問卷38份,有效問卷36份,有效填寫率94.74%。
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本文通過對“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中國教練以及校園足球領域相關專家的預訪談編寫了《“滿天星”訓練營中國教練調查問卷》、《“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調查問卷》以及《“滿天星”訓練營翻譯人員調查問卷》,問卷量表結構效度如下。

表1 調查問卷量表題項的KMO和Bartlett的檢驗
使用KMO和Bartlett檢驗進行效度驗證,從上表可以看出:KMO值為0.944,大于0.8,研究數(shù)據效度較好。

表2 調查問卷量表部分的信度檢驗
由上表可知,問卷所包含量表題項的Cronbachα系數(shù)大于0.9,說明數(shù)據具有一定的信度。基本滿足進一步分析的要求。
1.2.3 訪談法
本文對獲得全國優(yōu)秀“滿天星”訓練營的深圳寶安訓練營的外籍教練,中國教練和中國選派專家進行了訪談。訪談內容包括外籍教練的工作效果及其評價方式,影響外籍教練適應營區(qū)工作的因素等。
世界足球強國主要集中于歐洲和南美洲,尤其是歐洲國家具有非常科學完善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yǎng)體系,因此,我國引進的教練員以歐洲國家外籍教練為主,本調查的36名外籍教練中有歐洲教練29人,主要來自塞爾維亞和西班牙,南美洲7人,來自巴西和阿根廷。在外籍教練中持有歐足聯(lián)職業(yè)級教練證書的4人,歐洲A級及以上等級教練證書的有26人,歐足聯(lián)B級教練證書及同等級證書的外籍教練有8人。由此來看,“滿天星”訓練營聘用的外籍教練水平較高(如表3)。

表3 “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的教練等級(N=36)
外籍教練的工作職責調查中發(fā)現(xiàn),全部外籍教練都負責訓練營隊伍的訓練,33人負責制定訓練營的訓練大綱,30人擔任訓練營教練員培訓講師,27人負責監(jiān)督訓練計劃的實施。由此可見,外籍教練在“滿天星”訓練營的主要職責是隊伍的訓練、制定訓練大綱、培訓教練員及監(jiān)督訓練計劃實施等,只有少數(shù)人還負責指揮隊伍比賽。(如表4)

表4 “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的主要職責(N=36)
根據控制論原理,訓練過程主要包括訓練的計劃、訓練的實施和訓練的檢驗。本文從訓練計劃、訓練指導、訓練反饋(檢驗)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對“滿天星”訓練營的中國教練進行了訪談,從訓練方法與手段的設計新穎、訓練內容的設計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調動隊員的積極性與注意力、能夠及時糾正隊員的技術錯誤、教學評價的激勵原則等六個方面來評價外籍教練的訓練課。“滿天星”訓練營中國教練對外籍教練訓練課效果的評價如表5所示。

表5 “滿天星”訓練營中國教練對外籍教練訓練課的評價(N=176)
根據調查結果,在滿分為5分的評價指標中,“教學評價以鼓勵為主”、“能夠充分調動隊員積極性”的平均得分最高,分別為4.27和4.20,由此可見外籍教練注重使用正面的評價方式,重視調動球員的積極性與主體意識。“能夠及時糾正隊員技能方面的錯誤”的平均得分4.00,由此可見外籍教練比較注重在訓練活動中的互動,能夠有效提高訓練課的質量。“訓練課的設計很新穎”和“訓練課的設計能結合實際條件”的平均得分為3.97與3.96,由此可見,就訓練內容而言國內外差異不大,外籍教練設計的訓練計劃未能充分考慮訓練營的實際情況和客觀訓練條件,這導致外籍教練的訓練課執(zhí)行效果一般。“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平均得分最低,僅得到了3.85分。這表明外籍教練對所指導的學生不夠熟悉,互相溝通較少,訓練中難以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總而言之,外籍教練的訓練課注重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能夠與學生建立有效的互動。但是訓練計劃難以完全結合校園足球的實際情況,訓練中難以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也在外籍教練的工作職責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尤其是外籍教練負責制定訓練計劃和指導訓練,但很少具體指導隊伍的比賽,訓練和比賽指導的分離的現(xiàn)象值得思考。
2.3.1 影響因素的總體情況
“滿天星”訓練營聘請的外籍教練有較為豐富的青少年隊伍訓練和指導經驗,帶來了先進的足球理念,但這些訓練經驗和先進理念在實施中并未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對外籍教練的調查中,他們認為主要原因如表6所示。

