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
(作者單位:貴陽學院)
民間剪紙作為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過去,人們用自己的剪紙智慧表達自己的人生愿望。這些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活動,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過去,在剪紙時期,大多數人選擇紅紙作為剪紙材料。剪紙的方式和表達的情感都不一樣。如今,部分平面設計師利用這種民間藝術來幫助開發平面設計工作并激發創作靈感。為了有效地利用這一民間藝術,有關人員應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項研究發現,剪紙作為一種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各行各業的人們用此種傳統藝術來做不同方面的工作。剪紙技術要在平面設計中有效運用,參與人員必須清楚自己的藝術素質。民間紙工藝的特點比較獨特,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民間藝人用剪紙技法將二維形象化為三維。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剪紙多是平面圖形。人們使用剪刀和其他工具有效地剪紙過程稱為剪紙藝術。在剪紙過程中,人們直觀地以剪紙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行動讓人們能夠有效地在心中傳遞最美好的祝愿。在一定程度上,它使圖形效果更具立體感,實現了三維空間和二維空間的有效轉換。
二是民間藝人可以用簡潔明了的剪紙文字來表達一個事件的中心思想。過去,人們選擇利用剪紙藝術來傳達自己的愿望或生活愿望。剪紙藝術的有效運用是生活美好情感的重要體現,具有強烈的審美性。為了能夠有效地表達人們的內心感受,在進行剪紙時應該使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人物和物體。同時,確保剪下的圖形接近真實的東西。
三是民間藝人用剪紙的形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真情。研究表明,不同的剪紙風格也表達不同的情感。在剪紙時期,人們以圖形的形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祝福或希望。例如,人們為了祝福新婚夫婦幸福的未來而剪下雙喜。上傳祝福信時,用把祝福信往后貼的方法,祈求祝福快快到來。藝術家認為,這種以圖形方式傳達情感的剪紙方式非常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可以直觀地將自己的愿望傳達給他人。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民間紙工藝是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有著極強的象征意義,其象征性具有很強的特點。Ferdinand Leyson對剪紙藝術的詮釋有著獨到的見解。其表達的含義更為豐富。平面設計不僅要注重實用功能和使用價值,還要注重精神價值和象征價值。為了在設計中體現民族性,必須創造出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民間剪紙提供了平面設計尋求的國籍來源。在民族化、本土化的設計環境中,平面設計理念和體系的形成是傳統藝術的延續,包含著獨特本土文化設計理念的平面設計變得更加突出,是作為包含中華民族設計思想的原創理念和獨特的表現方式。現代平面設計對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的滲透,不僅是懷舊與模仿,更可以體現在將民間剪紙藝術的時代元素運用到能夠表現民族設計特色的創意思維中。既能體現中國的民族特色,也能體現許多地方的地域特色,這也是當今設計所倡導的“民族就是世界”的設計取向。因此,平面設計的民族發展也是傳統民間剪紙的象征性延伸和體現。
民間剪紙是一種表達人文關懷,給人以感性的設計。情感是人們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母性情結是民間剪紙的生命,審美價值在于她的藝術感性。民畫的抒情性不言而喻,通過點、線、面、黑與白、灰、線與色、構圖與肌理,準確表達意境與情感。抒情功能是民間剪紙表演的另一個功能。人們用剪刀和衛生紙表達健康、美麗、飽滿、吉祥的積極情緒,使藝術作品從現實的抽象輪廓升華到理想,成為幸福、希望、和夢想。成為大眾喜愛、有尊嚴、備受大眾贊賞的藝術品。例如,澳門回歸祖國剪紙作品出自中國傳統民間傳說,回歸故土民間藝術家并沒有像現代剪紙學生那樣系統地學習藝術手法,只是點綴了他們心中的真實生活情懷。人們是否對平面設計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影響,而設計師在做平面設計時必須研究特定受眾的心理特征,遵循特定的心理規律。好的平面設計被稱為“藝術品”,因為它與藝術相似,并且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設計的感覺應該是寫實的,設計也應該表現出一種真實的感覺,而不是做作,應該以最高的真善美美感來啟發觀者,喚起一種美感,最終達到預期的目的。剪紙藝術不以寫實作為創作目的,而是以生活中的實物為原型,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形式,創造性地將實物原型塑造為一種具有美感和裝飾效果的圖案(如圖1 :婚慶時使用的鴛鴦圖),同時表達了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對于美好社會的想象。

圖1 鴛鴦圖
一般來說,平面廣告的設計需要了解人們購買產品的心理過程,歸納為吸引注意力、轉變思維、聯想、行動四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情感因素占主導地位。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需要發揮情感原則的作用,特別是一些情感主題是設計師不能忽視的表現元素。要創造一種最大限度地利用情感元素的設計,促進產品帶給人的心理幸福感,提高消費者的情緒,營造一種置身于歡樂與愉悅之中的感覺。進而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聯想,最終達到購買目的。遵循情感訴求原則的前提是,無論設計多么藝術,所宣傳的產品或服務必須是真實的,與產品的性能相匹配,而不是虛假的包裝。應體現當今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設計理念。因此,沒有情感投資,任何藝術形式都無法表達美。
