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麗
摘? 要:目前國內外教育界不斷進行研究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就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這一課題逐步被教育界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已經成為我國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媒體課件ppt、電子白板、微課等這些新媒體新技術手段不斷運用并服務于美術教學,本文結合二年級上冊第15課《我和馬兒在一起》來談談在本課中如何創新的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美術學科教學,開展高效先進理念的現代化課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ppt;白板微課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0-0115-02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is topic is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education circ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Multimedia courseware PPT,electronic whiteboard,these new media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 class methods used frequently and in the service of the fine arts teaching,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second grade top volume lesson 15 “the horse and I ”together to talk about in this lesson how to innovate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in the fine arts discipline education,to carry out efficient advanced ideas of modern classroom,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Multimedia PPT;The whiteboard micro class
在時代大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已成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在當前的趨勢下,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的整合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恰當的運用一些新媒體新技術手段,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下面從三個大的方向來介紹信息技術在《我和馬兒在一起》美術課堂中的運用。
1. ppt在《我和馬兒在一起》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多媒體ppt課件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多媒體課件要注重每一細節的設計,才能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需要依據教學設計進行精心設計和規劃,充分發揮輔助教學的功能,它作為一種技術應恰當地利用到學科教學中,以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學科性特點。
現就執教的一節二年級上冊的美術課《我和馬兒在一起》來談談ppt在本節課的運用。本課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20課 “造型·表現”領域的一節美術課,通過“看、想、說、試”等多樣教學活動,結合多媒體ppt貫穿整節課堂,利用白板、微課等信息技術輔助來引導學生從中認識馬兒,了解、學習馬兒的基本身體結構、姿態、色彩及花紋;引導學生學習馬兒從走到跑到躍起的姿態變化,能夠從基本知識的學習中,掌握如何畫馬兒,增強愛護馬兒及小動物的意識。聯系生活,著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注重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
首先ppt設計的整體風格要符合學科特點,依本節課的課程內容所需結合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來設計,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知識點環節也就是馬兒的結構、姿態、色彩內容的講解上,圖片選擇少而精簡,富有代表性,將結構的講解放在了一張ppt里來講,此知識點的講授,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內容看似精簡,但整張ppt的效果的設計,非常的繁復,這需要老師一定的邏輯性,來精心規劃和安排設計課件,層次性地呈現馬兒的頭、身體、鬃毛、尾巴、軀干、腿等結構,對其細致分析為后面創作做好基礎鋪墊。抓住二年級孩子的學情及心理特征,高效掌握知識且充滿吸引力的在快樂中學習。在馬兒姿態分析這一知識點學習上,如何讓學生有意思又更快的了解馬兒行走、奔跑和躍起時地不同外在特征,設計了幾何形概括出馬兒的各個組成部分,這樣的呈現更能讓學生直觀學習、分析馬兒的姿態變化,引導學生在興趣十足的狀態下,更快的認識馬兒姿態,這樣的設計應該說相對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將ppt的設計根據教學設計盡可能的靈活規劃,這不僅需要老師將個人教學想法、風格注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也需要對ppt的各個功能有很多的嘗試和熟悉了解。
多媒體ppt運用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每節課都必須用PPT教學,有時不用也會有好的教學效果。PPT一般是事先制作好的,所有的效果設置也是固定,帶有一定的現場教學限制,不便于師生臨場發揮抓住一些交流中的閃光點,它會有一定的程序性的特點在里面,不易變通使用。為了達到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效果,體現師生、生生雙邊關系,我在后面的學習環節加入了白板的使用,以更好的輔助教學。
