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喜
摘要:黨的十九大召開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我國正在處于經濟發展邁進期,正在從經濟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在這一重要階段,知識經濟應運而生,對我國社會經濟改革帶來巨大的變革,尤其在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通過闡述知識經濟基本內涵,和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分析當前知識經濟背景下電力企業資源管理問題,再給出具體改進策略。
關鍵字:知識經濟;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策略
知識經濟,顧名思義,就是指以經濟發展為重要依托,結合腦力勞動,融入各個產業活動的經濟形態的總和,知識經濟不僅僅是經濟學范疇,更是建立在生產和消費基礎上的產物。知識經濟在當前已經成為企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標志,尤其在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只有將企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腦力智慧發揮出來,企業才能在知識經濟市場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
一、電力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員工綜合素養
隨著經濟化、信息化、工業化的三重進步,人們的生產思維、生活方式、工作理念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之知識經濟的來臨,更讓傳統的電力企業管理方式的弊端凸顯出來[1]。因此,加強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可以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增強服務意識,調動工作熱情,將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智慧充分發揮出來。
(二)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工作氛圍
電力企業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屬于“穩定工作”,工作變動受經濟制約比較小,一些電力企業員工的工作氛圍逐漸失去活力,員工的工作水平也逐漸降低,失去工作積極性和參與性。如果實施電力企業人力資源改革,不但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還能在知識經濟的大環境、大背景下,加強員工的“危機感”,讓員工知道如果不適時作出改變將會被市場淘汰,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工作熱情,又活躍了工作氣氛。
(三)有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企業的組成部分中,除了必備的生產資料和固定資產儲備,其余就是由“人”構成的,因此,將“人”管理好不僅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任務,更是企業長效發展的關鍵環節。只有人力資源部門加強員工的管理和分配,將每個人都能“盡其才,盡其用”,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經濟穩步提升,在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二、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和現狀
(一)員工素質不強
在傳統電力企業中,員工的基本專業素養不夠。現在在電力企業工作的員工,員工年齡呈現出中、高齡化的特點,一些40歲以上的老員工,都是在80、90年代參加工作,有很多直至現在都沒有經歷過專業培訓,不僅工作效率差,專業水平還不過關,管理與服務質量低下,企業又沒有相關的人才引進和員工培訓,導致了電力企業年齡斷檔,沒有人才過渡和管理工作的銜接,對時代發展變化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缺少創新精神。
(二)管理混亂
我國電力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夠完善,仍然采用傳統的扁平化管理,雖然用工人數很多,但是真正干活的人,會干活的人少,生產效率和勞動效率偏低,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源分配不均,出現部分工作崗位無人看守,部分工作崗位又人員冗沉,這些都是因為管理方式落后引起的,影響到企業整體的生產和經濟運作,難以實現從傳統行業向技術行業的經營轉變。
(三)缺少必要的獎懲機制
在員工素質不強,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雙重影響下,一些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理念上不思進取,墨守成規,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沒有必要的工作績效懲戒措施,讓一些有能力、勤奮多勞的員工產生心理落差,造成人員流失嚴重,這種只顧企業經營,不顧員工個人發展的管理弊病,要及時改正。
三、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的具體管理策略
(一)加強人才引進,夯實人才儲備
在面臨員工素質不過關的現實情況下,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引進門檻。首先,在引進標準上,要嚴格按照企業真實需要,“按需招人”,“以才引進”,招納有技能,有實力、年輕化的高素質人才。其次,還要定期組織員工培訓,灌輸給老員工新的時代知識,或者采用“以新帶老”的模式,實現企業內部知識幫扶,在市場經濟中,有效發揮知識的重要作用,將理論通過實踐“延展”出來。通過以上種種方式,為企業培養堅實的后備力量,避免管理層出現人才斷層。
(二)管理理念轉變,優化人員配置
在管理方式上,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及時轉變管理思維,摒棄落后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合理安排員工數量,科學配備崗位人才,適時解決人員冗余、員工專業與實際崗位不匹配等問題,優化人員配置,真正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發揮個人專業才能,推進企業不斷發展和進步[2]。
(三)完善激勵政策,提供晉升渠道
面對當前電力企業獎懲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著重關注員工的內心訴求,完善獎勵機制。首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薪酬制度,無論員工年齡的高低,進入企業時間的長短,都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從這一角度來講,建立一個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讓員工在知識經濟環境下,提升自身在同年齡、同行業內的競爭力。同時,還要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嚴格落實按勞分配,實行多勞多得,避免員工在同等工作條件下,產生心理落差,對工作認真高效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提供完備的職場晉升渠道和充分的情感關懷,此外,還要做到賞罰分明,對于工作質量差,效率低的員工實行懲戒措施,以此來激勵員工積極的工作態度[3]。
結束語:在市場經濟的改革發展邁進期,國家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員工管理混亂,員工素質不強,激勵政策不夠的現狀和問題,要積極做出改變,要在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通過嚴格的人才引進和人才激勵政策,優化資源配置,提供完備的晉升渠道,合理分配人員,充分發揮員工智慧,展現員工才能。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知識經濟的市場競爭中,提升自身實力,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廖吉龍. 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8, 000(003):134-134.
[2] 趙張. 知識經濟背景下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 現代國企研究, 2018, 146(20):50-50.
[3] 鄭永映.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管理研究[J]. 人力資源, 2020, No.459(06):177-177.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工程咨詢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