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一些發達地區尤為顯著,這也對我國傳統的養老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國相應技術的發展,產生“智慧養老”模式。通過將智慧養老融入日常的養老產業中,一方面有利于解決養老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國養老事業的優化升級,真正推出相應的養老項目和產品,并設置相應的智慧養老試點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老老齡化突出的問題。在本文的論述中,筆者著重從唐山地區智慧養老現狀、智慧養老服務PEST的分析以及具體發展的策略三個角度論述此部分內容。
關鍵詞:“智慧養老”;唐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優化;路徑研究
從我國現階段的智慧養老而言,國內的智慧養老設計有四個領域分別是智慧城市、智慧機構、智慧醫療以及智慧家居。在我國智慧養老已經初具規模,并具有較強的發展前景。通過進行相應智慧養老模式的推行,相關人員可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老人的具體化狀況,為他們提供特定的養老服務,真正讓老人可以獲得身心的愉悅,促進老人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的養老水平,解決我國養老能力不足的狀況,促進我國養老產業的良性發展。
一、唐山地區智慧養老現狀
從河北整體發展而言,唐山屬于河北地區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但是也存在較為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筆者通過一系列數據進行簡要介紹:唐山市的常住人口大約有800萬,其中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80萬,將近占唐山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四,并且呈現常年增長的態勢,且明顯超過各個城市的平均水庫平。針對唐山市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問題,唐山市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各種應對老齡化的問題,比如《關于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加快社會養老事業發展的意見》等等,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文件,旨在真正解決現階段唐山市的養老問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唐山市已經逐步推行相應的智慧養老模式,在具體的執行過程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仍舊面臨眾多的問題,主要突出表現在“推進智慧養老系統的優化”以及“促進智慧養老與現有養老模式融合”兩方面。在下文的論述中,筆者重點從PETS的角度分析唐山市智慧養老存在的根本問題。
二、唐山市智慧養老服務的PEST分析
(一)阻礙因素一:政治因素
本文中的政治因素重點從國家政策以及唐山推行的相應政策入手,旨在讓唐山市養老負責人在了解國家養老大趨勢的基礎上,結合唐山市的政策合理進行相應智慧養老模式的開展,提升唐山市養老地區的養老水平。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筆者從國家政策以及唐山市政策兩個角度入手。
1.國家政策
我國為了解決國家存在的養老問題,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促進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使曾經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真正享受社會發展的福利,使他們可以安享晚年。在此,筆者簡要介紹相應的政策。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要求,“加快老齡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在2017年,我國的國家衛生計生委、民政部、信息化和工業部聯合出臺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該計劃明確指出:將智慧健康養老上升到國家戰略的位置。
2.唐山市政策
唐山市相關政府出臺的文件有《唐山市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關于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唐山市“十三五”老齡化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加快社會養老事業發展的意見》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相關人員在智慧養老的過程中更具有方向性,促進唐山市智慧養老的發展。與此同時,唐山市智慧養老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問題一,智慧養老設計的主體較多,呈現復雜性的特點。比如,在開展智慧養老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考慮各個主體,即老年人及老年子女、社會公益機構、醫療機構、政府、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為了進一步推行智慧養老,相關負責人需要爭取各個部分之間的協同工作,比如民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工信部門等等。
(二)阻礙因素二;經濟因素
本文中經濟因素重點從老齡人口所占的比重以及醫療設施的構建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眾所周知,唐山是河北省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2019年的GDP總量達到6890億元。唐山市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在2014年,唐山的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大約為百分之十九。在2015年,唐山的老齡人口比重大約為百分之二十一。在2016年,唐山市老齡人口占總人口大約為百分之二十二。在2017年,唐山市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由此可見,唐山市的老齡化人口比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并遠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山市老齡人口中,城市的老齡人口比重較大。
