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
當前,我國期貨市場已全面建立了債券作為期貨保證金制度,優質、高效的跨市場擔保品管理服務受到期現貨市場投資者的廣泛歡迎與認可,該制度已成為債券市場與期貨市場聯動發展的重要紐帶。
期現貨金融基礎設施合作:債券作為保證金業務穩健運行
近年來,中央結算公司與各期貨交易所在國債擔保品業務方面開展了廣泛務實的合作,為推動期貨市場的聯動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國債具有資信高、流動性好的特點,是天然優質的擔保品。推動國債作為期貨市場保證金,已成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業務范圍全覆蓋。2015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率先以國債期貨品種試點,開展債券作為期貨保證金業務;2019年,此項業務拓展至全部金融期貨品種;2020年,該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展到包括金融期貨、商品期貨在內的所有期貨品種,國債作為擔保品的使用范圍進一步
擴大。
業務發展規模化。目前,期貨市場國債擔保品交存余額已突破千億元。整體上看,債券作為期貨保證金業務運行平穩,市場各方反應良好,隨著未來期貨市場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國債擔保品的運用將更加廣泛,業務發展前景將更為開闊。
完善債券作為保證金制度:統籌推進風險防控與業務發展
為進一步規范期貨市場債券擔保品業務的發展,可考慮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進一步降低市場參與成本,豐富債券擔保品類型。
國債以國家信用為保障,信用風險低,是市場上最為優質的擔保品之一。一直以來,由于受相關法規制度的約束,境內期貨市場國債擔保品折扣比例為80%。2020年,證監會發布《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取消了其中關于折扣比例的限制,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成本。目前,期貨交易所正在研究優化相關制度規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升投資者的資產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務各類市場投資者。同時,除《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外,其他一些相關規定也對國債擔保品的質押率有所限制,呼吁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放寬相關限制,促進國債現貨使用。此外,債券擔保品類型也可進一步拓展,充分探索將風險低、規模適當、流動性好的債券納入期貨市場合格擔保品范圍,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二是加強對期貨市場擔保品業務的管理,防范流動性風險。
《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提出,基礎設施應該有足夠的流動性資源,在各種潛在壓力情景下,以高置信度實現債務結算。期貨交易所作為中央對手方,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對流動性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慮流動性風險問題。國債是具有高流動性的擔保品,其風險防范價值能夠精準契合期貨市場的需求。但若期貨市場發生結算風險,擔保品處置仍需要一定的時間。為避免流動性不足,需要統籌考慮安全與發展問題,鼓勵市場參與者按照實際需求有序開展債券作為期貨保證金業務。
三是健全擔保品違約處置流程,打通擔保品業務全流程。
2020年,借助中央結算公司擔保品違約處置平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擔保品違約機制成功落地,明確會員對交易所層面發生違約的相關制度安排,打通了期貨市場國債擔保品業務全流程,提升交易所快速有效處置違約事件的能力。
2021年,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將與中央結算公司建立違約懲治信息的核查機制,進一步完善客戶對期貨公司層面違約處置機制,完善違約處置環節。目前,《期貨和衍生品法(草案)》為擔保品違約處置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我們也將繼續推動交易所加強與中央結算公司相關業務的合作,建立健全擔保品違約處置機制,推動期貨市場擔保品業務穩健發展。
下一步,證監會期貨部將指導各交易所、監控中心加強與中央結算公司的合作,打造“期現一體生態圈”,不斷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好地服務于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