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呂曉荷 李玉龍 席樂康 王曉康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家能源結構的持續調整,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四周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促使綠色能源在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電就是重要領域之一,目前常用的綠色能源發電主要有風力、太陽能和垃圾等技術,在實踐中應加大研究力度,促進技術創新,同時強化對綠色能源發電的政策支持,從市場體系和專業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推動綠色能源發電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能源;發電;環保
為了滿足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應該改變傳統的供熱模式,積極采用清潔能源供熱的方式。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減少能源浪費,杜絕環境污染,同時降低供熱成本,滿足更多供熱需求。
一、基于節能減排技術的關鍵技術
(一)海上風力發電技術
海洋發電是性價比最高的電力能源,發電效率遠超風電光電。目前各國主要電力來源主要都是靠燃燒化石燃料發電,中國71%以上的電力靠燒煤發電,中東地區靠燒石油。燒煤不僅污染大,而且煤只能再用30年,必須在煤炭耗盡之前盡快盡早找到可替代電能來源。
國內目前的發電量的比例結構是火電:72%,水電:16%,核電:4.5%,風電:4.5,光電:1.8%,從數據可以看出,風電光電,雖然部署了多年,花了很多錢,但是發電量非常小,效率很差,至少目前的風電光電技術不是很成熟。另外,考慮到中國本身的區域發展平衡度不足,內陸要遠遠落后于沿海區域,沿海地區成為消耗電力的重點區域,陸地風力中,西部最強,在陸地風能發電中,還需要對西電東輸的問題進行分析,從生產環節看正好相反,需要沿海工業去內陸設廠,提高造價。發展海上風力發電就能規避該問題,由于沿海區域生產能力和工業基礎較強,其電能直接提供給就地的區域,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二)光能發電技術
光能清潔、綠色、無污染,是理想能源。太陽能光熱發電是通過聚熱器把太陽輻射的熱能采集起來并匯聚到聚熱裝置,對該裝置中的傳熱介質進行加熱,然后換熱的裝置利用熱量把水加熱成蒸汽,而這種具有高溫高壓特征的蒸汽能夠驅動汽輪機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上述光能向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化過程就是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的原理,從原理上來說與化石燃料的發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光熱發電利用的是可再生且清潔的太陽能。
(三)垃圾發電技術
人們的生活垃圾堆積成山,嚴重污染環境,其處理問題備受關注。隨著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行業的逐步發展,垃圾焚燒廠的投運數量逐年增加,已由2000年之前的2座快速增加到2018年底的327座,垃圾的處置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全國約600個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最多的一年,單個項目投資約2億~20億。從垃圾焚燒廠投運分布情況來說,東南部沿海地區設施建設進度明顯領先于中部、西部地區,其中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福建在焚燒設施數量和焚燒設施處理規模上居于全國前列,比例遠超過中部、西部地區。垃圾發電新能源事業的發電原料是城市生活垃圾,在先進流化床焚燒技術的支撐下實行網絡平臺監控和自動填料、調溫調壓,垃圾燃燒率超過95%,其準確而高效。利用這一項技術,不需要進行垃圾的分揀或破碎,但是垃圾成分復雜,但是其實際的燃燒安全度不足,還需要大量空間,再加上其普通發電站鍋爐與垃圾電站鍋爐有所差異,鍋與爐是分開的,是長方型焚燒爐,在其內部底面擁有三個風室,再加上風帽到達爐膛風壓中間要遠遠小于兩邊,這樣就可以滿足其持續旋轉流化處理。
二、綠色能源發電的保障措施
(一)開發生物能源技術
針對綠色能源發電還需要完善其稅收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政策,在綠色能源發電市場中融入民間資本;政府還需要合理的引導其采購,努力拓寬其市場。生物能源具有顯著的可再生性,此能源的發展能夠有效緩解能源危機,同時能夠有效改善環境。生物能源可以通過能源植物的生長對大量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從而減少空氣內二氧化碳濃度,而且生物燃料能夠徹底燃燒和完全分解,不會產生污染,此外能源植物對生態系統及水土保持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生物能源生物技術通過可再生生物資源進行各種各樣能源產品的生產,如農林的生物技術能夠進行能源作物體能量提供,而工業的生物技術能夠把能源作物通過最經濟方式進行能源產品的加工,主要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體性的燃料。此外,氫能也逐漸得到了開發和利用。沼氣是通過作物的秸稈、木林的落葉、工業的廢水及人畜的糞便等一些有機的物質于厭氧的環境中,通過微生物的發酵而產生可燃性的氣體,它是一種完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近年來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主要是通過植物油,如大豆油和菜籽油等非食用油,還有一些動物的油脂,如牛油、豬油和魚油等,用來當做原料進行清潔性可再生的能源生產[4]。
(二)強化信貸能源的信貸管理
我國清潔能源企業的總體融資成本比較高,在融資時更青睞于向銀行貸款,但總體而言國內的商業銀行對清潔能源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是偏弱的。為了響應國家對清潔能源企業的支持政策,部分銀行已經加大了對清潔能源企業的關注。但是,個別銀行考慮減少自身的風險以及為了得到立竿見影的利益,對清潔能源企業采取了比較謹慎的授信政策,相當苛刻地規定了信用評估、擔保約束條件、提供信貸數量等方面應具備的標準。與此同時,根據當前的相關信貸制度,清潔能源企業要想借助抵押物進行貸款十分困難。一是無形資產做抵押并不十分可行,二是可抵押的有形資產數量不夠。而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較,規模處于中等或小規模的清潔能源企業想得到相關部門的擔保更是困難,最終導致企業從金融機構融資的方式受限。針對培育市場體系,如幫助綠色能源發電市場的投資主體做出更理性的選擇,這樣才可以確保投資的理性,避免過熱的投資行為出現,確保其市場的有序發展。
(三)培養專業人才
在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情況下,傳統的金融機構對清潔能源技術研發的支持有限,清潔能源企業的融資可以通過吸引風險投資人、債權人以及私募股權投資者所擁有的投資資源來解決。專門制定人才發展戰略,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提供人才支持。比如在普通高校開設專業學科,為科研機構和企業培養專業人才,使其為綠色能源發電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三、結語
隨著節能減排戰略的推進,綠色能源備受社會關注,在發電行業節能減排舉措的實施中發揮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提高發電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效果,應充分掌握綠色能源發電的常用關鍵技術,并探索綠色能源發電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提高環保效果。
參考文獻:
[1]鐘樺雯.ABB綠色能源項目并網發電[J].上海化工,2018(02):54.
[2]張津平.綠色能源助力綠色發展大時代[J].信息系統工程,2017(08):10-11.
山西朔州 中北大學朔州校區 0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