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袁義福
摘要: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近幾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其意識到了生態環境與自身長遠利益的緊密關聯,因此各行各業都在黨和政府的監督和引導下逐漸朝著生態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建筑設計行業必然要趨向生態化,設計人員務必要充分認識到生態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并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建筑設計工作中去,從而解決傳統建筑設計方案高能耗、重污染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生態設計;應用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未來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要盡快建設生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從各行各業做起,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點,不斷做出新的嘗試。本文分析了生態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1 生態建筑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1.1 提高城市居民的舒適度
居住是城市居民一天中花費時間最長的地方。人們要想生活得舒適,就必須提高對生活區的要求。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生態建筑應運而生,生態建筑業包含了舒適性原則。建筑環境的科學優化是在建設項目可持續應用的基礎上實施的,內部環境是居民的最高要求。因此,有必要使建筑內部環境滿足居民的要求,使內部環境和內部控制更加舒適。舒適性是人們接受生態建設的根本前提,也是建筑持續運行的保證。
1.2 能有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在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中,促進城市經濟的高效發展是最關鍵的,也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在生態建筑建設中不斷促進建筑設計中的經濟增長,必須科學運用生態措施,促進資源與經濟的協調統一發展。從而使建筑設計與施工得到更廣泛的發展,為城市經濟提供一條新的快速發展道路。
1.3 完成城市健康發展
在生態建筑的設計中充分體現生態、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使城市充分保障健康持續發展。在生態建筑設計中,嚴格按照城市發展的大局進行系統設計,完成城市環境與能源資源配置的平衡。因此,通過生態建筑設計,關注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和能源利用狀況,有效地促進人們的健康和教育發展,從而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
2 生態建筑理念在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2.1 堅持以人文本,注重人性化設計
在整個生態建筑的設計中,最重要的是注重人性化設計,根據人們的需求進行設計工作。而且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協調建筑的生態美,這就對建筑師的職業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小區內的住宅樓建設,也要注意居民的娛樂追求。社區內相應娛樂設施的建設,既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娛樂追求,又符合生態建設的要求。
2.2 生態和諧
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生態建筑的概念時,應注意生態和諧的原則,將整個建筑作為一個整體,使建筑設計方案與周圍環境和諧,符合自然景觀美。在建筑設計中,生態和諧主要從建筑設計的造型和立面的色彩來考慮。結合周圍環境,選擇合適的立面造型和色彩,能夠與周圍環境保持一致,增強建筑的生態美感;此外,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建筑的周圍環境來增強建筑的美感。我們可以利用建筑周圍的綠地和水域來創造整體的生態環境。這樣既能保留原有的自然環境,又能使建筑設計方案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我們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成本來進行生態建設,降低建設成本,增強了設計的美感。
3 生態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 合理規劃和選址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合理運用生態建筑的理念。首先,作為重點工作的合理規劃和選址需要嚴格合理地遵循生態建筑的理念,從而實現周邊環境與建筑設計的統一。在規劃和選址過程中,設計師需要分析實際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實時監控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的變化,進而制定合理的建筑設計和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施工的科學合理性,我們還可以考慮將自然元素融入設計中, 從而保護建筑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突出生態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為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統一和諧發展提供保障。 對于一些需要改建和設計的建筑,需要考慮原有建筑與周圍環境和新建筑的關系,然后制定和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既能突出新建筑的特點,又能有效減少資源浪費,使新建筑與其他建筑融為一體。在建筑設計中,應合理規劃建筑的選址,實現建筑設計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發展。
3.2 使用清潔能源
新能源技術可以科學運用在生態建筑中,使有限的能源可以減少應用,能源消耗與應用能源的時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這是生態建筑比較陳舊的建筑來說是非常明顯的特點,是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具體表現,節約能源是生態建筑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建筑設計中我們節約應用不可再生資源的同時,新的能源要注重運用形式,,現階段太陽能、低熱能與風能等是運用于生態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運用最普遍的是太陽能與地熱能,也最為成熟的技術。
3.3 設計空間結構體系
在進行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合理應用生態建筑觀這一理念,對建筑物的空間結構體系進行合理設計和規劃,并且需要融入生態建筑觀理念,從而提高建筑物的生態性。在傳統的空間結構體系設計過程中重點考慮的是建筑結構穩定性因素,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發展,需要在設計建筑物空間結構體系的過程中,加強對生態建筑觀理念的應用,加強對能源消耗、氣候條件等因素重視程度。比如在空間結構體系設計的采光方面,為了減少對電能資源的消耗,可以采用南北朝向的房屋設計結構,這種設計結構能夠加強對自然光的利用,具有非常良好的采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外部結構會對采光效果產生一定影響,部分墻體會遮擋建筑物的光源,因此要加強對采光設計環節的重視。在設計空間結構體系中,不但要考慮能源消耗因素,還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根據當地的盛行風向對建筑結構進行合理設計,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通風性,同時也減少了對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適程度,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3.4 注重結構體系的生態設計
建筑結構體系的生態設計,指的是設計人員應通過各種方法保證建筑和環境之間的物質自然循環,基于生態理念的系統循環能夠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居住、使用體驗,并且能夠確保能量置換的順利進行、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建筑工程和周邊的自然環境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融合的,因此建筑設計工作者務必要根據周邊的地勢起伏、植被分布、生態環境等具體情況,合理地做好建筑結構體系的剖面設計工作,根據內外部物質交換規律、根據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建立穩定的循環體系,保證建筑能夠與自然環境實現有機融合。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政府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環保產業的發展將被進一步推進。通過對建筑行業生態建設理念的分析,明確我國現階段生態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充分了解生態建筑理念的含義,積極推動各地方政府和建筑企業對于生態建筑理念的實踐,推動我國的生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春紅.建筑設計的生態建筑設計應用[J]. 居舍, 2019(01):109.
[2]唐國秀.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J]. 中國房地產業, 2017, 000(013):P.71-71.
[3]李向陽.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整合應用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4):17~18.
[4]劉凱.英田慧峰.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綠色建筑設計流程優化[J].施工技術,2014,43(4):60~62,74.
[5]張偉.分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8(04):80~81.
[6]孫少輝. 建筑學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管窺[J]. 建材與裝飾, 2019, 000(001):128-129.
中天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遼寧 大連 1160001 大連普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