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龍 李野

從方斗山山頂的千野草場觀景臺俯瞰,長江擁抱著忠縣獨珠半島、皇華島和石柱雞公咀半島,共同組成一個“心”字。
這個“心”字,正是“三峽庫心·長江盆景”項目群的核心位置所在地。
今年3月,重慶發布《“三峽庫心·長江盆景”跨區域發展規劃》,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做靚“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品牌,通過江城、江鎮、江村、江景有機融合,努力建成“一區兩群”協同發展示范區,成為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根據規劃,“三峽庫心·長江盆景”主要范圍涉及萬州、忠縣、石柱3個區縣,將打造七大重點片區——武陵古鎮片區、石寶寨-西沱古鎮-水磨溪片區、三峽橘海-王場-沿溪-復興片區等周邊區域、獨珠半島-皇華島-雞公咀片區、忠縣城區-三峽港灣片區、千野草場片區、石柱縣城區-中益鄉片區。
包含七大重點片區的“三峽庫心·長江盆景”該如何打造?目前進展如何?近日,今日重慶記者深入“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忠縣片區現場打探。
皇華島是三峽庫區唯一的江中島城,也是“心”字中間的那一點。南宋時期,皇華島上筑有皇華城,發掘出的城門遺址寬約3米、高近5米,周圍有排水暗溝,是目前已發掘的宋蒙戰爭時期山城防御體系中最大的城門遺址。目前,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今后遺址公園將保留考古現場,游客在游覽皇華島的同時,可以了解遺址背后的故事。

與皇華島隔江相望的獨珠半島,三面臨江,形若嵌入江心的明珠。未來,獨珠半島將按照“江灣綠色經濟發展帶、自然島山觀光區、漁樵耕讀體驗區、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空間結構,力爭打造成長江三峽最美“江村”和長江上游鄉村振興的典范。
石寶鎮環境綜合整治一期項目順利完成,盆景小鎮特色初顯;三峽留城·忠州老街通過微改造,管網下地,雨污分流,老城逐漸“改頭換面”;忠縣縣城—石寶寨—武陵古鎮沿江旅游公路建設正有序推進,忠縣縣城到石寶寨的路程距離將由近50公里縮短為不到20公里,全部建成后將串聯石寶寨、三峽橘海等景區,實現城區與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的無縫銜接……
秋日的忠州,就像一幅充滿詩意的山水畫卷,將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融為一體,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