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體系由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部分構成。目前,我國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民醫保”體系更加健全。
不同群體怎樣參保和繳費
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應按照屬地原則按規定共同繳費,參加所在統籌地區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時,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用人單位繳費率是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既可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規定繳費;也可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戶籍人口可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可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由個人按照各地規定繳費。如上海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的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繳納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的比例分別為30%和14%。各地相關信息可在所在地醫保局網站查看。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如何確定
用人單位和(或)職工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即可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包括中醫醫院)和定點藥店管理。參保人員可選擇若干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也可持處方在若干定點藥店購藥。參保人員發生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規定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統籌基金有起付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起付標準原則上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額原則上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左右。
起付標準以下的醫療費用,從個人賬戶中支付或由個人自付。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主要從統籌基金中支付,個人也要負擔一定比例。超過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可以通過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商業醫療保險等途徑解決。
待遇享受等待期醫療費用不予支付
考慮到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基金運行情況的差異,國家層面對基本醫保參保人補繳中斷期間醫療保險費后的待遇享受等待期沒有作統一規定。
基本醫保制度實踐中,為防范無病逃避參保繳費責任,有病臨時參保享受待遇等選擇性參保的道德風險,確保正常參保繳費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基金安全,各地都對參保人醫保關系發生變更時的待遇享受作了具體規定。
請注意,在一些統籌地區,首先,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實際操作中,多數統籌地區的普遍做法是,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中斷繳費后3個月(也有地方規定6個月)內補繳相關費用并繼續參保繳費的,從補繳費用的次月起正常享受醫保待遇,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其次,待遇享受等待期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在規定期限內沒有補繳醫療保險費的,再次繳費參保時,規定有3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待遇享受等待期,待遇享受等待期內,參保人需按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但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
居民醫保國家層面對補繳中斷期間醫療保險費后的待遇享受等待期也沒有作統一規定。地方實踐一般是上年9月~12月一次性繳納次年的醫療保險費,待遇享受期為次年1月1日~12月31日。一般不支持中途參保繳費,如果參保人員沒有在規定期限內繳費,則不享受待遇。僅少數統籌地區支持當年繳納的居民醫保費用,但都設置了1~3個月不等的待遇享受等待期,在待遇享受等待期內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
醫保繳費中斷怎么辦
那么,如果因換工作等原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發生中斷怎么辦呢?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應在基本醫療保險關系發生變更的3個月內,按規定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參保人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前后,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中斷不超過3個月且補繳中斷期間醫療保險費的,按參保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并享受相應的待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規定執行。如在重慶,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中,女性應累計繳費滿25年,男性應繳滿30年,且其中在重慶市的實際繳費年限需滿10年以上。達到這一最低繳費年限后,當參保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了最低繳費年限認定之后,就可以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但城鎮職工大額醫保費是需要終身繳納的。
職工醫保轉移接續怎么辦理呢?參保人應到轉出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中止參保手續,開具參保憑證。參保憑證是參保人員的重要權益記錄,由參保人妥善保管,用于轉入地受理醫保關系轉移申請時,核實參保人身份和轉出地經辦機構記錄的相關信息。參保人參加轉入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后,向轉入地經辦機構提出醫保關系轉移申請。轉入地經辦機構應依據參保人申請,通知轉出地經辦機構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手續,確保管理服務順暢銜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單位少報社保繳費工資影響多大
每年開展社保繳費工資申報工作時,都會有部分單位不夠重視此項工作,不按規定計算和申報職工繳費工資,未將獎金、補貼等計算在內,結果是企業得小利,職工吃大虧。
第一,繳費工資報少了,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也就相應減少了。因為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繳費工資的3%左右,如果單位少報1000元工資,那么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會減少30元,一年算下來就少了360元。如果看病買藥時醫保賬戶中的錢不夠了,還需參保人自己承擔。
第二,單位少報繳費工資,還會影響到職工退休后的“養命錢”,養老金的多少,和申報的職工繳費工資有直接的關系。
第三,若職工發生工傷,其工傷殘津貼、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待遇的發放,均參照職工申報的繳費工資計算。以發生四級傷殘為例,如果單位少報1000元,職工將少拿傷殘補助金21000元,同時每月還將少拿傷殘津貼750元。
最后,如果有社保相關問題,可以撥打12333,記得加撥所在地的區號。這個很好記的電話號碼是各地人社部門的官方熱線電話,目前已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專門為大家提供咨詢政策的服務,包括就業創業政策、社保繳納、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等,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都可以向這個電話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