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秋天,全新的服務于黑龍江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的專業電視媒體平臺——黑龍江公共·農業頻道全新起航!同時,農業產業深度專題欄目《產業振興看農投》在黑龍江公共·農業頻道精彩開播?!懂a業振興看農投》欄目全面立體展現龍江農業產業大發展、快發展的新標桿,以農投集團“明德、奮斗、創新、卓越”的核心價值觀為理念,采用電視專題片的紀實手法輔以相關政策和資料解讀,圍繞典型人物、農投集團以及下設企業、產業振興部署及舉措等內容,集中展現農投集團在農業產業全鏈條、食品為主導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方面的進程以及取得的成績。
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與新征程,糧食安全和農業科技現代化具有關鍵的戰略意義。如何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如何將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從而讓廣大農民種出優質糧、致富糧?黑龍江省農投集團作為省委省政府實施“農業強省”“生態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積極探索,助力龍江種業深度發展。
這里是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的舉辦現場,也是黑龍江省農投集團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進行深度院企合作新階段的正式啟動。
農投集團國企平臺、省農科院科技支撐,全新成立的現代農業產業創新中心,是雙方共同努力合作建設的農業科技創新聯合體。這里未來將圍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開發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領域,不斷突破產業關鍵的核心技術,并且由院企雙方共同承擔國家農業重大科技項目。隨著現代農業產業創新中心的成立,農投集團龍頭企業的作用也勢必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的發揮和提升。
科技興農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為了最大程度的發揮省農科院和農投集團、龍科種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農投集團積極與省農科院及各個所屬院所建立良好長久的合作關系,這次聘請首席科學家標志著院企合作邁出了具有示范性的關鍵之步。
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常玉春:“成立創新中心,第一個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還有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農業科技發展、解決農業‘卡脖子’技術的需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尤其是要培育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開展農業關鍵技術攻關。農投集團和農科院成立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也是農投集團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
打一場種業翻身仗關乎著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復雜環境中,只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才能實現培育新機制、調整新結構、開創新局面,筑牢糧食安全基礎的長遠目標。
常玉春:“農投集團成立之初,就把科技創新作為農投的首要戰略,農投集團如何去打造科技?如何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這是農投集團要研究和發展的?!?/p>
黑龍江省農科院擁有高精尖的科研力量,而農投集團龍科種業團隊則具備專業推廣能力,強強聯合可以更好地借助農投集團農業全產業鏈的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從而全面提升黑龍江省農業種植水平,真正讓農民種上好種子、用上新技術、走上豐收路。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銘豐:“科企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科學家和科研團隊的創新能力,同時科企合作還為企業提供更強大的科技支撐,使企業得以發展。通過科企合作轉化更多的科技成果,才能夠使我們國家糧食增產穩產,才能使我們的種業得到發展,做好國家糧食的壓艙石,才能做好國家種業發展的排頭兵?!?/p>
科技研發與創新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的根本任務,長久以來,眾多科技工作者和農業專家針對我省不同生態類型區域,不斷開展種質創新研究,并且在水稻、大豆、玉米等經濟作物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果。這次與農投集團開展戰略合作,也為廣大科研院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開啟了嶄新的模式。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成果產業處處長錢華:“農科院會把所有的資源和農投集團共享,把我們的人才和農投集團共享,把我們的技術共享。未來我們會分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學科來分別建立種子、技術、人才的一個庫,這個庫就會根據我們不同區域、不同的市場需求,來把現有的成果進行轉化。同時針對市場上企業‘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我們的專家會和他們協同攻關、創新,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助力,同時對我們的科研人員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p>
科研成果只有實現轉化才能體現出其真正的意義,而這就需要農業企業的廣泛參與,尤其是農投集團這樣具備實力的國企。
錢華:“因為我們的科技科研創新,它要有一個方向,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那么市場為導向,通過農投我們就能把得準方向、把得好脈,專家進行科研研發就會更加有的放矢,我們的成果就會更快地轉向市場,這樣打造一個科技成果轉化新高地,開通成果轉化快車道?!?/p>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耕地面積達到2億3900萬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9,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大糧倉,也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意義重大,想要端牢中國飯碗,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既要有研發能力,還要有市場的保障,這也是催生院企合作的一個重要動力。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資源研究所所長焦少杰:“農科院是黑龍江省種業創新的主體,在新品種研發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市場開發上我們又先天不足。農投集團和黑龍江省農科院聯合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集兩家所長,一定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全省農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良種,能夠保證國家用種的安全和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黑龍江省農投集團聚焦涉農涉糧主業,聚力“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使命,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以打造食品產業支柱為目標;以品牌、營銷為兩輪驅動“種得好”向“賣得好”轉型;以科技、資本為兩翼,帶動龍江農業資本化升級;著力打造大科技、大糧貿、大食品、大數據、大資本和大產融等六大板塊。其中黑龍江省農投生物(種業)公司作為大科技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科技為支撐,致力于全省種業資源的整合,以及完整種業產業鏈條的打造。
