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彤,任 燕,朱 燕,陳貞字
宜賓學院 川茶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
宜賓是四川省茶葉主產區,茶產業是其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宜賓現有茶園面積8.333千hm2,已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早茶重點區域”,其主栽品種為福選9號、福鼎大白茶、四川中小葉種、烏牛早、名山131等,種植品種較單一。優良茶樹新品種的引進,是豐富宜賓市茶樹品種資源、優化茶樹品種結構最快捷和最有效的途徑。
鳧早2號是安徽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從楊樹林群體種中,經系統選種程序育成的早生、高產優質、抗寒性強、適應性廣、繁殖能力強的無性系良種[1]。河南[2]、湖北[3]、貴州[4]與浙江[5]等地引種試驗表明該品種適應性較強,并具有產量高、抗性強、制茶品質優異等特點。碧香早是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以福鼎大白茶為母本、云南大葉種為父本所獲雜種一代中選育的早生、抗寒、優質、高產茶樹品種[6],山東[7]、陜西[8]、廣西[9]和重慶[10]等地引種試驗表現出移栽成活率高、產量高、抗寒性強等特點。
本試驗以福鼎大白茶為對照,引種鳧早2號和碧香早兩個早生茶樹品種到宜賓縣,研究其適應性、抗性、生化成分和制茶品質等特點,以期為宜賓優質特色名優早茶生產提供品種支持。
鳧早2號、碧香早、福鼎大白茶(對照,宜賓主栽茶樹品種之一)。
引種試驗點設在宜賓縣雙誼鄉,北緯28.95°,東經104.53°,海拔380 m,年平均氣溫16℃~18℃,年降雨量1125 mm左右;地勢平坦,土壤結構良好,土層深厚,肥力適中,排水條件較好。
將供試品種按照隨機區組試驗安排小區,重復三次,試驗區兩邊設保護行。每個小區長9 m,寬2 m。種植方式為雙行單株,大行距15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
移栽后茶樹的田間管理和試驗方法參照《全國茶樹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程》。
1.3.1 生物學性狀觀測[11]
成活率測定:栽種一年后,統計成活數,計算成活率。
新梢生育期觀察:從栽種的第二年春天開始,連續三年觀察記錄供試品種春梢萌芽期、一芽一葉初展期、一芽二葉初展期和一芽三葉初展期。
芽葉性狀觀測:觀測供試品種的芽葉顏色、芽葉茸毛、百芽重、葉色、成熟葉片葉長、葉寬和葉面積等。
1.3.2 主要生化成分測定
采摘供試品種春季第一輪一芽二葉新梢進行微波固樣,分別測定水浸出物含量(GB/T 8305—2013)、茶多酚含量(GB/T 8313—2018)、游離氨基酸含量(GB/T 8314—2013)和咖啡堿含量(GB/T 8312—2013)。
1.3.3 制茶品質評價
采摘供試品種春季一芽二葉新梢制成烘青綠茶和工夫紅茶[12],按照GB/T 23776—2018進行感官審評,評價供試品種的制茶品質。
1.3.4 統計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9.0數理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LSD法進行處理間差異顯著性檢驗。
2.1.1 成活率
由表1可知,鳧早2號移栽成活率比對照低0.8%;碧香早移栽成活率比對照高2.0%。經LSD檢驗,三個品種移栽成活率差異均不顯著,說明鳧早2號、碧香早的移栽成活率和對照相近,適合在宜賓種植。

表1 供試品種成活率(單位:株)Table 1 Survival rate of tested varieties (unit: plant)
2.1.2 新梢生育期
2017—2019年春季分別對3個供試品種新梢生育期進行觀察(表2)。與對照福鼎大白茶相比,鳧早2號萌芽期分別早-1 d、1 d、0 d,一芽一葉初展期分別早3 d、0 d、1 d,一芽二葉初展期分別早2 d、-1 d、2 d,一芽三葉初展期分別早2 d、0 d、3 d。綜合3年的觀測結果,鳧早2號春季開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早1 ~ 3 d。與對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碧香早萌芽期分別遲3 d、0 d、2 d,一芽一葉初展期分別遲2 d、2 d、1 d,一芽二葉初展期分別遲2 d、4 d、1 d,一芽三葉初展期分別遲1 d、2 d、-1 d。綜合3年的觀測結果,碧香早春季開采期比福鼎大白茶遲1 ~ 4 d。