民間剪紙可以為當代平面設計提供豐富的視覺藝術資源,題材多樣,內容豐富。Foundation Folk Art的主題主要來自民俗活動,適用 于工藝美術和當代設計。其表演范圍十分廣泛,既有古典歷史劇、神話民間故事、戲曲小說、詩歌散文,也有民歌、童謠、成語、諺語、風俗和現實生活,還有更多的花鳥魚蟲文化,可以說是系統地收集了中國傳統的字母、數字、散文等民間藝術圖案。它不僅反映了公眾真正想看到和聽到的內容,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工人們樸實無華的思想感情,從剪紙藝術這種材料中可以窺見一斑。這些意象的形成和發展并非巧合,而是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經過多次變化和修復而傳承下來的。平面設計中的形象原則,包括產品形象、企業形象、網站形象、軟件形象、書籍形象等,是這一概念的外在表現,也反映了它的定位和文化偏好。現代平面設計與對這些圖像的研究密不可分,需要通過具體的設計來引導觀眾的心理并在腦海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對于產品、公司、網站、軟件、書籍等已成為現代設計的重要標志。圖2為香港西武百貨公司的 LOGO,借鑒了傳統民間剪紙的“雙魚圖”,因“魚”與“余”諧音,表現了公司生生不息的宏愿。

圖2 香港西武百貨公司LOGO
因此,我們必須很好地遵循圖像的原則,借鑒這些民間剪紙的創新和應用研究。現代平面設計中加入強烈民間特征的圖像,使平面設計的視覺資源更加豐富,最大限度的釋放平面設計的魅力和影響力。
在民間剪紙的視覺思維中,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初級思維。所謂初級思維,是指勞動者天生的、未經訓練的思維方式。它不是根據物體的直觀視角機械地構圖,而是根據對創作對象的理性感知,以把握結構和形式為目的來構圖。正如剪紙作品所體現的,當創作者或勞動者將剪紙中的視覺對象轉化為線條、符號或圖形時,往往是不受時間、空間、視角等規則約束,而是根據表達的情感,構成了圖形。顯然,剪紙作品并非完全是為了美而創作的,它們具有一定的實用目的,并且是模擬的對象,而不是完全按照生活和自然形式通過初步思考而形成的。剪紙藝術的語言是顏色、線條、塊面、鋸齒形技術、典型的圖像特征和隨機添加的形狀來表示現實世界的物體。剪紙實用主義的實現,有賴于在創作者或觀眾群體中形成共識,賦予作品非凡的精神功能。
原始思維賦予剪紙創作以強烈的生命力。原創思想創作的最大特點是簡潔的構圖和自由創作的精神。這種思維方式最能直接表達創作者的意圖,突出對象的特點,彌補剪紙藝術材料工藝簡單的缺點。例如,一些剪紙作品以云紋抽象動物肢體,通過神奇的想象將動物肢體運動功能與天上飄浮的云彩連接起來,帶來優雅動感的視覺美感,同時也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平面設計思維是一種形象思維,包括程序設計思維、經典設計思維和敘事設計思維,同樣的事物在不同設計師的腦海中創造出不同的形象。在平面設計中,主要的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它有兩個含義:原創性和轉化性。原創設計是平面設計的重構,改造是對已有設計的再加工,打破原有模式,產生新的形象和表現,形成新的設計理念和結果,成為大眾認可的現代設計。
平面設計需要綜合思考平面設計的重點,設計理念的正確提出和實施,決定了平面設計的意義和價值。一個設計概念的提案體現了設計者的感性思維,與設計分析相關的想法要進行擴展、關聯、記錄,作為設計概念的準備材料。這種手術過程中的主要思維方式是聯想、組合、植入和誘導。聯想是平面設計工作中依靠實際調查得出的結論,對當前對象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拓展其他對象的思維方式,拓展原創思維空間,進行啟發式的思維過程。活動在深度和廣度上拓展了設計師的思維。組合思維是對現有圖像或程序的重建,以獲得可以為創造性思維提供更廣泛元素的新資源。移植是通過將各學科的原理、技術、圖像和方法應用于平面設計領域,對原材料的方法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在設計過程中提供更廣闊的思考空間。歸納是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組織,尋找不同結果之間的共性并將其系統化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通過比較民間剪紙的創意思維與現代平面設計的創意思維,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平面設計思維中所包含的傳統元素是原創思維的延伸,并沒有完全重新發明。這是一種啟發和延續。現代平面設計的思維方式和剪紙的創意思維是一致的。畢竟,它體現了平面設計的創新原則,而創新原則實際上就是個性化的原則。個性化的內容和原創的表現形式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內容,也是設計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平面設計的創新原則有助于創造獨特的圖像,并強調設計內容的獨特性。強調創新需要突出的個性形象、形狀、圖案、顏色和語言。民間剪紙的原始思維方式是創作的源頭,通過學習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想象力,培養了我們的創作精神,激發了現代平面設計的靈感,促進了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民間剪紙在文化藝術領域具有很大的影響和藝術價值。傳統民間剪紙源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審美價值。傳統民間剪紙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傳統民間剪紙藝術也經歷了從本土文化的發現、保護、傳承,從失落到傳承,從傳承到復蘇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