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興 王夢云 黃廷學 楊茜 陳星兆 韋貴炎
摘 要: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系到人民的溫飽和社會安定。當前,農業生產受到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每年在農業的生產、生長過程中,因氣象災害給農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為做好農業生產工作,各級農業部門以及農業種植戶不能不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借助氣象信息做好農業生產工作。隨著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推進,精細化氣象服務針對性越來越強,尤其是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發揮了較大作用,文章內容以此為主體,對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氣象服務;農業;防災減災;應用
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運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通過提前對氣象因素造成的災害性天氣進行監測,提前向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發布天氣預報預警信息,讓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提前預知未來天氣情況,及時做好預防措施,從而避免或減輕氣象災害性天氣給農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通過開展農業氣象服務一方面能夠大大降低農業災害發生的幾率,另一方面可以為農業后續工作安排作出有效性引導。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不僅要求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高度重視氣象信息,始終堅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理念,一旦看到氣象部門發布的的災害性天氣信息,及時做好防范應對工作;還要求其引進掌握有該方面專業理論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優化氣象服務在防災減災當中的應用質量。
1 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應用的積極意義
農業作為創造經濟效益高的行業,氣象服務給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是較多的,以下我們就對此展開詳細化探究。其一,氣象服務的應用,會使得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提前清晰掌握氣象條件,及時做好預防措施,有效規避和降低氣象災害給農業造成的經濟損失,例如:近年來,通過開展氣象服務,貴州省冊亨縣的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在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到來前,就提前做好的預防措施,有效保障了農作物的生長,因氣象因素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在不斷減少。其二,氣象服務的應用能夠幫助農業大大減少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氣象服務可以很好的統計自然災害數據,再經過專業化工作人員的分析,實時做好災害預防以及災害處理工作,這樣一來,農業災害的發生率就大大降低。由此我們便可以得知,當下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作用較大,要求引起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戶的密切關注。
2 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不正確認知
農業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其種植戶的管理觀念對其發展質量會產生直接有效的影響,而通過綜合多地區農業種植戶的管理觀念,我們清晰發現,多數種植戶認為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預報信息不準確以及氣象信息對其沒有用處,正因為農業種植戶的這種觀念直接導致了氣象部門開展的氣象服務不受關注和應用,更別提協助農業防災減災了。由此我們便可以得知,當下農業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不正確認知,其所帶來的負面作用是較大的,要求我們對此多加關注,及時進行優化調整。
2.2氣象服務在農業種植戶中的覆蓋面不夠
農業種植戶主要是通過天氣預報來獲取氣象信息,但由于傳播氣象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依靠手機短信、微信、微博等手段,由于氣象服務資金以及服務渠道等因素,不可能將氣象信息傳播到每一個農業種植戶手中,導致現階段只有農業部門和農業種植大戶才能夠接收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對與偏遠地區以及小面積種植的農戶仍然接收不到氣象信息。
2.3 農業氣象服務針對性不強
氣象服務主要由各級氣象部門結合本地氣象資料監測情況開展,由于氣象部門缺少農業專業人才,對農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所需的氣象資料了解不夠,加之,受地形、氣象站點布局以及預報技術的影響,只能利用雷達產品以及各氣象監測站點獲取的氣象信息開展常規性氣象服務,對每種農作物或者農作物生長周期開展針對性氣象服務的能力遠遠不夠。
3 優化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措施
3.1糾正農業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認知
通過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和培訓,使他們了解氣象災害性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危害以及經濟損失,充分認識到氣象信息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思想理念,當收到氣象部門發布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時,積極主動采取防范措施,做好應對工作,當災害性天氣來臨時,減少農業經濟損失,從而提高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效果。
3.2創新渠道擴大氣象服務在農業種植戶中的覆蓋面
一是積極開展宣傳,向農業種植戶推廣使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氣象服務公眾號,讓其通過氣象服務公眾號獲取更多的氣象信息,廣泛收集農業種植戶的信息,將其納入氣象部門的氣象短信發布平臺開展災害性天氣氣象服務。二是加強部門合作,利用政府部門建立的應急廣播系統、大喇叭、電子顯示屏等渠道開展氣象服務工作,將氣象信息傳播到村到戶到人,從而擴大氣象服務傳播的范圍,讓更多地農業種植戶能夠接收和了解氣象信息,擴大氣象服務覆蓋面。
3.3 加強人才培養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水平
氣象部門積極組織氣象服務人員實地開展農情調查、農業氣象服務需求調研、參加為農氣象服務知識學習和培訓等,了解掌握農業氣象知識和當地農業服務需求,針對當地農業種植情況開展針對性氣象服務,同時針對性地引進農業專業人才填補氣象為農服務隊伍,不斷提高為農氣象服務能力和水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有利于降低農業的經濟損失,對農業生產起著積極作用,但由于農業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不正確認知、氣象服務在農業種植戶中的覆蓋面不夠以及農業氣象服務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阻礙到防災減災效果,要求我們進行優化整改。通過糾正農業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認知、創新渠道擴大氣象服務在農業種植戶中的覆蓋面以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不斷提升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效果,為農業長遠高質量發展鋪墊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庚康,徐敏,黃亮等.氣象服務在江蘇農業減災增效中的效果分析[J]. 氣象科學,2011(01):34-38.
[2] 張磊.智慧氣象在農業防災減災服務中的應用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3):217.
[3]馬玉玲,張艷麗.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35(10):209.
[4] 郝東敏.氣象為現代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C]//中國氣象學會.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氣象與現代農業.廈門:中國氣象學會,2011.
[5] 王慶生,王洪華.做好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的思考[J].南方農業,2015(30):220.
作者簡介:張仁興(1994.08),男,漢族,貴州省安龍縣人,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綜合氣象業務工作。
1.貴州省冊亨縣氣象局 552200;2.貴州省盤州市氣象局 553537