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地的企業都有責任致力于可持續性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19年6月推出了ISO 14090∶2019,這是第一個為幫助組織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制定的國際標準。《質量世界》與ISO標準專家、食品、能源和交通行業的領導者進行了交流,探討了組織如何為打造更綠色、更健康、更持久的地球作出貢獻,以及ISO新標準的影響。本文原載于2019年12月的《質量世界》。作者迪娜·帕特爾(Dina Patel)是英國特許質量協會(CQI)的內容主管。
根據環境咨詢公司EcoAct的一份報告,盡管一些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展示了領導力,但在減少碳排放方面做得還不夠。該報告發現,富時100指數(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成分股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比以往所做的承諾更多,很多公司制定科學目標、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報告氣候相關風險。然而,總體進展仍很緩慢。報告顯示,一些企業仍然沒有參與低碳經濟轉型。
在世界各地,呼吁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引發災難性影響的抗議活動不絕于耳。人們甚至創造了一個新詞“生態焦慮”,來描述一些人在思考氣候變化時感受到的壓倒性無助。這些抗議活動表明,在實施可持續性工作方面,組織將繼續面臨來自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壓力。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最近警告稱,不向零碳排放邁進的企業將受到投資者的拋棄,最終走向破產。
為了在21世紀末把全球平均氣溫調整到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升幅以內,各國通力合作,達成了《巴黎協定》。聯合國制定的旨在鼓勵所有國家保護地球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了17個目標,其中一個是要求各國采取緊急行動以應對氣候變化及影響。為了幫助各組織實現這些目標,ISO于2019年6月推出了ISO 14090∶2019《適應氣候變化——原則、要求和指南》。這是第一個幫助組織應對氣候變化而制定的國際標準。
這些氣候變化,包括可能導致基礎設施嚴重損壞或業務中斷的意外天氣和溫度變化。信息很明確——組織需要識別和管理風險,以應對氣候變化。
《質量世界》雜志采訪了ISO 14090∶2019制定工作小組的聯合召集人約翰?多拉。
《質量世界》:ISO為什么要成立氣候變化工作小組?
約翰?多拉:ISO在溫室氣體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想,應該制定一個指導方針,以確定如何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ISO 14090∶2019標準并沒有提供所有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個框架,使各組織能夠考慮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相關的政策、戰略、計劃和活動。此外,該標準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所以無論你在哪個部門工作,大家都會使用相同的術語。
《質量世界》:該標準對組織有什么要求?
約翰?多拉:該標準的要求之一是預先計劃,要求評估組織的適應能力。它考查組織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在細節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正確的評估,以及是否有正確的決策管理。它揭示了各組織是否正在利用關于天氣和氣候的最優數據制定未來的計劃。在這個階段,組織還可以了解高級管理層的知識水平,以及他們是否了解氣候變化的重要性。
組織在創建適應計劃時,會逐步使用所學到的一切知識。一旦計劃起草完畢,下一階段是決定如何實施該計劃,并將監測和評估實施情況的方法整合在一起。利益相關者應該盡早參與進來。
《質量世界》:這些措施的廣泛采用將導致什么結果?