表6 影響“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指導訓練活動的因素(N=36)
首先,外籍教練的訓練常受到“滿天星”訓練營參訓人數(shù)、訓練時間、訓練地點以及場地大小等因素不斷變化的影響,這導致訓練計劃會經常根據變化進行調整,影響整體訓練計劃的實施。其次,中國教練是助理教練的角色,主要協(xié)助外籍教練管理球員,處理后勤保障工作及執(zhí)行訓練計劃。由于中國隊員的紀律性較差,在訓練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紀律管理,但部分教練員參與管理和主動性較差,沒能給予外籍教練充分支持。由于訓練營配備的翻譯以兼職為主,翻譯對足球缺乏理解,對足球專業(yè)詞匯的掌握不夠全面,無法有效地傳達外籍教練的意圖,訓練課效果會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隊員對訓練方法的適應性、對隊員情況不了解和工作具體要求不清晰等因素也會對訓練效果產生影響。
2.3.2 主要影響因素的成因分析
(1)訓練條件不穩(wěn)定。在校園足球發(fā)展過程中長期受到場地不足、學訓矛盾和競賽沖突等問題的困擾,盡管“漫天星”訓練營在資源配置上更具優(yōu)勢,但在學訓矛盾和競賽沖突上問題更嚴重。“滿天星”訓練營的隊員來自營地學校校隊的優(yōu)秀隊員,是區(qū)域優(yōu)秀的足球后備人才,要代表學校、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參加各類比賽,面臨學校、業(yè)余體校、足球俱樂部和培訓機構“搶人”的問題。隊員們在比賽結束后回到學校常用周中的課外時間來補習文化課,訓練時間得不到保障。因此,外籍教練訓練的隊伍常出現(xiàn)訓練隊員的數(shù)量和人員的臨時變動。另外,由于學校的足球場等基礎設施數(shù)量有限,且不能完全用于校園足球事業(yè)的開展,因此訓練地點,訓練場地的大小時常發(fā)生變化。
參訓人數(shù)的變化讓外籍教練難以掌握球隊和隊員的特點,很難按照訓練計劃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在訪談中了解到,不少外籍教練需要用大約一年的時間做好心理預期并準備多個訓練計劃來適應臨時的訓練變化,也有些教練員無法適應離開工作崗位。
(2)外籍教練與中國教練的協(xié)作問題。本文在對176名中國教練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42名中國教練表示與外籍教練的協(xié)作存在一定障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如表7):

