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蘭,丁葉霞,周春香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臨床較常見的一種持續性氣流受限疾病,大多較難治愈,具有病情遷延進展性,受長期氣道炎癥影響易損傷自身免疫系統并發其他疾病,臨床發病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1]。臨床研究指出,對穩定期COPD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營養支持及肺康復訓練對疾病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3],但肺康復訓練的實施并非一蹴而就,需以呼吸功能訓練為基礎,提高病人呼吸肌功能,改善其呼吸困難癥狀,進而提高病人鍛煉積極性,并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能訓練,提高運動耐力,進而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4-5]。本研究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穩定期COPD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給予縮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訓練,取得了較好的康復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穩定期COPD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色球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藍色球作為對照組(n=40),紅色球作為觀察組(n=40),兩組病人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入組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修訂版》[5]有關COPD的相關診斷及分級標準;②經臨床確診,病人氣短、咳痰、咳嗽等癥狀輕微或穩定即處于疾病穩定期;③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殘疾性腦卒中或嚴重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氣胸、局限性肺大泡者;③肺癌病人;④合并意識、精神障礙者;⑤存在學習認知障礙者;⑥身體虛弱或肢體功能障礙無法配合本次研究者。

表1 兩組穩定期COPD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 干預方法 兩組病人均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宣教、用藥指導、定期電話隨訪等。觀察組病人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縮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訓練,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2.1 縮唇-腹式呼吸訓練 病人取舒適坐位或臥位,全身放松,一只手放置在胸前,一只手放置在腹部,嘴唇緊閉由鼻孔吸入空氣2~3 s,之后將嘴唇撅起,如同吹口哨狀緩慢呼氣4~6 s,期間放置在胸前的手保持不動,放置在腹部的手在吸氣時緩慢內陷,呼氣時緩慢抬起。呼出氣體時縮唇的大小程度由病人自行調整,以呼出氣流使距離口唇15~20 cm處的蠟燭火焰傾斜但不熄滅為宜。
1.2.2 五音呼吸操訓練 在安靜環境下選取3~5首,如《陽春白雪》《第三命運交響曲》《瀟鄉水云》等商調式樂曲,為避免打擾其他病人可采用藍牙耳機聆聽模式,佩戴前需注意調節好聲音大小,之后進行呼吸五步法與運動二段式訓練。
1.2.2.1 呼吸五步法 ①凝神呼吸:身體站立上提,閉目,凝神,意在百會,靜心,平靜做腹式吸氣、呼氣,循環3次;②前傾、直立呼吸:雙腿并立,雙臂自然下垂,雙手放于軀體兩側,做腹式吸氣,之后雙手施壓于腹部,同時身體略向前傾做腹式呼氣,如此循環3次;③壓臂、上舉呼吸:站立位,雙臂緩慢上舉至頭頂,上舉過程中進行縮唇吸氣,之后將雙臂緩慢下壓至軀體兩側,下放雙臂期間進行縮唇呼氣,如此循環3次;④壓腹、平舉呼吸:站立位,雙臂緩慢平舉至齊肩位置,平舉過程中進行腹式吸氣,之后將雙手下壓腹部進行腹式呼氣,如此循環3次;⑤收步、跨步擴胸呼吸:身體直立,一只腳向前跨一步,雙臂彎曲在胸前由內向外做擴胸動作,同時進行縮唇吸氣,收回前跨步,雙手自然回落體側,同時進行縮唇呼氣,如此循環3次。
1.2.2.2 運動二段式 ①平地行走:初始鍛煉階段每次平地行走時間為10 min,之后每周逐漸增加,直至達到每次20 min,平地行走期間配合應用縮唇呼吸;②自由舉:雙臂自由上舉物體,每次持續5 min,回落、上舉時配合縮唇呼氣、吸氣。
兩組病人住院期間均需堅持合理飲食、戒煙、遵醫囑氧療及用藥,觀察組病人需在護理人員指導下掌握縮唇-腹式呼吸及五音呼吸操訓練方法,出院后護理人員采用微信、電話等方式指導、提醒、督促觀察組病人進行呼吸鍛煉。兩組病人出現氣喘、劇烈咳嗽、發熱、黃痰、痰液黏稠或增多等不適癥狀時需及時就診。兩組均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呼吸困難情況 采用改良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6]對兩組病人呼吸困難情況進行評價,量表根據病人表現將呼吸困難分為0~4分,其中0分為輕度呼吸困難,1分為中度呼吸困難,2~4分為重度呼吸困難。
1.3.2 運動耐力 采用6 min步行距離評估病人運動耐力,每例病人均進行2次測量取平均值。
1.3.3 呼吸肌肌力與肺功能 測定最大呼氣壓(MEP)、最大吸氣壓(MIP)以評價兩組呼吸肌肌力;測定深吸氣量(IC)、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VV)、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FEV1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評價肺功能。
1.3.4 生活質量 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創始人瓊斯教授近年制定的COPD評估測試量表(CAT)[7]進行評定,量表包含睡眠與經歷、外出信心、家務活動、爬坡感受、胸悶、咳痰及咳嗽8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0~5分,總分0~40分,分數越高表示疾病對病人健康影響程度越高。


表2 兩組穩定期COPD病人干預前后mMRC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穩定期COPD病人干預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 單位:m

