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理財不僅要關注自己的賬戶,還要關注時事熱點,近期有哪些銀行理財相關的熱點事關你的錢袋子?哪些貸款被禁止了?樓市迎來積極信號了嗎?養老理財有哪些新動向?
消費貸“偽創新”遭遇嚴監管
近幾年,銀行通過制造噱頭等方式推出各種“創新消費信貸產品”。例如今年3月份,某中小銀行曾因為一張“彩禮貸”的海報引發巨大爭議。此外,還有銀行推出“墓地貸”“婚慶貸”“結婚貸”等產品,令人大跌眼鏡。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服務煤電行業
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銀行機構不得開發違反公序良俗、助長社會陋習和不良風氣的“墓地貸”“美麗貸”“彩禮貸”等消費信貸產品,堅決打擊各種“偽創新”。此外,《通知》要求規范信用卡經營行為,嚴控單一客戶發卡數量和授信額度,規范分期管理,不得通過誘導過度分期等方式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防止以卡養卡、以貸還貸,助長過度負債。
銀保監會談保障剛需群體信貸需求
“目前,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貸款。”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暨監管重點工作發布會上,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在回答有關房地產市場專項監管工作時表示,保障剛需群體信貸需求,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持。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持續落實好房地產長效機制,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0月房貸利率迎來年內首次下調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0月份多達20城房貸利率出現下調,其中14城首套房貸利率下降,14城二套房貸利率下降,有9城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均下調。整體來看,全國90城首套及二套房貸利率分別為5.73%、5.99%,均較上月下調1個基點。“這是年內首次環比下調,也代表著房貸環境有所改善。”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
下調城市除了廣州、深圳外,多為三四線城市。其中,洛陽、湖州、廣州、中山、襄陽、達州、無錫、泰安等城市于10月首套房貸利率下調幅度均超過10個基點。值得一提的是,洛陽首套房貸利率較上月下調25個基點,為所有城市中下調幅度最大。
《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發布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養老金融發展備受關注。目前,我國養老金融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近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有望補足養老金融數據方面的薄弱之處,為加快我國養老金融發展步伐提供重要推動力。
《報告》顯示,在養老金融參與情況方面,銀行存款仍然是調查對象進行養老財富儲備的主要偏好。選擇銀行存款的調查對象人數占比達50.81%,其后依次是商業養老保險(27.98%)、銀行理財(26.27%)、房產(21.69%)、基金(15.59%)。還有一些調查對象通過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股票、信托、國債等方式進行養老財富儲備。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5.92%的調查對象尚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此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9歲及以下和60歲及以上。從養老財富儲備量來看,有將近八成(77.79%)調查對象的儲備金額在50萬元以下,31.91%的調查對象養老財富儲備在10萬元以下,僅有22.17%的調查對象的儲備金額超過了50萬元。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認為目前養老金融產品存在的突出問題體現在收益率偏低、產品介紹不夠清晰明確、期限太長等方面,此外還包括風險較高、起投金額較高、交易不夠便利等。
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花落 4 家理財公司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根據《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自2021年9月15日起,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市、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單個投資者的購買金額原則上不超過300萬元。
此外,目前部分人身險公司已經開展了一些養老產品的銷售和管理。銀保監會選擇了人保壽險、國壽股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壽險等6家機構,在浙江省、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今年9月,銀保監會還批準在北京籌建了專門的養老保險公司。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業務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等虛擬貨幣具有非貨幣當局發行、使用加密技術及分布式賬戶或類似技術、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點,不具有法償性,不應且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兌換業務、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價服務、代幣發行融資以及虛擬貨幣衍生品交易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擅自公開發行證券、非法經營期貨業務、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一律嚴格禁止,堅決依法取締。對于開展相關非法金融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