李銘豐:“科企合作對企業和科研單位都是雙方的需求,科研單位需要企業轉化成果,企業需要科研單位源源不斷地提供更新的品種和技術。同時科研人員也非常向往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只有與企業合作,他們才能知道他們的育種目標和方向。所以此次和農科院的科企合作是在之前龍科種業和農科院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農投集團和農科院的整體戰略性合作,也必將為我省農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農科院也是我們省重要的農業科研單位,強強聯合必將產生巨大的市場潛力。”
2019年劃轉到黑龍江省農投集團的龍科種業,是省內僅有的三家國家“育繁推”一體化大型種業企業之一?,F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對于龍科種業的發展可以說既及時又重要。
李銘豐:“國家一直在提倡以企業牽頭,聯合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組建科技創新聯合體,打通技術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使企業能夠有充分的市場活力,轉化科研單位的產品,同時也激發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讓他們發揮更大的研發優勢,把企業的產品豐富起來,讓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龍科種業誕生之初是基于農科院的研發團隊,因為它本身就是農科院的各個研究所、單位組建的種業企業。當時農科院的各個作物的科研人員,將他們的產品都投放到龍科種業里面,為龍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撐。龍科種業劃轉到農投之后,為了加大與農科院的合作力度,我們跟農科院也簽訂了一系列的戰略合作協議,將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和龍科種業進行深度對接,目的就是加大企業對科研的支撐,同時為科研人員轉化成果提供一個平臺?!?/p>
種子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更需要一代一代積累、積淀,僅僅是針對一種作物的一個品種,科研人員往往就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反復培育和研發。而種業企業與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不但能夠有效推進農業作物種質的創新與優化,還縮短了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周期,加快了種業發展的速度。
李銘豐:“龍科種業是農投集團科技板塊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們省重要的種子企業,也是國家首批‘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之一,可以說在黑龍江農業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公司目前主要以大豆種子、水稻種子、玉米種子銷售為主。此次農投集團和農科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使龍科種業與農科院的合作進一步升華。在知識產權方面,通過科企合作,也可以使得企業能夠獲得相應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這就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為只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才能為企業的估值和市場推廣提供重要的保障?!?/p>
隨著院企合作的全面展開,大批科研院所的農業專家、技術骨干以及研發團隊將以各種靈活的方式與農投集團進行深度融合,支撐農業產業發展,助力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已不再是曾經的夢想,如今它實實在在地在龍江這片沃土上實現,并且動力強勁。
李銘豐:“目前國家提倡用揭榜掛帥的形式進行科企合作,就是企業提需求,科研單位進行揭榜,進行有目標性的研發。此次的科企合作,揭榜掛帥也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形式。通過農投集團提出需求,農科院科研工作者、科研團隊進行揭榜,然后有目的的研發,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科研成果。”
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后,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可以在這里對接技術、項目和成果??蒲腥藛T和經營團隊通過聯動創新,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能動性,共同探索新模式,最終解決科研成果和市場需要的壁壘。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璐:“對我們企業來講,一是解決了我們目前研發水平和育種研發人員不足的現狀;二是在項目申報以及與其他的院所合作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人才和技術的保障;三是對于農科院來講,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人員的實踐基地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平臺,讓他們的成果能夠更多地應用在實踐當中,為農民提供更多品種選擇的可能性?!?/p>
有優勢也有不足,想辦法補短板,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加快發展。農投集團與黑龍江省農科院的合作,可以更好地發揮各自在不同領域的優勢,結合我省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以先進技術相加持實現種質的提升以及糧食作物的全面增產增收。
大豆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大豆育種技術是目前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而這次院企合作恰逢時機,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科研單位來說,都是一次挑戰和突破。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大豆事業部總經理苗億:“龍科種業大豆板塊每年大豆種子的銷售量大概是三萬噸到五萬噸之間,主要是輻射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從第一積溫帶到第五積溫帶。我們品種線目前主要是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進行合作,這次成果轉化的合作讓我們與育種專家走得更近一些、讓我們經營團隊更專業一些,更加豐富了我們在市場的產品線,這樣能更好地滿足我們整個市場用戶的需求和訴求。”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所大豆研究室主任畢影東:“通過這次科企聯合搭建共同的創新平臺,可以通過聯合攻關開展種質資源評價與創新,開展分子育種技術研究,所以通過聯合攻關共享成果來推動大豆育種的發展,從而推動我省大豆產業的升級。”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核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這根弦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穩住“三農”基本盤,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非凡的意義。而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更是在龍江科技興農的戰略藍圖中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常玉春:“下一步合作之后,農科院的專家將成為農投集團的科技人才,農投集團將為農科院的科研成果‘育繁推’一體化,實行企業化運作。這兩家合作之后,會促進黑龍江省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深度融合,農科院和農投集團成立技術創新中心,會讓黑龍江省農業領域的科研上一個臺階?!?/p>
讓龍江農民更幸福,讓龍江農業更強大,讓龍江農產品更有市場競爭力。在院企合作的全面開展中,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必定會成為農業強省有力的科技支撐。農投集團也將以堅實的步履帶領龍江農業邁入未來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