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從古至今,多數人對人一生中會出現的風險都有清楚的認識,不同的是,今日我們的風險管理手段有了明顯改變,從被動風險自留到科學風險轉嫁,你的家庭風險管理做對了嗎?
年終家庭財務盤點,既是對上一年度的總結,也是對下一年的規劃。說到規劃,就少不了對家庭風險的梳理與管理。在管理家庭風險的過程中,大部分家庭會遇到的問題就是誤判或忽視了真正的風險所在。
以常見的祖孫三代“421”或“422”的家庭為例:一對夫妻,上有4位老人,下有1個或2個孩子,很多人認為這類家庭最大的風險是孩子發生意外或生病,所以給孩子配置了大量的保險。我們可以理解父母愿意為孩子傾其所有的心情,但這種風險管理手段有個致命的問題:一旦為保單繳費的成年人失去續繳能力后,這些保單就可能成為一堆廢紙......
那么,一個家庭通常會面臨哪些風險呢?真正的風險承擔者是誰?我們又該如何正確應對各類家庭風險呢?
家庭風險的核心是收入損失風險
通常而言,一個普通家庭會有穩定持續的收入,也會有持續固定的支出,在風險沒有發生、收入大于支出時,這些家庭的生活必定會蒸蒸日上;但一旦收入減少或中斷,那么這些家庭就將陷入財務危機的泥潭。
所以,家庭最核心的風險是收入減少或中斷的風險。夾在中間層的夫妻雙方是家庭收入的主干力量,讓他們的人身風險得到充足保障,才能有效應對收入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其因為病、殘、亡等而導致個人遭受財務損失的風險,一旦此類風險發生,家庭收入來源之一將會中斷。因此,我們應盡早為家庭收入主力作出風險管理的規劃,這對于背負著房貸、車貸的家庭而言尤為重要。
商業保險是化解家庭收入主力人身安全風險的重要工具“,綜合意外險+定期壽險”的組合適合大部分家庭。
具體而言,普通家庭應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者優先配置“高保障、低保費”的綜合意外險,它屬于一次性給付型保險,若被保險人因意外致殘或身故,二三百元的保費可撬動上百萬元的賠付;而定期壽險則可以被看作是為了保障家庭經濟支柱責任的保險。
從理賠方面看,大部分意外保險可賠付的情況定期壽險也可以賠付,例如身故。兩者之間的不同在于,綜合意外險的保障期通常為1年,而定期壽險的保障期為數十年不等,故定期壽險的保費會略高一些。
這兩類保險可以同時購買,在風險發生時可同時獲得兩份賠付。要注意的是“綜合意外險+定期壽險”組合的保額加起來,以能夠覆蓋或超過房貸和車貸為佳。例如房貸為80萬元,那么為家庭收入主力投保的意外險保額至少為80萬元,定期壽險保額也至少為80萬元,如被保險人死亡,收益人至少可獲得的賠付為80萬元,能夠滿足房貸償還需求。
其次,家庭財務風險除了因收入主力殘、亡而長期失去收入來源的情況外,還會遇到因其生病、意外而無法工作,致使家庭收入在一段時期內減少的問題;同時,家庭還要面對計劃外的大額醫療費用支出。“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是應對家庭收入主力健康風險的標配。
通常情況下,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在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重疾險作為一次性給付型保險,一旦被保險人罹患合同約定的某類重大疾病,便可獲得約定數額的賠付,這個約定的賠付數額(即保額),主要是用于彌補患病治療期間的收入損失以及醫療康復費。例如,某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的月收入為1萬元,重大疾病所需的治療康復期平均為2年,2年內該家庭的收入損失為24萬元,那么該家庭購買重疾險的保額應高于24萬元;考慮到病人出院后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或休養期,所以建議本案例中家庭購買重疾險的保額最好能達到40萬~50萬元。
重疾險雖然可以補償家庭收入損失,但是家庭還要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百萬醫療險”來緩解壓力。“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保險,被保險人在產生醫療費用后,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百萬醫療險”的保額通常為100萬元,能夠滿足大多數重疾的醫療費用。
但要注意的是“,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都有較高的購買門檻,它們對健康告知要求較高,已有既往病史的家庭可考慮購買特定的防癌險,或各地推出的惠民保等保險產品。
家庭成員的責任風險不可忽視
家庭成員的行為有時會給他人帶來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失,并因此承擔法律所要求的賠償責任,即責任風險。在現實生活中,這類風險中最常見也是大多數人覺得難以承受的情況是,駕車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和人身損失,需要依照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對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損失進行賠償,也需要賠付他人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損失。
商業車險是國內投保率最高的保險產品之一,但要注意的是投保的保險額度是否足夠應對車禍的發生。當下私家車輛越來越多,發生車禍的概率也在上升,考慮到人均死亡賠償標準已達百萬元以上的現狀,擁有車輛的家庭在投保商業車險時需要特別注意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金額足夠高才能有效支付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格駕駛員在駕駛被保險車輛中發生意外事故而致第三者的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失時所需承擔的賠償費用。在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的地區,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建議設定在100萬元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投保了交強險不等于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雖然交強險也包括死亡傷殘賠償的條款,但是其規定賠償限額為18萬元,這個數額遠不能達到《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死亡賠償標準。發生車禍事故的潛在風險難免,在人身傷害損失賠償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每年多花幾百元購買高保額的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很有必要,由此也能讓抵御風險的能力顯著提高。
另外,常見的家庭成員責任風險還有家養寵物咬傷鄰居后需要承擔寵物造成他人損失的情況,各個家庭可對此類風險會造成的醫療費、財產損失費等進行評估,倘若預估損失在家庭經濟不可承受的范圍內,建議投保相應的寵物保險。
財產保障是家庭風險管理的軟肋
相比車險,家財險在國內的受重視程度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少有人會為家庭財產投保。哪怕是在一二線城市,大多數價值數百萬元、上千萬元的房屋也都處于“裸奔”狀態。所以占家庭總資產比重最大的房子,反而是家庭資產中最脆弱的部分。比如,今年在河南、山西發生強降雨導致的水患,對受災地區的農作物、電力設備、房屋造成了較大破壞,不少家庭遭受了嚴重的家庭損失。除了雷擊、臺風、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天災”外,自己房屋內一旦出現火災、漏水等事故,不僅自己家的財產會受到損失,還可能殃及樓上、樓下的鄰居,所產生的維護和賠償金額會相當高。面對此類家庭風險,一份有針對性的家財險就可以有效化解,其除了能對房屋本身提供有效保障外,也可將房屋、裝修及屋內財產共同納入保障范圍。
此外,有房屋出租的家庭,還可以選擇專門針對房東的“房東險”。比如,房子出租后發生火災、水管爆裂、自殺、盜竊等犯罪問題,會影響到第三方財產和人身安全的損失,到底是由租客還是房東負責賠償呢?由此而導致的租金損失該如何彌補呢?“房東險”就是針對這一系列問題而提供的解決方案。從本質上講,“房東險”是家財險的一個衍生產品,有時候是涵括在家財險下面各項保障責任的一個組合套餐。目前,平安產險、太平洋財險等財險公司都提供有不同類型的“租房險”或“房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