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安 周涌
摘要:21世紀的就業形式日益嚴峻,職位競爭非常激烈,為此各所高校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與規劃職業生涯工作,新時代的大學生具有敢于冒險,不怕失敗精神,更多的大學生畢了業選擇進行創業,但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不足,實踐能力不強,從而在創業途中遇到很多的問題和麻煩。對此,讓大學生在創業上有更好的發展,高校找準幫扶的精準度。所以,當下各大高校要開始大學生創業全程化幫扶機制的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全程化;幫扶機制
新時期重視創新,創業,很多大學生在職業規劃上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會選擇進行創業。精準幫扶大學生就業機制應當采用高效專業隊伍,建立一個準確完整的創業指導信息平臺,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大量創業信息和創業項目的質量評估[1],幫助大學生在就業形式日益嚴峻的社會上,能夠永久的存活下來,本文就大學生創業的全程化幫扶機制進行研究。
一、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國務院、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教育,要求強化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現如今國家更加重視創新,為此出臺多種創業政策和獎勵機制,鼓勵大學生勇于創業。z時代的大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喜歡去嘗試去探索,為此在畢業之后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創業,將自己個人精神與國家精神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了國家的經濟發展。現如今各大高校重視大學生創業全程化幫扶工作,提升創業勝任力,建立創業幫扶體系,開發相關培訓課程。但由于大學生社會閱歷不足,創業經驗全無,導致在創業道路上困難重重。其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一)創業能力與基本素質有差距
高校大學生常年待在學校里,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外界,缺乏外界渠道,對社會信息認知不夠,從而導致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對創業認知處于空白狀態,更別說進行創業了。
現在社會上的企業并不會只看學歷、文化知識是否優秀來評判一個人,更多企業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實踐能力,但是高校的教育仍然處于傳統應試教育,以“灌輸式”授課方式為主,學生缺少實踐機會和場所,從而實踐能力差,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這樣步入社會,即使你有優秀的成績,但是缺少社會實踐能力,也是不會聘用的,為創業成功造成一定的障礙。
(二)缺乏自我激勵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新時代的大學生在生活上的壓力很小,家長也比較開放,散養式教育,導致學生一遇到問題就打退堂鼓,甚至有的家庭父母并不贊成學生進行創業,一來是創業需要的資金很多,二來是創業在短時間內沒有收益,從而覺得與其自己花錢創業還不如上班掙錢,只一味地灌輸就業。
(三)專業知識儲備不足
創業知識儲備來源于課堂也來源于實踐,因為學校的教學理論知識有局限性,加之教師沒有給學生進行拓展知識的習慣,導致學
生無法及時更新腦海中的知識庫,對創業所需的知識儲備不夠,缺乏現代商業社會游戲準則了解,從而讓學生無法掌握全面的創業知識。
(四)創業全程化幫扶研究過于簡單
高校大學生創業幫扶內容是圍繞大學生自身條件以及創業環境因素展開教學,其教學內容包括創業建議、創業指導服務、創業后續跟蹤支持、創業特質。以創業系列優惠政策、創業現在和困境教學理念研究創業全程化幫扶辦法和措施。但這種幫扶研究方法太過簡單,過于邊緣化,用簡約的幫扶對策去簡化創業對象,從而無法引起社會的過度關注,無法為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尋求理論依據和路徑。
二、大學生創業的全程化幫扶機制策略
創業幫扶時間是大學生的創業行動,創業的本質是個體創造價值的過程,大學生的創業幫扶、創業勝任力以及創業績效,三者相輔相成,息息相關。進行實施創業幫扶理論假設是為了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率[2],針對大學生的市場敏感度不強、傳統創業全程化幫扶研究過于簡單、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創業能力與基本素質有差距等問題,開展制定相對問題,以學生創業勝任力為切入點,進行創業意識和思維的培養,建立完善全程化的幫扶機制等方面進行制定策略。
(一)以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提升為切入點
將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勝任力作為切入點,社會支持、教育培訓、創業指導服務是創業幫扶的主要教學內容,全程化創業幫扶打造“一站式”創業幫扶平臺,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和企業對大學生創業幫扶的作用,其實施環節從大學生的心理、能力、社會勝任力三方面進行展開實施,與高校、政府、社會和企業融為一體,采用“優勢”的技術手段,去制定并實施創業目標,在實施目標的過程中發現創業的不足,從而找到創業目標實現后的價值所在,公開承諾后主動付諸行動。
(二)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思維
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思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大部分教師習慣在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上進行胡子眉毛一把抓,這種往往沒有顯著的效果,其正確的做法是要以學生的意愿為前提,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創業教學,可以創建有趣的創業大賽,對于在大賽上獲獎的學生視為重點創業培養對象。
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培養大學生勇于突破常規、關注細節、腳踏實地、科學確立創業理念、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發展健康興趣與愛好的思維,鍛煉大學生的不畏艱難、專注熱愛、善于學習新知識、敢于追求理想、積極進取提高學識、把握機遇的能力。
(三)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頂層設計
新課程改革將高校雙創教育作為突破口,實施“三雙一突出”與“三個一工程”教學理念,融入大量的人才進行全程化培養,開發創新創業課程。
“三雙一突出”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突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采用指雙導師、雙課堂、雙主體的形式進行教學;“三個一工程”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活力的大學生開展的教學,規定一個大學生必須學習一門創業管理課程,完成一門專業創新課程,和參與一項商業計劃,其目的是為了推進創業實踐,做到“文化引領、強化實戰、創新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四)教師明確培養目標,學生多與教師進行交流
大學生創業的全程化幫扶機制的研究,首先要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在創業過程中要具備準確的指導和建議,展開個性化輔導,到達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利用小微企業,進行創業幫扶訓練,這樣做也是為了提高微小企業的生存率。
不過想要學好創業知識,單靠教師明確培養目標是不夠的,還需要大學生多與教師進行學術上的交流和借鑒。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的創業環境變得很復雜,產生的創業問題不是單獨依靠某一個領域知識就能解決的,而建立全程化幫扶機制可以將不同領域上的優秀教師和學生聚在一起,深入討論實際聯系緊密的企業項目,提高學校的整體科研實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些年,國家系列優惠創業政策出臺,吸引很多大學生參與創業,挺高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為創業帶來了發展性和可能性。為了培養“雙創”人才,各所高校采用大學生創業的全程化幫扶機制,建立大學生創業幫扶體系,開發相關課程培訓,從而提升創業勝任力[3],強化大學生應用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揮出大學生創業者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達到提高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目的。
參考文獻
[1]葉宗波.基于勝任特征有效開發的大學生黨員就業創業幫扶機制建構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1(01):151-154.
[2]檀江林鄭晴晴.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實困窘與幫扶機制構建[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80.
本文系2019年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立項項目--大學生創業的全程化幫扶機制研究階段成果 (項目編號:DFSZ01909);
2017年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青年基金項目:教育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17QZ06)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