約翰?多拉:由于使用的語言一致,各個部門能夠理解良好適應的概念,并能夠比沒有標準時更快地制定計劃。有了這個標準,公司將會看到10、20、50、100年后的未來。公司將了解自己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并作出相關的反應。
約翰?多拉為希望改善組織可持續性活動的質量專業人士提供了三條重要建議。
(1)預先計劃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它要求你評估組織的適應能力,以便對整個企業有一個廣泛的了解。這個初始階段還需要確定適應的障礙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障礙。
(3)如果你是一家從事設計和施工的組織,那么考慮制定自己應對未來天氣模式的規則。當前基礎設施的設計標準所使用的天氣標準可能已經過時——許多建筑標準參考的是歷史氣候和天氣模式,有些還是1990年以前的。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分會的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了,這相當于約13億噸水果、蔬菜、肉類、乳制品、海鮮和谷物。它們在農場因無人購買而腐爛,在配送過程中丟失或變質,或被丟棄在酒店、雜貨店、餐館、學校或家庭。這不僅浪費了種植、運輸和包裝所需的能源和水,食物腐爛時還會產生甲烷—— 一種比二氧化碳效果更強的溫室氣體。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僅在美國,生產、損失或浪費的食物產生的溫室氣體相當于3700萬輛汽車排放的溫室氣體。
《質量世界》采訪了致力于減少商業廚房食物浪費的Winnow公司的市場總監大衛?杰克遜,了解該公司是如何幫助廚師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測量、監控并將垃圾減少一半的。
Winnow于2013年在倫敦成立。該公司的技術已經在超過40個國家的酒店、餐廳、游輪和其他類似的大型商業場景中應用,并幫助1000多個廚房運營利潤更高、更可持續的業務。
杰克遜告訴《質量世界》, Winnow想解決的挑戰是利用數據幫助廚房提高效率和減少垃圾,消除全球范圍內的食物浪費。Winnow會分析扔進垃圾桶的垃圾,然后對其進行智能稱重。攝像機和秤用來識別被扔掉的食材及其重量。通過一臺聯網的平板電腦,工作人員可以快速識別丟棄食材的種類,以及在哪個生產階段被丟棄。云端軟件將分析當天的數據。
“我們的數據顯示,所有購買的食材中有5%~15%最終在廚房里被扔掉了。”杰克遜說,“這并不是因為廚師工作能力差,也不是因為他們不考慮質量和最佳實踐,而是因為我們要求廚師在準備多少食物方面做出相當復雜的預測。由于信息不完善,很多食材被浪費了。”
Winnow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并將質量嵌入業務的方法,是提供關于被丟棄食材的更好可見性。“我們正在為商業廚房提供一種以數據為導向的方法,使捕獲信息的過程自動化,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廚房的工作方式。”杰克遜補充道,“我們希望,到2025年在食材直接成本方面節省10億美元,同時減少浪費食材產生的巨大環境成本。”
Winnow在全球各地的商業廚房都有業務。杰克遜介紹了該組織如何在不同的地區開展業務:“僅僅把技術放在廚房里并不能推動你想看到的變化。我們需要與廚房團隊成員接觸,向他們傳授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或者從我們認為最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角度進行溝通。例如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人們已經對可持續發展問題充滿熱情,所以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推進工作。在印度,有一種道德觀念認為浪費食物是可怕的,因為這個國家有很多人缺乏食物。我們為廚房配備了冠軍團隊成員,他們將接受額外的技術訓練,并領導和加強整個團隊的新做法。”
正如杰克遜所指出的,“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詞,許多企業都在尋找利用數據提高效率的方法。然而,成功的實施最終取決于如何應用這項技術。“我們對未來的展望不是由機器人來管理廚房,而是由有創造力、有激情、對食物有深刻了解的廚師來管理廚房。”杰克遜總結道。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因此中國有很多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等,每一個節日背后都有相對應的傳說故事。相比之下西方的節日就顯得有些單調且節日數量遠不及中國。在英語和漢語的互譯上,中國節日的專有詞匯比其他西方國家要多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節日的英文翻譯具有多樣性。
英國初創公司生物豆(biobean)正在開發將廢棄咖啡渣回收制作成固體生物燃料的工藝和產品。鑒于全球咖啡的巨大消費量,這可能會產生重大環境影響。《質量世界》采訪了生物豆公司的首席工程和生產官黛安?米切爾,了解該公司是如何回收咖啡渣并將之用于制造咖啡衍生質顆粒、木柴、天然香料、染料和色素以及實施的其他創新。
《質量世界》:生物豆公司生產什么產品?
黛安?米切爾:我們從英國各地的零售店獲取咖啡渣,將它們轉化為固體生物燃料。我們還從廢棄的咖啡渣中提取殘留化合物,生產用于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天然調味產品。作為一家公司,我們不斷地尋求創新或擴大利用廢棄咖啡渣生產的產品范圍。
《質量世界》:你們如何管理健康安全環境和質量職能?
黛安?米切爾:我們有一個環境管理系統,以及一個健康和安全管理系統。我們不斷演進,以確保我們的所作所為符合最佳實踐。我們為工程設計制定了嚴格的政策和程序,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公司一切工作的核心。
我們想盈利,也想長期存活下去!我們致力于減少自己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我們內部使用的經過獨立驗證的碳足跡評估工具。
《質量世界》:你們獲得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認證的過程,涉及哪些工作?
