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國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中,化學學科作為6選3的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制,這更加要求學生具備得分意識,規范答題,做到分分必爭。要提高學生規范答題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規范審題的能力,讓學生建立化學思維模型并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
[關鍵詞]規范審題;規范答題;思維模型;易錯點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35-0078-02
化學是一門具有復雜知識點的學科,許多學生認為化學偏文科,難度與其他理科相比應該會簡單些,從而在高考選考科目中選擇化學,但是在選科后發現單憑識記化學知識點是很難把化學學好的,考試成績也與預想的相差較大。其實在化學學習中,學生不僅要記住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規范答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題目的完美解答,得到理想的分數。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收集學生的各種錯題,分析學生的易錯點,并從這些真實的例子中找出規范答題的方法,最終幫助學生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
一、答題易錯點
1.有機化學基礎模塊中的化學式、最簡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鍵線式,以及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中的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排布式、價電子排布式、軌道表示式、價電子軌道表示式均容易出錯。
2.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沒有分清式子中間是用等號,還是可逆號或箭頭。例如,有機反應方程式用箭頭,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用可逆號,相互促進水解至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用等號。
3.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22.4 L/mol進行氣體體積計算時,沒有判斷是否在“標準狀況下”,沒有注意三氧化硫、己烷、水、氟化氫、四氯化碳等物質的聚集狀態(需要判斷物質是否為氣體)。在計算溶液的pH值需要用到水的離子積1×10-14時,沒有判斷所在溫度是否為25 ℃。
4.任何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必須簡化成最簡形式。如書寫同一裝置中的兩個電極反應式時,得失電子數要相等,但是在書寫單個電極反應式時化學計量數必須化成最簡形式。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時要滿足得失電子數相等,離子方程式中電荷要守恒,書寫熱化學反應方程式時不要漏寫、錯寫物質的聚集狀態。這些都是學生答題時容易忽略的。
5.做簡答題時由于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能準確使用化學語言回答問題,表達不準確、不規范等。
出現上述情況多是由于答題時一系列不規范的表述造成的??荚囘^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平時訓練的真實再現,因此學生在考試和平時訓練中都要認真規范地答題,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知識性失分?;卮饐栴}時務必要理解題目要求,合理使用化學用語規范答題。
二、實現規范答題的具體措施
1.規范審題。審題時要避免少讀、漏讀、錯讀關鍵信息或者僅閱讀句子中的一部分內容就根據自己的做題經驗臆測題目要求。從題干的描述中提煉出解題所需的關鍵信息是準確規范答題的前提。從目前的試題形式來看,常見的材料信息主要有:一定篇幅的文字信息、各種圖譜信息(核磁共振氫譜、質譜、紅外光譜等)、制備型或提純型實驗裝置圖、化工工藝流程圖、帶有各種數據信息的表格等。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素材的處理方法,才能準確規范地審題并提取有效信息來解答試題。文字敘述類信息可利用思維導圖來解決,比如可將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知識歸納成思維導圖。學生如果具備了將文字信息轉化為思維導圖的能力,學生的審題能力會有大幅度的提高。處理圖像材料時學生需要學會讀懂圖像,圖像中常包含的要素有:橫坐標、縱坐標的物理量,起點、拐點、交點、終點等含有特殊物理意義的點。若學生能將這些要素弄清楚、解釋明白,自然就能順利解決問題。有實驗流程圖時,學生在審題時往往會把一些關鍵性的內容忽略掉,這是因為題目中的文字包含一些隱藏信息,只有將流程圖與文字表述相結合才能正確理解題意,做好化學實驗流程圖類的型題。處理帶有各種數據的表格時,要注意表格當中常常隱藏著解題的“鑰匙”。這種題型需要學生仔細分析,并運用比較、歸納、演繹、分類等多種手段找出關鍵數據,進而順利解決問題。
2.構建思維模型,培養學生的模型認知能力。比如構建元素化合物的思維導圖,可以為解決元素化合物類推斷題積累大量素材,幫助學生解決該類型推斷題;構建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模型,有助于學生掌握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及計算。對于不同類型的化學題,學生要有非常明確的思維方向,知道簡便解決問題的大體步驟。