表7 “滿天星”訓練營中國教練認為影響其與外籍教練協(xié)作的因素(N=42)
首先,中國教練認為翻譯不能準確的傳遞外籍教練的信息影響了中外教練間的協(xié)作效果,這一點在對外籍教練的訪談中得到證實。翻譯對足球專業(yè)知識或足球術語的把握不準確,就無法準確地傳達中外教練雙方的意圖,容易造成交流的困難。其次,外籍教練在訓練執(zhí)行中具有原則性和計劃性強的特點,中國教練在訓練中注重應變且計劃性不強,雙方容易在此問題上產生爭執(zhí)。另外,外籍教練在訓練中難以接受中國教練提出的調整訓練計劃建議,而中國教練則會認為外籍教練比較固執(zhí),不肯接受自己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外籍教練喜歡用較為直接的溝通方式表達觀點,中國教練習慣用相對含糊的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常常會給中外教練造成溝通與交流的困惑。總之,中國教練與外籍教練在工作的態(tài)度、對訓練的認識和工作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與中西方文化與溝通方式差異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語言障礙、工作習慣和溝通方式的差異影響了外籍教練與中國教練間的工作協(xié)作,其實這也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xiàn)。西方文化“以意欲的向前”為根本精神,表現(xiàn)在理想與現(xiàn)實、主觀與客觀的二元對立;而中國文化則表現(xiàn)在“以意欲的調和持中”為根本來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求得自我滿足。因此,西方文化更注重系統(tǒng)和邏輯,強調對現(xiàn)實世界的改造,而中國文化更多關注人類生命情感的更高境界。總之,不同的價值觀念必然導致不同的工作習慣與溝通方式,從而影響雙方的工作互動效果。
(3)外籍教練與翻譯的協(xié)作問題。本文對寶安區(qū)“滿天星”訓練營的外籍教練進行了預訪談,總結出翻譯應具備的素質,并通過對全國47個“滿天星”訓練營的調查來了解外籍教練對翻譯工作的評價,結果表明翻譯對足球理解能力不足、對足球術語的掌握不充分等問題較為突出。(如表8)

表8 “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認為翻譯的工作不足之處(N=36)

表9 “滿天星”訓練營翻譯參與足球訓練及比賽的情況調查(N=36)
調查結果顯示,有約80的翻譯踢過足球,但只有33%的翻譯參加過市級及以上比賽。由于大部分翻譯較少接觸專業(yè)的足球訓練,較少參與足球比賽,對足球理論知識、足球術語和訓練競賽理解比較有限,很難準確的表達外籍教練的意圖。

表10 “滿天星”訓練營翻譯與外籍教練的合作時長(N=36)
調查結果顯示,翻譯與外籍教練的合作時長大部分少于2學期,外籍教練與翻譯人員之間的互動合作也存在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雙方在2個學期的合作屬于磨合期,翻譯對外籍教練的習慣及表達方式等還不夠熟悉。

表11 “滿天星”訓練營翻譯人員的外語等級水平(N=36)
翻譯人員持有的英語等級證書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應其外語水平。根據調查結果,僅有30.65%的翻譯人員具備英語專業(yè)八級及以上的外語等級證書(TEM-8、Bele-C1)。由此可見,“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翻譯的英語基礎有待提高。

表12 “滿天星”訓練營翻譯人員在營區(qū)所使用的外語種類(N=36)
另外,“滿天星”訓練營翻譯以英語翻譯為主,但訓練營大部分外籍教練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塞爾維亞和巴西等國家,這也是影響翻譯效果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滿天星”訓練營的翻譯以英語為主,不僅足球經歷普遍較少,而且與外籍教練合作時間較短,與母語非英語的外籍教練在溝通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影響。總體而言,“滿天星”訓練營的專業(yè)水平與語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籍教練的工作效果,這需要引起訓練經營管理方在翻譯引進及管理工作上給予足夠重視。
1.“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主要來自歐美足球強國,大部分具備歐足聯(lián)A級及以上等級,具有較為豐富的青訓經驗,他們在訓練營主要負責指導訓練、制定訓練大綱、培訓教練員及監(jiān)督訓練實施。
2.“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雖然具有先進的足球訓練理念,并按照各自理念設計了訓練計劃,但由于缺乏對“滿天星”訓練營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以及中外教練員之間足球理念的差異,外籍教練的訓練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
3.“滿天星”訓練營外籍教練的工作受到訓練條件不穩(wěn)定、中外教練溝通障礙、翻譯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工作效果受到較大的影響。
4.“滿天星”訓練營要重視引進翻譯的水平,加強中外教練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加強對訓練營隊伍人員、場地安排和訓練時間的規(guī)范管理,從而提高外籍教練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