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娜

最近去北京參加了一個短視頻公司的培訓,最后有個達人分享環節,異常精彩。
一個達人說自己剛剛做視頻和直播,從去年七月開始,短短三四個月,她和老公拍了六十多個視頻,做了一百場直播,有一天直播了十一個小時,售賣了一千多套書。堅持下來,她發現自己居然賺了兩百多萬元。
這個女孩被平臺邀請做視頻和直播的時間,其實和我差不多。仔細看之前的數據,我們倆相差無幾,我好像是差一點堅持、差一點行動力,就能成功。我追悔莫及。
從北京回上海的高鐵上,我卻想通了這件事。表面上,我們和別人相差的只是一點點,真相卻是相差萬里。有時,你敗給自己的,不僅僅是堅持,還有眼界、見識,以及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再看看身邊,經常會有人說,我差一點點就考上大學了,我差一點點就能和某人結婚,我差一點點就能拿下那個項目。好像差的這一點,差的是運氣,是命運對自己的辜負。但命運是自己選擇的。所謂的差一點的結果,也是自己妥協后想要的人生。
自從做了人物采訪系列,我開始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的過程,最能看清楚自己究竟差在哪一步。一次,我本有機會可以郵件采訪一個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家。對方要求我在周三把提綱給她的編輯,我卻拖延了一天才交上提綱。
結果是,對方不再理睬我。
我不無遺憾地對同事說,我差一點就可以采訪到她,我是多么喜歡她。同事卻笑我并不夠喜歡那位作家。如果真的喜愛,自然會重視彼此之間約定的時間點。
我為沒有采訪到她而倍感遺憾,卻沒有反思,是自己的失誤讓自己只差一步,而往往這一步,決定了整件事情的成敗。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都不能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古訓,古人早已告知。但毫厘之難,高低立見。
一開始差一點,到后來的差很多,這需要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無數次降低自己的底線,允許自己去接受差一點的結果,最后,就會過上委屈且無力改變的生活。
所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真的不要接受差一點的安排、差一點的生活,以及差一點的結果。總要奮力去掙脫,去改變,去與生活較量上幾番后,再去接受、去妥協。
總有人問我,成年后再回想,讀書時的遺憾是什么?
應該是從未狠狠地要求過自己。我定過很多目標,也認識到了實現它的重要性,但每次未完成的時候,內心卻會習慣性地原諒自己,說“算了吧”。
那個時候不知道這是縱容,是從一開始就愿意和命運妥協的行動。而此刻,我把這真相寫出來,并愿意打碎從前的妥協。我想去走更難卻能收獲更多的路,哪怕路上有很多考驗、坎坷,哪怕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平靜,我也不愿再對差一點的結果說:“你好,我愿意接受。”
(摘自《年輕人》2020 年第12 期,王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