(1)在解答推斷題時,要審明題意,明確范圍,注意題目所給的限定條件,并緊扣現象做出正確判斷,進而得出明確的結論。首先綜合分析推斷題題干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然后再試著推斷出其中涉及的各種物質。不能只從一個方面、一個角度去考慮,而是多方面地從題目中尋找“題眼”,如特征反應、特征現象、特征結構及特征數據等,特別要注意無機物元素及化合物知識與有機化合物知識之間的聯系。采用這樣的推斷方法,不管是無機推斷題還是有機推斷題,都有利于準確快速地推斷出題目的答案。高中化學推斷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思維容量較大,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所以學生在解答推斷題的過程中要熟練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推斷題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分析和推理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1]。
(2)在解答應用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會利用外顯信息正確模仿遷移;二是排除干擾信息,合理篩選有效信息進行遷移;三是挖掘潛在信息,注重聯想類比遷移[2]。特別是處理有機題中的已知信息時,要認真研究化學方程式的變化形式,以及有機物化學鍵變化的部位、結構、方式、條件等。
(3)在解答簡答題時,要注意答案的關鍵字詞和知識要點,要正確使用化學語言去表述,不能基于主觀想象和猜測來回答問題?;瘜W語言要規范化,避免錯別字、詞語使用不當、概念混亂等?;卮饡r應注意回答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言簡意賅、邏輯性強。
(4)在解答計算題時,要注意看清題目的具體要求,準確判斷出題目中的化學含義、化學過程、基本思路。如果答題時需要寫出解題過程,盡量分步計算,不要列綜合式;要注意解題步驟的規范化,同時還要結合必要的文字說明;計算過程中的物理量要帶單位;計算步驟要簡明完整。
簡而言之,在解答非選擇題時,學生一定要注意運用規范化的化學語言來表述,這樣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5)在解答實驗題時,需要搞清實驗的意圖、目的、原理,把握好基本實驗中的儀器組裝、改進,氣體的除雜、干燥、收集、尾氣處理等,還要抓住題目的切入點,運用自己已學過的知識規范做答。教師應對高中化學實驗題的解題技巧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常見的實驗題類型,并提出實驗題規范答題的相關策略,確保高三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3]。常見的一些高中化學實驗題文字表達模板如下:
①有機實驗中發生裝置上的長導管的作用:導氣和冷凝回流。
②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將飽和的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當溶液變成紅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③證明沉淀完全與否的操作:以判斷SO[2-4]是否完全沉淀為例,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再滴加BaCl2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說明SO[2-4]已完全沉淀,反之則說明沒有沉淀完全。
④檢驗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入某試劑(必要時可加熱,如檢驗NH[+4]),不產生沉淀、溶液不變色或不產生氣體,說明沉淀已洗滌干凈。
⑤關于濃H2SO4稀釋或混合的操作:將濃H2SO4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硝酸或乙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⑥洗凈玻璃儀器的標準:儀器內壁附著均勻的水膜,既沒有聚集成水滴,也不會成股流下。
⑦排水量氣讀取體積的要求:要使氣體冷卻至室溫;保證兩容器內液面相平;在讀取數值時,眼睛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點相平或相切。
近年來隨著高考試題的不斷改革,化學實驗題所占分值的比重有增無減,更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對高中生化學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同時這也是新課程的目標和優勢[4]。教師應加強學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和化學實驗答題規范性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試題答題能力。
綜上,在平時訓練中教師要強化規范學生的書寫,幫助學生過好文字關和符號關;要求學生在審題時一定要認真,對題目中的每一個關鍵字詞都要認真推敲,特別要注意題目中提供的已知信息。為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出現不完整、不規范的化學表述;要有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分析、應用中理解化學用語的含義,感受化學用語的價值,感悟規范化學用語的重要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培養良好、規范的答題習慣,只有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才能在考試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 施愛萍.解答高中化學推斷題的方法淺議[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7):72.
[2]? 宋偉.高考化學信息給予題的解題技巧與策略[J].中學化學, 2015(10):39-40.
[3]? 崔奎.高中化學實驗題的解題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9(22):19.
[4]? 龍再云.高中化學實驗的規范答題[J].速讀(中旬),2015(10):164.
(責任編輯 張 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