2. 白板在《我和馬兒在一起》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電子白板,又稱電子交互白板,它把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集于一體,使用起來方便、靈活、效果好,教學會變得更加精彩。在課堂教學中,互動是白板運用于課堂教學的靈魂。多媒體互動電子白板不僅僅是教師專用的,還是學生的,電子白板技術為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術支持,奠定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的技術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拓展課堂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本節課在多媒體ppt使用基礎上,結合了白板操作形成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上講臺操作白板。如使用白板拼擺挑環節:在馬兒身體結構部分的講解上,每出現一個結構,利用白板橡皮擦工具,即刻呈現蒙層設置中的內容,使得每一環節的白板運用都有所不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馬兒花紋、色彩局部特點分析環節,利用白板放大鏡功能,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以一種近距離的感受細致了解馬兒的局部色彩、花紋。在馬兒姿態的分析環節,讓學生利用白板拼出馬兒行走、奔跑、躍起的姿態,馬兒的每個身體結構都用直觀的幾何形概括,在白板操作時移動幾何形,挑戰拼出馬兒不同姿態,在拼擺過程中,同時讓學生思考馬兒姿態特征,讓學生親身探究馬兒姿態,突破重難點,對創作環節起到了有效的鋪墊。
3. 微視頻的制作在《我和馬兒在一起》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微視頻設計的應用也是現在課堂教學中大趨勢,微視頻短小精悍,針對學生學習中疑難問題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主自學。本節課微視頻的設計制作需要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也需要老師較高的知識儲備,教學資料收集整合,對要設計的內容有一個明確的框架,在最短的時間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本節課的微視頻設計我穿插在示范環節中,將創作過程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同時微示范視頻的設計制作利用白板結合演示完成。如,利用喀秋莎錄頻軟件,錄制在白板上手繪創作《我和馬兒在一起》的畫面,同樣是手繪,但是利用白板繪畫功能手繪,給孩子們在視覺上形成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讓示范變得高效而又新穎,最后利用喀秋莎錄頻軟件進行后期制作剪輯,增加視頻效果,在如何畫我和馬兒做了有效、生動的示范,讓學生難點的學習中,即掌握方法,又感受微示范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手機、相機錄制的手繪示范的模式中,而是可以利用白板軟件、電腦創作來完成,讓孩子們在學習中也體會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散發的魅力,提高學習興趣及注意力,同時體現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的利用及整合能力。在本課的課堂拓展及情感升華處,進一步利用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同齡學生在課后的二次想象、創作,結合學生錄制的作品介紹視頻,剪輯制作整合為一個視頻,不僅讓學生知道該如何會繼續發揮想象,創作我和馬兒在一起的畫面,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其他同學在創作中的想法,從中汲取不一樣的創作靈感,也在他人的作品視頻介紹中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本節課的微示范的開發,不局限于傳統的示范形式,而是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白板等技術有效的完成,輔助教學突破難點。設計制作一節精彩的微示范視頻,首先是確定選題—撰寫腳本—素材準備—視頻錄制—后期制作—教學反思。即先將所要錄的內容做成白板形式;再喀秋莎軟件開始錄制,老師對課件進行講解和示范操作,最后利用喀秋莎錄屏軟件進行后期編輯,形成有特色的的微示范視頻,有效輔助美術課堂教學。
4. 小結
《我和馬兒在一起》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一節美術課,本節課融合現代多媒體技術,除了通過圖文ppt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結合白板互動,不同環節內容的微視頻輔助教學,學生積極參與美術課堂,能夠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學生在教師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學有所獲,獲有所思。在多種信息技術運用于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有很多的美術課程是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完成,需要教師自身不斷提升自我新媒體新技術的理念與認識,做有益于學生學的美術教學,做抓細抓特色能夠吸引學生的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作品等視覺的感受、認識與理解,也只有這種“學生的課堂”,才是高效先進理念的現代化課堂,才能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目前在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中,對于老師們也會出現畏懼接觸信息技術的現象(不愿意主動接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必然趨勢,需要老師不斷地接受時代的技術手段,避免被時代的淘汰,這是我們必然掌握的技術和迎接的挑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更好的為學科所服務,應用的嫻熟成度也將直接影響到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如果不主動學習,停滯在一張嘴巴一根粉筆的時代,將被時代吞噬。那么可想而知,老師的技術層面不更進,信息閉塞,那么在課堂上學生所觸及的信息領域也將受到限制,甚至在信息領域方面還滯后于學生。因此老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它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我們學科的本位是美術,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取代學科的特點,比如,美術學科的教學依然是美術而不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學科上的應用,只能說更好的體現時代性的學科教學特點和提高教學效率。八九十年代,一張嘴巴一根粉筆老師在三尺講臺上滿堂灌輸,逐漸的出現了展臺投影儀等信息技術輔助設施,到近兩年白板一體機等新型的信息技術設施出現在了課堂教學中,那么再過五年十年是不是還有更先進的的設施取代它們,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故,無論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如何融合,信息技術只是用來輔助美術教學的手段,是美術學科教學使用的工具,不能以技術手段來取代美術的學科性特點,合理的利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章劍衛,姚灶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D]杭州: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200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