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廉
摘要:伴隨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幼師需在尊重幼兒發展規律的同時,探尋能夠優化教學成效、提升幼兒體能的體育教學措施。為此,除去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生活技能之余,還應側重于提升他們的身體體能,使得幼兒能夠得到全方位發展。由于深受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幼師并未著重關注幼兒的體能訓練,為此,幼師需結合幼兒認知層次和發展規律來探尋新穎且有效的體能鍛煉方式。本文以筆者實踐經歷為切入點,提出幼兒體能健康培養的實施策略,以期為幼兒園教育者提供有效借鑒和思路。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能健康;培養研究
一、適當增加體能訓練
一般來講,幼師在組織體能活動的過程中需注意滲透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通過開展與跑跳、投擲、攀登以及平衡等有關動作的教學活動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旨在鍛煉幼兒身體機能,并有效啟發幼兒智力、發散幼兒思維以及激發幼兒潛能?;诖耍變簣@幼師需細致觀察幼兒的認知層次、心理變化、年齡特征,在尊重他們成長規律的基礎上設置難度不同、類型多樣的體育活動,比如小班可以組織開展“誰是投擲最佳人選”“輕輕搖擺起來啊”等基礎型活動;中班可以組織開展“誰是聰明的小螃蟹”“快樂蹦跳的小兔子”等升級型活動;而于大班幼兒而言,可以組織開展“青蛙跳一跳”“誰的左右手最厲害”以及“虎王爭霸賽”等難度形體能活動。
二、強化晨間訓練力度
幼師需充分意識到晨間戶外活動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占據有重要位置,利用晨間時間開展體能活動,能夠提升幼兒體能水平,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幼兒時期是培育興趣愛好、鍛煉身體體能以及形成運動思維的重要階段,同樣也是培育幼兒運動素養的關鍵時期。為此,幼師需在了解幼兒階段特征、個體差異、切實所需的基礎上,設計豐富且新型的晨間活動內容,從而多角度、多渠道地促進幼兒體能發展。幼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需制定明確且可行的實施方案,循環漸進地開展晨間活動,最終能夠促進幼兒器官發育、思想成熟以及體格健壯。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可知,幼兒積極參與幼師組織的晨間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獲得更多氧氣,促進大腦功能發育;與此同時,晨間活動還能夠調節幼兒心理活動,使其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晨間運動,并在日常練習中逐步克服畏懼心理。總體來講,幼師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晨間戶外活動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其中,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在每周固定的時間內,幼師可以聯合家長共同組織社會實踐拓展活動。比如可以共同組織“今天我是警察”“勇敢的野營戰隊”以及“社區公益行”等活動,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家長需選擇適宜幼兒體能水平的拉練項目,一步步引導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鍛煉,促進他們全面發育。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幼兒身體素養,鍛煉體能健康,在實踐拓展中培育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協作意識,還能夠切實提升家教質量、充實教學活動。
四、創新戶外游戲形式
幼兒園幼師需要結合幼兒的明顯特征和興趣偏好來創新課外活動形式、設計改造場地等等,旨在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的興趣與動力,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愛好,還應促進幼兒的身心得到穩定發展。幼師在戶外游戲開展中,還應側重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一物多玩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自主意識的驅動下尋找多種玩法。例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人數相近的游戲小組,組織幼兒將沙包扔在幾人圍成的圓圈內;或者可以兩個人來回互丟沙包;又或者是在限定時間內,頭頂沙包跑到限定區域內;還可以將幼兒分成兩組,開展兩組對抗比賽等等,從而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和想象能力,充分挖掘娛樂工具的功能價值,提高戶外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激發幼兒對戶外游戲的興趣,使得幼兒的身心素養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五、切實推動家校合作
為進一步深化家校聯系,構建協同育人模式,幼師可以邀請幼兒家長進園開展親子體能游戲活動,能夠為家長與幼兒提供互動機會。與此同時,幼師需圍繞親子互動這一主題來布置游戲任務,盡量使得每個家庭都能通過參與游戲互動來拉進親子情感,在親子活動中感知快樂,從而促進家庭和諧與幸福。除此之外,幼兒園需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為家長提供專業且科學的教育指導,幫助家長全方面了解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學習情況與活動情況。此外,幼師還應向家長講述幼兒園育人理念,并在與家長互通的過程中探尋出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家長共同參與體能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幼兒園幼師也應正視開展體能健康鍛煉的重要性,從而設計游戲環節、布置趣味任務、來逐步培育幼兒的運動意識、運動認知以及運動體能,培育幼兒活潑的性格,形成健康的體魄,為他們后續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蓋軍霞.深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幼兒體能健康發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4):2.
[2]梁雅娟.淺析健康體能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J].今傳媒(學術版),2020(00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