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睿
近年來,中英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經濟金融合作關系,其中由中英雙方財政部門共同建立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層對話形成的政策成果對于促進兩國發展和投資至關重要,同時也幫助兩國應對來自全球的挑戰。通過對話,中英雙方密切合作,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這是過去十年取得的重要成果。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不僅加深了中英雙邊關系,也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金融
合作。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國際間合作范圍的擴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全球疫情期間,盡管面臨諸多社會和經濟挑戰,人民幣在支付、投融資及儲備貨幣功能等方面依然保持著強勁的上升趨勢,而離岸市場的高速發展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英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第一個在亞洲之外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國家,英國政府高度重視并頒布了多項有利政策,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在英國的發展。截至2020年末,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倫敦的交易量占全球總交易量的37%,倫敦日均人民幣外匯即期交易額達到390億元,并且在2021年2月,倫敦已成為最大的人民幣外匯即期交易中心,當地交易份額超過了美國、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總份額。
多年來,除了大力發展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與清算,英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建設,并成為多只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的首選之地。例如,2012年匯豐銀行在倫敦首次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綠色債券;2014年英國財政部發行了首只人民幣主權債券,規模達到30億元,開創了西方國家的先河;截至2020年末,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點心債券共計141只,流通市值達到592億元,境外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規模達到3.3萬億元,交易總額達到10.8萬億元,其中英國投資者交易額占比達11.7%。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倫敦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獨特地位,這不僅是基于英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也是英國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和創新、穩定、開放的監管環境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
“脫歐”過渡期結束之后,英國將以更加獨立自主的方式與中國加強合作。在經濟金融方面,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英國政府頒布了《2021年金融服務法》,提出面向國際市場開放的一系列措施,這將進一步促進英國與中國市場的互聯互通,為倫敦保持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地位奠定政策基礎。
展望未來,英國財政部將在以下方面繼續推動雙方深入合作:一是推動落實第十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包括推動人民幣政府債券成為英國市場普遍認可的合格擔保品。同時將積極探討中英債券互聯互通的可行性,進一步促進兩國之間的投資聯動。二是支持中央結算公司在英國財政部建立的基準監管框架下向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申請第三國基準提供者證書。三是通過中英結算凈額工作組,繼續與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以及包括中央結算公司、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和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在內的合作伙伴就認可中國的結算凈額制度進行友好對話。四是探索承認中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作為中央法院合格對手方(QCCP)的可能性。五是繼續加強中英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保障資本市場和長期投資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2021年10月下旬,中英兩國領導人順利通話。英方表示非常珍視英國同中國的關系,愿同中方深化經貿等領域合作,歡迎中國企業赴英投資合作,愿為中方企業提供開放的營商環境,并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大的發展。英國財政部也將進一步推動中英雙方戰略經濟合作,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深化金融合作關系,共同努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