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劍濤, 荊旭冬
(江西銅業鉛鋅金屬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
江銅鉛鋅公司采用基夫賽特直接煉鉛工藝生產粗鉛。此工藝可處理多種品位的鉛精礦、鉛鋅混合礦、鋅冶煉廠產出的浸出渣、廢鉛蓄電池糊、以及各類含鉛煙塵。由于基夫賽特煉鉛對原料適應廣泛,運行成本較低,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所以該冶煉工藝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1]。
基夫賽特直接煉鉛工藝屬于閃速熔煉,利用純氧冶煉技術,強化熔煉過程,主要反應過程發生在豎爐內,爐料在豎爐內呈懸浮狀態,通過熱量傳遞、質量傳遞、流體流動和多相多組分間的化學反應綜合而成的復雜過程,完成硫化物離解、煙灰的熔化分解及熔煉造渣。
基夫賽特法對處理物料的水份有明確要求:含水率<1%[2]。控制爐料水份,防止爐料中水分蒸發在其周圍形成一層“氣膜”,造成爐料與氧氣不能有效的接觸,所以基夫賽特爐料必須進行干燥處理。
濕的礦料經配料工序由皮帶運輸至蒸汽干燥機入口,通過螺旋進料機均勻連續地加入到蒸汽干燥機內,同時飽和蒸汽通入蒸汽干燥機內部的換熱管內[3]。物料在蒸汽干燥機的旋轉推動下,一邊推進,一邊與蒸汽干燥機換熱管進行換熱,蒸發物料的水分,當物料推移至蒸汽干燥機的出口時,物料的含水量降至1%以下,完成干燥作業。流程圖見圖1。

圖1 物料干燥流程圖

表1 設備性能參數表
蒸汽干燥機屬于間接加熱設備,換熱管是蒸汽干燥機的主要換熱面,以同心圓方式均布,貫穿筒體[4]。換熱管以特殊形式安裝在筒體內,一端采用膨脹焊接固定,另一端為保證自由膨脹而不固定。因換熱管長度大,特在蒸汽干燥機的筒體內布置支撐組件。此設備的主要特點是處理量大,操作彈性大,密封性能好,傳熱間接接觸,無著火危險,可靠性高[5]。
原設計基夫賽特爐原料水份為8%~10%[6],近年來受市場因素影響,鉛原料由水份低的進口礦轉換為高水份的地方礦,在處理這些高水份物料的過程中,發現蒸汽干燥機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最大,但是干燥產出的爐料水分無法達到<1%的控制指標,導致基夫賽特爐出現爐況惡化、鍋爐粘結等問題。為保證基夫賽特爐反應的正常進行,有效維護基夫賽特爐爐況,有必要實施此次改造。
此次項目改造內容如下:
(1)將蒸汽干燥機由直管固定式改為環管分體式。改造后的換熱管面積由765m2擴大為922m2。
(2)為滿足系統疏水要求,對原有的疏水罐和冷凝水管道進行改造,采用疏水閥進行疏水,冷凝水輸送至冷凝水管網。
(3)為方便改造后設備維修,延長了原有干燥機進料平臺,同時廠房內增加2臺2t電動葫蘆,方便換熱管更換。
原有的蒸汽進汽管組、干燥機承托部件、擋托部件以及傳動部件均采用原直管固定式蒸汽回轉干燥機部件,不需要改造。
2018年4月實施完項目改造,改造后達到了預定的效果(見表2):

表2 蒸汽干燥機改造前后相關參數對比
(1)提高了蒸汽干燥機處理能力,干燥處理量由62.5t/h提升到70t/h;
(2)爐料水份達到了控制標準(含水率<1%),改善了基夫賽特爐爐況;
(3)提升了干燥效果,干燥物料的蒸汽消耗有所下降;
(4)蒸汽干燥機換熱管改為環管式,檢修便捷,原先更換全部換熱管需15~20天時間,現在檢修僅需6d,大幅減少了檢修時間,節省了檢修費用和基夫賽特爐停爐的相關保溫費用。
此次蒸汽干燥機改造,提高了江銅鉛鋅基夫賽特爐對原料的適應能力,穩定了基夫賽特爐爐況,也為進一步提升基夫賽特爐投料量打下了堅實基礎,更為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