在醫療設施的構建方面,由于唐山市經濟的發展,即唐山市的人均產值已接近8萬元,并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隨著唐山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其醫療設施以及醫療水平獲得明顯提升,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醫療衛生建設等等方面獲得顯著的提升。通過調查發現:截至2018年,唐山一共有9345個衛生事業機構;有9345個醫療衛生機構;328個文化事業機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為3354808人。由此可見,唐山市人民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享受著更多的醫療服務。這也是導致唐山市人民出現老齡化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市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并出現未富先老的尷尬狀況。
(三)因素三:社會因素
各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現階段唐山市養老問題重重。養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唐山市養老呈現出失能化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局面。第二,部分家庭存在照顧老人不到位的狀況。第三,部分醫養護照能力差,提供的服務內容相對單一。第四,傳統的養老模式并不滿滿足每一位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針對這種狀況,相關負責人可以推出智慧養老產業,在提升養老質量的同時,解決各種因為養老產生的社會化問題,讓老人獲得生活的照料以及精神的撫慰,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家庭養老。
(四)因素四:技術因素
隨著智慧養老概念的提出,唐山市開展“互聯網+養老”模式,并推動養老模式開展的智能化、信息化,真正為老人提供全面的照顧,即一方面需照顧老人的安全,另一方面要關注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真正讓科技更好地服務養老。與此同時,筆者看到,在現階段的智慧養老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比如專業性的護理人才、智能信息技術研發人才以及智能服務推廣人才等等,導致唐山市智慧養老面臨層層阻礙。
三、唐山市智慧養老發展建議與對策
在本文的唐山市智慧養老發展中,筆者注重從政府、技術以及人才三個角度進行論述,并在此過程中構建相應的智慧養老模式,充分發揮各個主體的力量,促進唐山市智慧養老模式的升級,旨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唐山市的老齡化問題。
(一)堅持政府主導,構建立體性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
唐山市政府可以構建立體性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從參與主體、服務體系、配套標準以及監督體系四部分入手,真正打造具有多元性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在參與主體方面,唐山市政府可以將涉及第三方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機構、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公益機構等納入相應的體系構建中,真正發揮各個主體的積極作用,促進養老體系構建的完善性。在服務體系的構建中,政府需合理利用權力構建具有整合性、協同性的頂層養老服務體系。在配套標準方面,政府可制定相應的法律,落實相應責任人的責權范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智慧養老糾紛的發生。在監督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唐山市政府可構建相應的監督體系,監督相應智慧養老政策的落實情況,并構建相應的反饋體系,真正運用此體系解決智慧養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二)充分運用技術,構建多元性的智慧養老服務
在推進智慧養老服務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需要充分運用智慧養老技術,設置相應的健康管理系統,真正為老人提供多元性的服務。在具體的服務設置方面,相關負責人可從如下兩個角度入手。角度一,相關負責人可結合老人的個性化需要,設置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模式。角度二,相關負責人可增強養老服務的包容性,從老人的興趣入手設置不同的養老服務。角度三,相關負責人可設置相應的聊天功能,讓老人之間相互溝通,滿足他們的精神需要。
(三)注重人才培養,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
相關負責人需要重視人才培養,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可嘗試從如下兩個方面入手。方面一,重視與高校以及培訓機構協作。相關負責人可與高校進行合作,參與到智慧養老人才的培養中,真正構建時代需要的智慧養老人才。方面二,重視養老領域人才的再教育。相關負責人可組織多種形式的人才再教育培訓,真正為養老領域的人才提供再培訓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專業技能的提升,適應智慧養老的大趨勢。
總而言之,在開展唐山市智慧養老模式的過程中,市政府需要真正意識到開展此項活動的重要性,并結合具體的狀況靈活設定相應的智慧化養老模式,充分運用各個階層的力量,構建具有時效性的智慧養老模式,讓老人享受社會主義發展成果,使他們可以安享晚年。
參考文獻:
[1]劉曉靜,張向軍,謝秋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河北省養老服務面臨挑戰及發展建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4(01):139-145.
[2]張程,李潔.國內外智慧養老現狀及標準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8(20):199-201.
[3]張銳昕,張昊.智慧養老助推養老服務體系優化:思路與進路[J].行政論壇,2020,27(06):139-145.
[4]葉菡.智慧治理視角下未來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路徑研究——以龍游縣鄉村未來社區為例[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8):2.
本文系基金項目:唐山市社會科學屆聯合會2021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TSSKL2021-108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