表2 供試品種新梢生育期(時間格式:月-日)Table 2 Growth period of new shoots of tested varieties (time format: month-day)
2.1.3 芽葉性狀
由表3可知,鳧早2號的芽葉特點為芽葉黃綠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強,發芽密度82個/1109 cm2,一芽三葉百芽重32.78 g,一芽三葉長6.95 cm;葉綠色,成熟葉葉長7.98 cm,葉寬3.16 cm,葉面積17.65 cm2。與對照相比,發芽密度差異極顯著,一芽三葉百芽重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鳧早2號生產能力高于對照。碧香早的芽葉特點為芽葉綠色,茸毛多,持嫩性強,發芽密度為54個/1109 cm2,一芽三葉百芽重36.11 g,一芽三葉長8.24 cm;葉綠色,成熟葉葉長9.20 cm,葉寬3.39 cm,葉面積21.83 cm2。與對照相比,發芽密度和一芽三葉百芽重均無顯著性差異,碧香早生產能力與對照相當。

表3 供試品種芽葉性狀Table 3 Bud and leaf characters of tested varieties
由表4可知,鳧早2號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堿等生化成分含量分別較對照高3.02%、6.08%、0.18%和-0.14%,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增加差異極顯著,茶多酚含量的增加差異顯著。碧香早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咖啡堿含量分別較對照高1.26%、3.29%、-0.11%和0.73%,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堿含量的增加差異極顯著。茶葉的水浸出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茶葉中多酚類等可溶性物質總量,可反映茶湯內含物質的豐富程度,一般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13]。與對照相比,鳧早2號、碧香早內含物質更豐富,若制成成茶滋味較濃,品質較好。

表4 供試品種生化成份 (%)Table 4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tested varieties (%)
由表5可知,鳧早2號制成的烘青綠茶,條索細緊、綠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香純正,滋味鮮爽醇厚,葉底嫩綠明亮,感官評分較對照高1.5分,品質極顯著優于對照。碧香早制成的烘青綠茶,條索緊結、綠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香高長,滋味較鮮濃,葉底嫩綠明亮,感官評分較對照高0.5分,品質與對照相當。

表5 供試品種制成成茶品質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tea made from tested varieties
鳧早2號制成的川紅工夫紅茶,烏潤、條索緊細,湯色紅亮,香氣甜香濃郁,滋味鮮甜較濃,葉底紅亮,感官評分與對照相同,品質與對照相當。碧香早生產的川紅工夫,條索緊結、有金毫、尚烏潤,湯色尚紅亮,香氣甜純,滋味甜醇,葉底尚紅亮,感官評分較對照低4.6分,品質較對照稍差。
以上可見,鳧早2號制作名優紅綠茶,品質較好,其中綠茶品質優于對照,紅茶品質與對照相當;碧香早適制綠茶,品質與對照相當,其最大特點是香氣高長,而制紅茶品質較對照略差。
從適應性及生長勢來看,鳧早2號和碧香早移栽到宜賓后成活率較高,發芽較早,生長勢強,均具有高產優勢。
從制茶品質來看,鳧早2號內含物豐富,制成烘青綠茶滋味醇厚,品質極顯著優于對照;制成工夫紅茶,滋味鮮甜較濃,品質與對照相當。碧香早內含物豐富,制成烘青綠茶滋味較鮮濃,品質與對照相當;制成工夫紅茶,滋味甜醇,品質較對照略差。
根據引種試驗結果,鳧早2號和碧香早在宜賓的綜合性狀表現較好,可進行適當種植,以調整宜賓茶樹品種結構,其中鳧早2號制紅綠名優茶品質較好,碧香早制名優綠茶品質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茶品質評價中,工夫紅茶的原料與烘青綠茶相同,采用春季一芽二葉,若采用茶多酚含量高的夏秋茶一芽二葉等原料制作工夫紅茶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論,有待后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