表4 兩組穩定期COPD病人干預前后呼吸肌肌力、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5 兩組穩定期COPD病人CAT評分比較 單位:分
3.1 呼吸功能鍛煉對COPD病人的意義 COPD病人的呼吸肌群往往存在機械性缺陷,較易產生疲勞,給予有效的呼吸訓練可使其呼吸肌肌力與耐力得到有效增強,提高機體活動力,對呼吸肌疲勞進行預防,從而改善病人呼吸功能,防止肺功能進一步降低,延緩疾病的進展[8-9]。為此,呼吸功能鍛煉已成為COPD病人重要的康復治療方法。但該方法對于COPD病人的康復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持續執行方能取得較好療效。此外,受病人健康需求及身體條件限制,鍛煉方式在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基礎上還需兼顧興趣、簡單易行等特點以提高病人鍛煉主動性與積極性。
3.2 縮唇-腹式呼吸可促進COPD病人呼吸困難、肺功能的改善 COPD病人受反復呼吸道感染影響通常會出現支氣管壁纖維化及水腫等變化,支氣管彈力纖維與平滑肌纖維發生嚴重損傷,部分病人甚至出現支氣管軟骨萎縮變性,導致氣道壁支撐力下降,當胸膜腔壓力升高時管腔內壁過早塌陷閉塞,致使氣體在肺泡中滯留,氣體呼出量減少,吸氣量受到限制,引發呼吸困難[10-11]。采用縮唇緩慢地呼氣可使氣流壓力在呼氣狀態下降的速度得到減緩,增加氣道壓力,進而使因胸腔膜壓力驟升而導致的氣道壓迫得到緩解,改變壓力平衡點,使其向中心位置移動,延遲小氣道閉合時間,增加滯留氣體呼出量,促進下次吸入更多的氣體,進而緩解缺氧情況[12]。腹式呼吸可提高膈肌儲備力與收縮力,促進呼吸時腹肌與膈肌的協作能力[13]。COPD病人受外周氣道阻力增加的影響會發生橫膈下降,其有效順應性降低,在呼吸時需調動輔助肌群協同作用,為此,在平靜狀態時主要為胸式呼吸,該類呼吸方式短促而表淺,會引發呼吸肌緊張,增加耗氧量,使呼吸肌疲勞增加[14]。腹式呼吸方式可在緩慢深呼吸過程動員膈肌參與,減少輔助呼吸肌與肋間肌的參與,使不合理的呼吸形態得到改變,從而使吸氣所需克服的總功得到降低,功耗與氧耗得到降低,呼吸急促癥狀得到緩解[15]。此外,腹式呼吸還可使潮氣量得到改善,無效腔得到減少,促使氣體得到重新分布,減少呼吸肌負擔,使肺通氣量得到有效保障。本次研究將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相結合,可使兩者互補優勢,不但大大增加有效通氣量與潮氣量,還可減少功能殘氣量,最終達到改善呼吸困難癥狀的作用。有學者抽取56例老年COPD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給予縮唇呼吸與腹式呼吸訓練,結果顯示相比干預前,干預后肺功能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心率與呼吸頻率均得到明顯降低,6 MWT距離明顯延長[16]。進一步證實了縮唇-腹式呼吸對COPD病人呼吸困難癥狀的改善效果。
3.3 呼吸操訓練可提高COPD病人運動耐力,改善生活質量 呼吸操是一種以縮唇-腹式呼吸為基礎的鍛煉方式,在鍛煉過程中可使用力呼氣后肺泡內滯留的殘余氣量降到最少,通過緩解肺泡的擴張程度使肺通氣量得到提高,進而增強呼吸肌工作能力[16-17]。同時,呼吸操訓練還可通過對肢體活動的動員使病人四肢肌力得到穩步提高,使病人因慢性病導致骨骼肌功能萎縮情況得到改善[18]。此外,呼吸操訓練還可幫助病人正確認識運動鍛煉的重要性,使其焦慮等不良心理得到緩解,鍛煉主動性得到提高,進而促進病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余艷等[19]在改良呼吸操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病人肺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中發現,在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基礎上實施“行走四步呼吸操”可有效降低病人6個月再入院次數,提高病人出院后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采用五音呼吸操對COPD病人進行訓練,角、徵、宮、商、羽五音對應人體肝、心、脾、肺、腎五臟,通過聆聽商調歌曲,使起伏委婉、高昂、氣勢磅礴的音樂震蕩心肺,擴充肺腑,有益于病人大量氧氣的吸納[20];同時施展基于縮唇-腹式呼吸的包含擴胸、伸展等動作的體操鍛煉可進一步改善病人心肺功能,通過運動二段式進一步提高病人運動耐力,提高病人生活質量。該呼吸體操動作簡單,更加適用于老年COPD病人。
3.4 縮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訓練可明顯提高COPD病人康復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兩觀察組病人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縮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訓練可有效改善COPD病人呼吸困難癥狀,分析原因與縮唇-腹式呼吸對病人呼吸方式進行糾正,促進膈肌運動具有一定關系;呼吸肌肌力及肺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似[21],表明該呼吸訓練方式可促進肺功能及呼吸肌肌力的改善;6 min步行距離與CAT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縮唇-腹式呼吸與呼吸操訓練的有效結合可促進COPD病人運動耐力與生活質量的提高,這可能與病人鍛煉積極性的提高具有一定關系,通過縮唇-腹式呼吸改善病人呼吸困難癥狀,激發了病人主動鍛煉的意愿,進而增加運動耐力,形成良性循環,進而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縮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訓練可顯著改善穩定期COPD病人呼吸困難癥狀,促進病人呼吸狀態及肺功能狀態康復,改善病人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