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積極響應中央部署,進一步深化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合川區提高政治站位,樹牢一體化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唱響融城之歌、彈好協作之調、練就發展之功。
成渝“雙城記”的“合川和聲”,高遠而悠揚。
共唱“一家親”的山水歡歌
在重慶市合川區和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有一道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飛地”奇觀——武勝清平鎮棕灣村1組位于合川古樓鎮內,而古樓鎮天子村5組和6組的土地延伸到清平鎮內。
這些罕見的“飛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見證了合川與周邊四川市縣密不可分的往來。
三江匯流、山巒疊翠的合川,自古為巴蜀通衢、成渝要塞,不僅與四川廣安、遂寧、南充、廣元地緣接近,更與武勝、華鎣、蓬溪、岳池等地毗鄰接壤。
這種山水相依、地域相連、人文相親的不解情緣,讓合川與周邊四川市縣的區域合作由來已久。
唱響“雙城記”背景下,合川更是按下“快進鍵”,與周邊四川市縣簽訂協議13個,區級部門、鎮街簽訂對口協議60多個;10多個四川市縣來合川考察互動。
乘著“雙城記”的東風,合川與周邊四川市縣將“一家親”的山水歡歌唱得愈發嘹亮。
唱響“雙城記”的激揚音符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潮中,合川如何定格發展坐標?
合川確立的整體發展目標,是力爭在2035年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具有帶動作用,擁有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雙百”區域中心城市。
基于“大藍圖”,合川又確立了“四地一樞紐一中心”(即全國旅游目的地,西部產業高地、創新高地、應用技術教育和基礎教育高地,渝西北川東北交通物流樞紐、醫療康養服務中心)的具體目標,推進“四個融合”,提升“三個實力”,努力在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四個融合”方面,一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力爭2025年數字經濟總產值達600億元;二是區域融合發展,推進交通與主城同城化、與周邊一體化布局;三是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內涵,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張網”;四是產城景融合發展,加快釣魚城創5A和申遺,推進汽車城、網絡安全產業城、醫藥健康產業城、物流城“四大產業城”建設。
“三個實力”方面,一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發展汽摩裝備、網絡安全、醫藥健康“三大主導產業”;二是提升城市承載力,實施“三江六岸”整體提升工程,建設山水城文融合的宜居宜游城市;三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打造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
藍圖繪就、路徑明確……彰顯著合川在唱響“雙城記”中的新擔當新作為。
融入“經濟圈”的強力節拍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合川既是重慶“極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身處“雙城”的發展主軸。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
搭建工作機構、開展集中調研、強化統籌部署、積極對接協作……合川以蹄疾步穩的身姿,開啟了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新征程。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鐵路規劃布局,編制合川鐵路專項規劃;推進公路互聯互通,對外構建與主城交通同城化布局、對內形成城周一環線和貫通東南西北的二環線“兩個環線”;深化港口航運協作,共同推動改造提升一批水電樞紐,共同爭取嘉陵江井口航運樞紐項目。
現代產業協作共興——協同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 “產業示范園區”;深化區域物流合作,加速建設渭沱物流城和高陽鐵路貨運站;建設文旅走廊,成立嘉陵江國際文化旅游產業聯盟,與周邊四川城市策劃5條精品旅游線,打造產業平臺載體,建設合川—廣安—長壽經濟協同發展示范區。
協同創新聯動共贏——搭建科創平臺,新建博芯半導體研究院等研發機構9家,創建博琨瀚威等6家國家級企業研發平臺;引進360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臺。
生態環境共建共保——推動建立嘉陵江全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嘉陵江生態廊道;加強跨界污染協同治理,聯合開展巡河和生態聯防聯控;協同提升治污能力,與周邊市縣建立聯席會和環評會商制度。
對外開放協同共進——建設對外開放平臺,提升企業通關便利。提升對外貿易水平,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同一事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行政審批結果互認。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進教育協同發展,與四川的廣元、岳池、武勝、蓬溪等簽訂協同發展協議;緊扣成渝產業需求,新增新能源汽車維修等3個中職專業;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與岳池等4地簽訂醫療資源共享協議,區內44家醫療機構可跨省異地結算;強化人力資源合作,與岳池聯辦用工網絡招聘,在合川智能產業培訓中心開設武勝專班。
一次次牽手,有力增強了區域合作的頻度、力度、廣度和深度。
演繹“大合唱”的美妙旋律
首屆嘉陵江國際文化旅游節、成渝雙城旅游形象推廣大使選拔賽、首屆巴蜀青年藝術節……近兩年,跨區域的重大文旅活動在合川輪番演繹。
好戲連臺背后,是搶抓成渝合作新機遇的考量。這些節會,就是合川發展人文休閑、度假康養,打造成渝“后花園”的實際行動。
隨著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扶持政策和支持力度持續加碼,合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
2020年底,合川網絡安全產業城榮獲“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稱號,成為全國首批6家示范園區之一,標志著這座年輕的產業城躍然崛起。在成渝共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背景下,合川網絡安全產業城加速千億級信息安全產業布局,打造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高地。
合川還著力打造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提質升位高中教育;支持在合川的高校擴容提質;推進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和全國健康促進示范區建設,推進數家三級醫療機構創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升級社會治理大數據體系。
合川地處重慶上風上水,是重要飲用水源地和生態屏障。合川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與上下游深化污染跨界協同治理,推動生態共建共保,構筑成渝生態屏障。
文旅是成渝合作的重頭戲。合川天生麗質,旅游資源豐厚,正在培育康養度假產業,加速融入巴蜀文旅走廊,打造成渝“后花園”。
步履鏗鏘,踏歌而行,合川正在努力打造成渝合作的樣板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