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微

金秋十月,潼南區柏梓鎮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檸檬清香。在這個“檸檬小鎮”的萬畝檸檬基地里,翠綠的枝葉和金黃的果實組成了一幅豐收美景。
郁郁蔥蔥的益達檸檬種植園內,廖成彬正帶著一群果農熱火朝天地采摘檸檬鮮果。老廖家在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龍臺鎮,距離柏梓大約半小時車程。10年前,他就把檸檬種到了潼南柏梓,如今的規模已經達到上千畝了。
當我們問他為何來重慶種檸檬時,廖成彬憨厚地笑著說:“農民種地,不分川渝。哪里有土地,我們就在哪里種。”
老廖樸實的回答中,透著川渝一家親的熱乎勁兒。事實上,重慶潼南與四川安岳毗鄰,兩地的果農從沒把川渝分得那么清楚。像廖成彬一樣從安岳到潼南種檸檬的還有很多,同樣也有不少潼南果販到安岳收購檸檬。
合作帶來收益Cooperation Brings Benefits
兩地之間果農來往交流,提高了檸檬的生產規模和質量。兩地相關部門也積極為果農們牽線搭橋,在生產資料供應、產品流通和加工領域為產業發展創造條件。
“一斤檸檬賣七兩”,這是在檸檬果農里廣為流傳的一句老話。說的是采摘的檸檬,至少有三成是次果,賣不上價。這對川渝兩地的果農都是一件頭痛的事。隨著2019年潼南引進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
這家公司以生產檸檬果膠為主,這一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等領域,目前主要依靠進口,市場缺口非常大。而生產檸檬果膠的原材料,正是賣不上價錢的次果。依托潼南、安岳等周邊地區巨大的檸檬產量,檬泰生物科技的生產線每年要消耗3.5萬噸果皮,極大解除了周邊川渝果農的后顧之憂。
為做大做強檸檬產業,潼南、安岳攜手探索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建立起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利益共享的合作發展機制,成功引入一批專業化檸檬生產、加工企業,共同服務兩地果農。檬泰生物科技只是其中之一。
重慶匯達檸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耕潼南多年,近年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釋放出的政策紅利,匯達檸檬在安岳也投資建設了兩家企業。去年,匯達檸檬就收購了安岳50000多噸鮮果用于深加工和出口。
正當廖成彬在果園里忙碌的時候,張軍也在來回奔波,忙著把安岳采摘的鮮果運到潼南的匯達檸檬廠房。張軍是安岳縣興喜岳檸檬專業合作社的駕駛員,之所以選擇去潼南,是因為這里離他的檸檬基地更近。
千億級檸檬產業集群100-billion Worth Lemon Industry Cluster
今年10月2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發布。一天后,2021中國·重慶潼南國際檸檬節在潼南開幕,川渝九地聯合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檸檬產區聯盟宣言》,在川渝毗鄰地區攜手打造千億級檸檬產業集群。
事實上,為了推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檸檬產區,川渝兩地早已開始了行動——
去年3月18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此后潼南和四川多個市縣也建立起黨政聯席會議機制。
四川省資陽市與重慶市潼南區共同起草《關于打造安岳潼南檸檬產區的總體方案》,從共建中國檸檬科技創新高地、中國檸檬良種苗木繁育基地、世界優質檸檬生產基地、中國檸檬精深加工集群等7個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今年6月,潼南安岳兩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還共同制定發布了《中國檸檬產區種植技術規范(試行)》,共同建立起聯防聯控機制,為兩地檸檬產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檸檬產區聯盟宣言》的發布,過去的“單兵作戰”逐漸轉變為“集團作戰”,推動檸檬產業在“雙循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從基地標準化建設,到深加工產業鏈,再到銷售渠道……深度融合帶來的,將不只是打造千億級產業“航母”,還有國產檸檬的國際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