黛安?米切爾:大約兩年前,我們開始考慮這個標準。我們在逐步成長,需要改進公司的內部流程,我們的環境管理系統也需要更新。我們希望確保擁有基于公認標準的健全系統。對我們來說,獲得ISO 14001∶2015認證很有意義,因為我們真的想提高我們的環境績效。獲得認證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除了流程、實踐和新記錄之外,我們還必須制定新的政策,必須接受外部審計。這一過程的最大挑戰是提高內部意識。我們是一個小團隊,但我們有很大的抱負,需要確保仍然給予團隊自由,讓他們做最擅長的事情,同時遵守正確的政策和程序。我們對員工進行了很多意識培訓,并讓他們參與一些外部課程。
《質量世界》:你對致力于提高企業可持續性的質量專業人士有什么建議?
盡可能地整合系統。例如,質量和環境管理系統之間存在協同作用,與其單獨探究它們并從頭開始,不如利用已經獲得和正在做的東西,在整個企業范圍內培訓你的員工。向他們提供意識培訓,讓他們也參與這個過程,告訴他們你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每個人都參與這個過程,真的很有幫助。
英國鐵路網公司(Network Rail)的麗莎?康斯特布爾有一個幾年前可能還不存在的工作頭銜——天氣彈性和氣候變化適應戰略經理,需要確保公司考慮氣候變化影響并改善英國鐵路。
康斯特布爾表示:“公司里有很多人都在從事天氣影響的相關工作,而我的任務是從戰略角度把他們聯系在一起。”
氣候變化對組織有何影響?康斯特布爾表示,預計極端天氣將更加頻繁和嚴重,這將給公共交通帶來重大影響。“我們每年都受到天氣的嚴重影響。由于延誤和取消,天氣影響每年給英國鐵路網公司造成約1億英鎊的損失,而包括應對、維修和社會經濟影響在內的全部成本可能接近3億英鎊。”
英國鐵路網公司制定了一項戰略——天氣彈性和氣候變化適應(WRCCA)戰略,以幫助該組織變得更具彈性,提高該組織對天氣和氣候變化影響的理解。
康斯特布爾在2016年加入鐵路網公司后的第一項任務,是制定公司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每個對天氣負有責任的人都參與了這項戰略。”其目標是在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后能夠盡快啟動并運行列車,并建設能夠抵御氣候變化影響的基礎設施。
這不是一項容易完成的任務。康斯特布爾告訴《質量世界》,鐵路網公司一直在進行大量研究,以了解天氣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害和風險,為企業的不同部門提供戰略和行動計劃的支持。
英國鐵路網公司正在更新自2014年以來的天氣和氣候變化計劃,以考慮未來5年的優先事項。康斯特布爾說,將氣候變化事宜納入該組織當前流程的一種方法,是更新鐵路網公司負責的所有鐵路設計、運營和維護標準。同時,英國鐵路網公司也在評估自身與ISO 14090標準的差距。
康斯特布爾說:“我想用它來引導公司步入正確的方向,并幫助其他業務部門了解我們為什么要做某些事情。我們目前正在開發一個集成管理系統,與ISO 14001標準和ISO 55001標準保持一致,所以如果企業作出決定,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納入ISO 14090標準。”
對康斯特布爾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了解天氣的全部成本。“延誤和取消造成了大量的財務損失。但除此之外,還有由于操作響應、資產維修、持續維護產生的成本,以及項目團隊不得不從一個項目轉移到另一個項目引發的關聯影響。另外,還有社會經濟影響。當鐵路關閉時,人們無法到達他們需要去的地方。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充分反映在我們的商業論證中。”
除了了解天氣的成本,康斯特布爾還希望更好地了解公司未來的投資領域。她說:“我的下一個挑戰是將所有相關信息整合起來,并傳達給公司,讓公司明白,他們現在可以也應該為氣候變化做些什么。我認為,公眾日益增加的氣候變化意識,正在推進企業關注環境的可持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